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这个曾经的"中国骄傲",正走上不归路?

1. 惊爆私有化传闻,资本操盘或生机?

一向低调的李宁公司,最近却被卷入了骇人听闻的私有化传闻的漩涡中心。

这家曾经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体育品牌,就在不久前还是资本市场上最闪亮的明星,市值高达2700亿港元的历史新高。但这枚昔日的夺目宝石如今迅速黯淡,短短3年时间里,李宁公司的市值已经狂泻80%,仅剩不足500亿港元的身价。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市值的剧烈波动意味着什么?股东的财富就相应缩水或膨胀。对于李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宁及其家族来说,这意味着在短短3年时间里,他们的身家已经蒸发了80%之多。

这对于一个昔日的亿万富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富损失。更糟糕的是,李宁公司的股价近期持续下跌,私有化退市的传闻也随之越传越凶。这背后是不是意味着李宁公司陷入了资金困境,迫于压力不得不考虑私有化来度过难关?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私有化未必是一个坏消息。恰恰相反,借助资本的力量,李宁公司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机会重塑战略,扭转颓势。类似的私有化案例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比如曾经的百丽国际。

2017年,百丽联合高瓴资本完成私有化退市后,通过一系列业务整合和资产重组,将公司拆分为两家子公司再次分别上市,焕发了新的生机。如果李宁公司这次也能寻得一个合适的资本伙伴,或许就能获得转型重生的希望。

不过,一切皆有可能,但前提是李宁公司必须先拿出一个合理的私有化方案,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否则单凭私有化本身并无法反转颓势。究竟李宁公司能否重新打起精神,让我们拭目以待。

2. 从"含着金汤匙出生"到"追赶耐克"的狂妄

李宁公司能在创业之初就"含着金汤匙出生",靠的是李宁个人这个顶级IP的强大号召力。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体操赛场上的传奇人物,李宁在1990年退役后才加入健力宝集团,并在总经理李经纬的支持下创立了服饰公司。借助李宁本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杰出形象和崇高地位,这个刚刚诞生的"李宁"品牌就已经贏得无数忠实追随者。

更为关键的是,李宁公司创立伊始就牢牢抓住了一个黄金时机——1990年亚运会恰好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如此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赛事,全国人民的关注度空前高涨。敏锐的商人很快嗅到了商机,健力宝运用尽各种手段,终于让"李宁"品牌在亚运会上亮相。

伴随着亚运会的圣火在全国传递,李宁公司一举拿下了1500万元的订单。虽然当时连个厂房都没有,但憑借健力宝的运营经验,很快就开足马力组建起产能。就这样,李宁创业就已经赢得了盈利的开门红。

一路风生水起,李宁公司仅仅6年时间就将收入直线飙升至6.5亿元。更令人惊叹的是,在2004年至2010年的黄金时期,李宁公司的营收更是从20多亿元一路突破百亿大关,市场份额高达9.7%,仅次于耐克,直追阿迪达斯,成为了"国产运动一哥"。

然而,就是这股子弟兵的骄傲和昙花一现的成功,反而让李宁公司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狂妄自大,最终一步步走上了追赶国际巨头但屡战屡败的不归路。

3. 以"潮牌"蜕变谋求东山再起

狂妄过后是痛苦的清醒。李宁公司很快意识到了此前战略的失误,并迅速着手转型寻找出路。2015年,时任掌门人的李宁为公司竖起了"悟道"的新旗帜——以"中国李宁"为代表,完成了从传统运动品牌向时尚潮牌的蜕变。

这一转型给陷入困境的李宁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2018年,李宁在纽约和巴黎时装周的惊艳亮相,立刻点燃了整个潮流圈。"中国李宁"的产品设计遥离了功能性运动服的刻板印象,注入了大量时尚元素,瞬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这一卡位年轻群体的转型大获成功,李宁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再次开启了高速增长通道。2021年,借着"新疆棉"事件导致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冲击,李宁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年营收同比猛增56%,净利更是激增136%,创造出2700亿港元的历史最高市值。

但这背后是一记虚招。为了保持"潮"的标签,李宁产品线的价格带越拉越高,几乎与耐克等国际品牌不相伯仲。这无疑是对国货品牌定价的天花板所难以逾越的极限。

4. 单打独斗难敌"多品牌"平台战略

除了定价遇到天花板的困扰,李宁还面临着来自更强劲对手的全方位冲击。作为本土品牌中的佼佼者,李宁长期坚持"单品牌、多品类"的策略,然而这种单兵作战的做法已经落伍。

以安踏为例,它很早就看清了发展趋势,采取了"多品牌并举"的平台战略。通过收购FILA、迪桑特、始祖鸟等国际知名品牌,安踏已形成了涵盖多种场景、多种人群的品牌集群,全面压制了李宁的生存空间。

数据也印证了李宁在单品牌策略下的弱势地位。2022到2023年连续两年,李宁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20%,而安踏则以2.5倍的优势稳坐行业老大的位置。在资本市场上,安踏的市值也是李宁的4倍有余。单打独斗难敌集团军团,这是不争的事实。

5. 私有化是李宁唯一的生机吗?

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私有化或许真的是李宁现阶段唯一的出路。这一传闻既可能源于公司实际的资金压力,也可能是一记企图扭转颓势的生力军。

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先例。比如2017年,百丽国际就是通过私有化退市,再借助高瓴资本的力量,通过一系列整合重组,最终将公司拆分为两家子公司,赢得了重生的机会。

对于李宁来说,TPG、高瓴等知名私募基金无疑是潜在的合作对象。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就有望凭借资本的助力,全面修复公司战略、重组业务条线,为李宁公司迎来重新腾飞的春天。

然而,私有化只是手段,真正的生死存亡还在于能否寻得一个勇于承担使命的合作伙伴。这个伙伴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更需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转型重塑的决心。否则私有化只会是一次韭菜割割,于事无补。

李宁公司是否能找到这样的合伙人?是否能乘风踏浪再启征程?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位曾经的"中国骄傲",也许正在为最后的重生而蓄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健力宝   中国   颓势   年时   归路   市值   生机   骄傲   资本   战略   品牌   公司   李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