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披“彩妆”,从一枝独秀到四季有花,“北国花城”建设初见成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曹杰 李晓波 实习生 樊慧聪 通讯员 刘苗 文图

初夏时节,洛阳城里繁花似锦,浪漫至极。

55公里长的花墙、近千米花廊、358个赏花点位……越来越多市民发现,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总能与怒放的花景不期而遇。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外地的游客,来洛阳不仅能看牡丹,还能看到各种绿植鲜花,不仅能在游园中赏花,还能漫步城中赏花。

2023年9月,洛阳市提出要在“牡丹花都”基础上建设“北国花城”,经过半年多的打造,“北国花城”已初见成效,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幸福感、获得感。

随着“北国花城”打造的逐步精细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学校、企业、社区等积极参与其中,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花园之城、生态之城、花卉产业之城的美好期待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场景1:围墙栅栏变千米花墙,家门口就能邂逅浪漫

“真没想到,‘五一’假期来洛阳,还能看到牡丹花,太幸运了。”“五一”假期期间,在洛阳中国国花园“五月坊”内,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女士惊喜地说道。

以往4月下旬至“五一”前后,洛阳城市区内陆地牡丹纷纷谢幕。五月坊采用科学温控技术,使坊内牡丹花期可延长至5月中旬,成为牡丹文化节后期来洛游客赏花的主阵地。

时下,洛阳城市区内街头巷尾的“花墙”、公园游园里的“花海”、一步一景的“花廊”,让市民和外地游客倍感惊喜,幸福感爆棚。

在西工区芳林路两侧,近千米的月季花墙正处于盛花期,淡淡的花香在空中弥漫,一簇簇红色的花朵缀满枝头,鲜艳无比,把整条道路装扮的绚丽多彩。

今年70岁的黄师傅在附近住了10多年,他说,去年这条路的两侧还是光秃秃的围墙和围栏,今年就开满了鲜花,每天吃完饭和老伴儿下楼遛弯,一路繁花,花香四溢,整个人的心情都变的非常愉快。

游客王女士来自晋城市,她逛完洛邑古城后,住在附近的一家民国风的酒店内,让她意外的是,在这家酒店的四周竟有一条长达百米的花墙,正处于盛花期,10余种月季品种,配置紫藤、凌霄等植物,美不胜收。王女士和家人迫不及待地穿上汉服和民国风的服饰在此打卡拍照,晒朋友圈。

同样,在洛龙区太康路、西工区金谷北路树状月季迎来“爆花期”,与传统月季相比,树状月季的枝干更高,花朵也更大,远看像一束束手捧花束。每天市民开车路过此处,车在花中过,人在画中游,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搭配月季的时令花卉,也会随季节进行更换,实现一条道路四季有花,令人赏心悦目,在市区,这样的花路还有16条。

据介绍,洛阳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北国花城”,建设成为北方地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花园之城、生态之城、花卉产业之城。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第一阶段花路、花墙、花境等点位358个。其中,花墙累计绵延约55公里,花廊累计近千米,花境点位67处,花海点位41处,已初步呈现“处处有花、月月见花、城在花中、人在画中”的独特景观,“北国花城”建设初见成效。

场景2:“花城”之美从大马路延伸到各行各业

除了公共景观的繁花簇锦,“北国花城”之美更应该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此,洛阳通过市区联动、示范打造,不仅全面实施了花路、花墙、花境、花廊、花海、花市六大专项行动,同时还广泛开展“北国花城”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公共服务场所行动。

在伊滨区永泰小学校园里,教学楼外一丛丛蔷薇顺着护栏,热烈绽放,宛如一条空中花廊。该校校长陈俊峰说,学校依托教学楼栏杆设计,结合“北国花城”进校园活动,在栏杆下用种植箱种上爬藤蔷薇,打造空中花海长廊,并且开设专门劳动课程,教学生花草养护方法,在每个班级选择“护花使者”,进行浇水、施肥,精心呵护。

