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12年老大地位被结束,打败它的是国内最大空调集团,日收10亿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末尾。

“好空调格力造"

这是我小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广告语....

毋庸置疑,在我国众多空调品牌中,格力销量榜首的位置稳坐多年,可以算得上“一家独大”。

不过发展到现在,格力的“霸主”地位却已不保。

只因为空调市场杀出一匹黑马,日入十亿,成为中国空调领域的“一枝独秀”。

董明珠,这个名字在中国家电行业乃至整个商界几乎无人不知。

她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被誉为中国最强女总裁。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从一家小工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商。

她敢于创新,勇于挑战,让格力品牌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董明珠于195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展现出聪慧和勤奋的特质。

在经历了学校的学业后,她在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然而,在她的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一切。

1984年,董明珠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她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那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许多人在这样的打击面前会一蹶不振,但董明珠并没有这样做。她深知,自己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加精彩,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她决心离开安稳的工作前往广东,寻找属于自己新的人生。

在广东期间,她看到了海利空调器厂招销售员,并且给的提成非常高。

1990年,她进入海利空调器厂。

当时的空调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竞争也日益激烈。

董明珠的销售能力很快显露出来。

她不怕吃苦,走遍广东的大街小巷,甚至深入偏远的农村地区,向客户推销海利的产品。

两年后,董明珠就在安徽一地创造出了高达1600万元的销售额,占当年整个公司营业额的八分之一。

当时,她的业绩是全公司第一。

1994年,海利空调器厂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许多有经验的销售人员选择离开,寻找下家。

但董明珠坚守了下来,她深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道理。

她的决心和卓越的销售能力赢得了管理层的认可。

最终,她被任命为经营部部长,开始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在董明珠的领导下,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制定了一系列大胆的市场策略,并且与团队一起推动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很快,格力这个品牌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2001年,她刚刚被任命为格力总裁,心中燃起一股使命感。整顿干部作风、树立新的经营理念,这些任务迫在眉睫。

她明确了格力的方向:不做低端产品,坚持技术创新,提升品牌价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推动了格力的研发部门进行技术攻关,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空调产品。她还要求营销团队加强品牌建设,确保格力的形象深入人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董明珠大胆提出了“十年包换”政策。

这个决定在家电行业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力空调的品质和口碑不断提高。

用户知道,他们这是一台可以用十年的空调。

如果出现问题,他们可以放心找格力解决。

正是凭借着对产品的自信,使得格力空调迅速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家电品牌之一,在全球共有2亿用户。

2019年末,她凭借73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48位,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然而,尽管格力在市场上遥遥领先,但竞争的压力从未消退。在她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追赶,那就是美的集团。

它们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多元化的产品线,在家电行业正在迎头追赶。

美的集团成立于1968年,由何享健和23位老乡集资5000元起家,最初生产玻璃瓶和塑料瓶,后来转向五金制品。

1980年,何享健研发了第一台40公分铁质台扇,开始涉足家电行业。

次年,美的品牌正式注册,并开始生产空调,成为广东地区第一个拥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1993年,美的电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个乡镇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

然而,上市后不久,受美国银行净利润下降和经济危机影响,美的空调销量下滑。

为应对危机,何享健采用事业部制度,将公司划分为五个部门,包括空调、厨具、电器、压缩机等。

1998年,美的集团成立30周年,事业部制度初见成效,收入和利润逐渐回升,企业开始扩大销售范围,走出广东,面向全国。

21世纪初,美的尝试多元化发展,但何享健及时调整策略,专注于家电行业,并进行了一系列成功收购。

2010年,美的集团年收入突破1100亿人民币。

然而,家电行业逐渐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提高,这给美的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其品牌地位下降。

而格力空调逐渐成为市场领先者。

2012年,美的空调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经济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工厂的生产线只剩下半数在运作,订单也在迅速减少。

美的的高层清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单靠价格战是远远不够的。

随后,公司决定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寻找突破口。

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好在美的的选择是正确的,新的研发团队迅速带来了突破,他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更高效、更环保的空调产品。

公司开始逐渐恢复元气,生产线也重新忙碌起来。

2014年,小米科技决定战略投资美的。

美的的品牌形象也从传统家电制造商,逐渐转向智能科技的创新者。

2016年,美的集团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首次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481位。

有超越格力的趋势。

这些年来,两大空调巨头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歇,甚至愈演愈烈。

但差距不是很明显。

分水岭发生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

2020年,格力占据我国空调市场36.9%的份额,仍是领先品牌。

还是在那年,美的首次在营收方面超越格力,且营收增速持续攀升。

2020年至2022年,格力的年营收分别为1704.97亿元、1896.54亿元、1901.51亿元,连续三年低于2000亿元。而同期美的营收从2857.10亿元增长至3457.09亿元。

2023年上半年,美的营收1977.96亿元,同比增长7.69%;格力营收997.90亿元,同比增长4.16%。

美的在空调业务方面收入920.06亿元,格力为699.98亿元,美的比格力高出220.08亿元。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根据财报数据,美的营收大幅领先格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的是当前国内空调行业名副其实的“空调一哥”。

如果去年的数据不足以支撑信息的准确性,那我们来看看今年的。

4.29日晚,美的集团(000333)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达1061.02亿元(格力只有700多亿),同比增长10.22%,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1.91%;扣非归母净利润92.37亿元,同比增长20.39%;

基本每股收益为1.31元。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增长50%,达139亿元。

事实上,在电商的浪潮中,美的早已快人一步,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如今,你在网上搜索空调,搜索结果的前几个几乎都被美的占据。

相比之下,格力在电商市场的表现就显得黯淡了许多。

美的为什么能在电商领域如此强势?

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空调质量好。

多年来,美的凭借其多样化的小家电产品线,成功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

无论是电饭煲、微波炉,还是电水壶,美的的产品总是给人一种可靠、耐用的感觉。

这种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进一步助推了美的在电商市场的扩张。

在当今这个消费者追求便利的时代,美的巧妙地利用了电商的渠道优势,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他们需要的产品。

反观格力,虽然在传统市场上仍然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电商领域,他们的步伐显然慢了一拍。

何享健和董明珠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他们的风格截然不同。

何享健一贯低调,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而董明珠则截然相反,她活跃于各种电视节目,一度被大家称之为“网红”。

有人说,何享健的低调是美的成功的秘诀。

与其在公众面前大肆张扬,他更喜欢埋头于创新,专注于产品和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家电体验。

而董明珠的“网红”路线,虽然吸引了大量关注,但有时候也可能分散了公司的注意力。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源:格力电器官网2024年03月27日——连续十二年位居榜首,2023格力中央空调市场规模继续领跑!

信息源:中华网2021年09月02日——美的、格力均自称市场份额第一,谁是空调之王?

参考资料:证券时报2024年04月29日——美的集团一季度营收增长10.22% 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空调   信息源   家电   广东   家电行业   地位   消费者   结束   品牌   集团   市场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