鳜鱼在我国广泛分布,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迟迟没有“泛滥成灾”

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是食用和垂钓鳜鱼的大好时节,尤其是5月到7月,鳜鱼在产卵期前后食欲最为旺盛,因此这个阶段也成为了钓鳜鱼的黄金季节。

鳜鱼作为我国的本土鱼种,在我国多个地区皆有分布,它作为淡水食物链顶端的存在,在几乎没有其他天敌,并且一次产卵更是最高可达60万粒的情况下,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迟迟没能“泛滥成灾”?

鳜鱼又被称为桂鱼、季花鱼、花鲫鱼、鳌花等。从鳜鱼的名讳来看,“鳜”字由左半部分的“鱼”和右半部分的“厥”组成,根据《说文解字》中的描述,“厥”是“上半身憋足了力气准备发力”的意思,而鳜鱼它的背部也正是隆起的,宛若那些卯足了劲,弓起了背的人们一样。

鳜鱼原本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在松花江、鸭绿江等水域的上游均有分布,但随着交通变得便捷后,这个分布范围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扩大,以至于在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分布。

鳜鱼喜欢栖息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冬季低温环境下蛰伏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等到来年春季天气转暖气温升高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

泥鳅、河虾、白条这类小杂鱼、鲫鱼等都是鳜鱼的食物来源,甚至连蛙类也在它的食谱中。

鳜鱼通常雄鱼1 2龄,雌鱼2 3龄性成熟,成熟最小型雄鱼为190毫米,160克,雌鱼为200毫米,160克,同时它们的产卵量和体重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产卵量为3万粒到60万粒这个区间,体型越大产卵量越大。

鳜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以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除此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水温需要达到23 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鳜鱼的幼苗在达到2厘米之后就可以捕食小鱼小虾了,可谓是从小就在培养猎捕食物的能力了。

鳜鱼有着如此广泛的分布范围,同时又处于淡水食物链的顶端,成年后的产卵量又如此庞大,并且对产卵繁殖的外在条件要求并不高,这样的背景条件下,鳜鱼为什么没有像亚洲鲤鱼那样“泛滥成灾”呢?

1、但凡能被端上餐桌的,那就说明它比较美味,而鳜鱼更是淡水鱼类中的佼佼者,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又没有肌间刺,可谓是老少皆宜。并且鳜鱼的烹饪方式也非常的多,不管是清蒸还是干烧都不错,甚至还有的地方还会将其腌制成臭鳜鱼保存,香煎臭鳜鱼、干烧臭鳜鱼也是非常出名的地方菜。

2、鳜鱼以鲜美而出名,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想要获得它的人自然也就变多了,在人为的垂钓、捕捞之下,鳜鱼想要发展壮大种群的难度就增加了不少。

3、鳜鱼喜欢藏匿在水下有结构的地方,乱石区、重障区等都是它们最喜欢呆的地方,虽然这样的地方不便捕捉,但是聪明的钓鱼人用路亚的方式却能轻易地将它们钓获,大量的钓鱼人同时出动,水里的鳜鱼钓一条也就少一条。

在人类无尽的索取下,野生鳜鱼的数量每年都在呈现减少的趋势,好在《十年禁渔》的出台,再加上地方上有关部门的保护,野生鳜鱼的整体数量才出现了回升。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鳜鱼的处境并不是很理想,距离它们在我国“泛滥”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多方面的保护措施也让鳜鱼们看到了希望。

各位朋友,你们是否也钓过鳜鱼呢,你们那边鳜鱼的资源现在还好吗?和淡水中的其他鱼类相比,你们觉得鳜鱼的味道是否更胜一筹呢,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鳜鱼   泛滥成灾   鸭绿江   雄鱼   食物链   鲫鱼   鲜美   江河   湖泊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