“花海长廊不仅杜绝学生下课趴栏杆、空中抛物现象,学校还将蔷薇历史、典故、诗词等梳理、制作出教学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全方面了解蔷薇,发现蔷薇的美。”该负责人说,如今空中花廊已成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基地,前不久特意邀请学生家长进校赏花,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下午6点,我们在花香球场见面。”在瀍河区桂园路附近居住的刘阳约着朋友一起到体育公园打篮球,他口中花香球场是一个街头篮球场,如今球场四周围网上爬满了藤本月季,一朵朵小花迎风摇曳,球场旁由低到高还有三色堇、亮晶女贞、红枫、红叶碧桃等多种花卉和绿植,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闻着花香去打球,运动赏景两不误。”刘阳说。

在涧西区河洛路综合服务大厅外,月季盛开,花团锦簇,不仅优化、美化了办事环境,还让前来服务大厅办事的市民群众置身“花海”中,心旷神怡。在洛龙区政康苑体育公园内,市民、游客穿行在缤纷花廊中,如同走进现实版“莫奈花园”。花廊长约150米,主要种植粉色的安吉拉月季。在花廊周边,既有童趣十足的卡通座椅,又有颇具文艺范儿的咖啡小屋,为游人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

随着“北国花城”的持续打造,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绿色福利”。“这是一项民心行动、舒心工程。”市民杨女士说,往年带孩子出来玩都是去公园,今年花会期间各大公园人流爆满,但经过花城建设,很多街头巷尾、城市广场都有五颜六色的鲜花,在家门口就可以遛娃游玩,方便了很多。

市民袁先生也深有感触,他说,洛阳是牡丹花都,虽然每年4月份满城尽是牡丹花,但大面积盛开的只在4月份。今年街头巷尾多了许多不同品种的花,比如蔷薇、月季、还有各色的花卉景观,走在街头,仍不住会驻足拍照,心情舒服了,工作起来更有劲头了。

据统计,目前洛阳城市区358处赏花点位,主要涵盖城市公园、社区广场、城市主干道、人流量大区域、景区等。花卉品种集中在梅花、玉兰、海棠、樱花、红叶李、桃花、李花、梨花、牡丹、芍药以及月季花等植物,花期几乎贯穿全年,进一步绘就“绿色生态”城市底色。

延伸:“保姆式”服务保障“北国花城”建设品质

城市园林三分建,七分养。如何保障花草绿植栽下去有人管、管得好呢?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建设之初,洛阳市城管局遵循适用、安全、美观、经济等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局花路、花墙、花境等,选择本地抗性强、成本低、效果好的花卉植物,根据不同地形及其资源情况,合理设置种植方案,并派出近百人技术人员,对各区、各单位设计、选址等进行指导。

在应天门南广场前有一处花境,植物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利用微地形,搭配着景观石,极具观赏性,与周边环境交相呼应,显得十分精致美观,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点。

然而,在设计之处,花境内的植物搭配简单,层次不够,洛阳市园林绿化中心副高级工程师王涛及时与设计方对接沟通,提出专业意见,并一起到花卉市场选购绿植,施工期间,王涛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直在现场盯着指导,直到项目完工,他才放心离开。


洛阳市“北国花城”建设督导组成员周前程提到,除了现场指导,市园林绿化中心按时间节点,发布管理技术规范和养护要点,把日常养护、管理纳入到了路长制考核中,有力提升建设品质。

“北国花城”建设行动实施半年多以来,背后是政府主导、各方积极参与努力的结果。洛阳市副市长李新红多次现场指导并组织召开现场会,他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细化“北国花城”年度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方主动参与到“北国花城”建设中来,推动全市形成“人人爱花、处处有花、满城皆花”社会氛围,确保“北国花城”建设任务按时按质、保质保量完成,让市民和游客共赏国色天香,尽享花城芬芳,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花城   洛阳   北国   洛阳市   花墙   初见成效   花海   月季   花卉   游客   市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