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零件国产化!海外机构拆解华为Pura 70,国产率遥遥领先

国货当自强,国产化率领跑引发思考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热议一款新出的国产手机?对啊,就是那款号称"国产率遥遥领先"的华为Pura 70系列。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句广告语,而是一份来自日本权威机构的最新拆解报告。

一家日本调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连5年拆解华为手机,结果显示华为手机的国产零件比例逐年上升。2019年拆解P30 Pro时,中国零件占比仅38.1%。到了2020年Mate 30 5G中国零件占比提高到41.8%。2021年Mate 40E中国零件占比更是达到约70%。

而今年刚刚上市的Pura 70系列,除了Ultra主摄镜头外,其他核心部件几乎全面国产化!这可是华为手机国产化程度的又一个里程碑。拆解报告显示,华为Pura 70 Pro的中国产零件总价值高达47%,比Mate 40 Pro高出18个百分点,这一国产化率已远超传统手机品牌。

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这反映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就拿汽车行业来说,特斯拉在华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5%,比很多老牌"国产车"企业更像"国货"了。有网友戏言,95%的国产化率使特斯拉比很多"国产车"更像"国货"。

这样的高国产化率,不仅意味着降低了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供应链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就意味着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可靠的国产品质。

国产化之路任重道远,创新是关键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高精尖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存在。以汽车芯片为例,虽然中国汽车芯片企业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国产化率仍不足10%,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汽车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极为苛刻,需要长期的基础研发积累和大量资金投入。目前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工具、制程工艺、人才队伍等方面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立足庞大的国内市场,与下游整车企业、设备商等合作伙伴紧密协作,有望在未来实现自主创新,赶超国外竞争对手。

创新是推动国产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正是凭借多年来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持创新投入,华为等国产科技企业才能在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取得国产化的突破性进展。

而创新的源泉,正是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国内科技企业,为国产化贡献了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以华为为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0多万名员工,其中约45%为外籍员工,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人才,资金投入也是创新的重要保障。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规模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长24%。国家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为国产化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国产化之路任重道远,创新是关键

推进国产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基础研发、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持发力,补齐短板,不断突破新的领域。

比如在人才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力度,为国产化储备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同时也要为海内外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制,让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基础研发上,我们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比如在芯片制程工艺上,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是14纳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我们需要在7纳米、5纳米等先进制程上狠下功夫。

产业链协同也是一个重中之重。我们要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孤军作战"。以汽车产业为例,整车企业、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商等各个环节需要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国产化进程。

我们还需要为国产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更有利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

只有从各个层面发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产化的突破性进展。虽然路途曲折,但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持创新,国产化的春天终将来临。当国产品质赢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时,我们就赢得了整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为   零件   遥遥领先   国货   中国   纳米   芯片   领域   海外   机构   基础   人才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