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假如吕布与关羽展开巅峰对决,多少回合能够分出胜负?

若说真实历史上,汉末三国最勇武的自然是被史学家誉为“万人敌”的关张二将,而张飞又亚于关羽,故而关公当为历史上汉末第一猛将。反观吕布虽号称“飞将”,精于骑射,骁勇善战,但是比关张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不过若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托,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而之所以在前面说了些与之无关的结论,其目的不过是堵住那些自认为是历史通的课代表们的悠悠之口,思维正常的朋友们大可不放在心中。



关羽——特点鲜明的战斗方式

关羽大概是书中武艺特点最鲜明的一位,用评书术语讲,他的路子叫作“一力降十会”。

首先,关公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在书中所有交代了重量的兵器中居首位,这虽然未必能说明关羽的力量是天下第一,但肯定也是最强一波人的其中之一。

其次,如果光是兵器重或许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后期潘璋也曾短暂以青龙刀为兵器,却没有展现出对应实力,所以使得动是一回事,使得好则是另外一回事。

最后便是关羽犹如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手段,不仅很多有名有姓的战将葬送于其手中,甚至一些上将都折戟沉沙,比如河北上将文丑,重压下被三合打得心怯而走,结果惨遭追斩,身首异处。

正是因为这强而有效的武艺水平、路数,使得关公战绩斐然,过五关、斩六将之类的便不说了,斩颜良、诛文丑纵观全书何人能够比肩?有人说这两战都有一些客观因素,所以不应算作有效战绩。如果说是做武评,那么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但是无论怎样此两战是非常加分的。颜良无争斗之心是真,关公马快也是真,但若非攻击力足够强悍,以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的实力又怎至于被正面一击毙命,纵观全书,以“刀刺”杀敌只此一例;文丑怯战确有兵势不利等因素,但若不是关公的狂暴进攻对其施加了足够的威压,以文丑六十合战平少年赵云之能万不会心怯而逃。所以,关公成功击杀二将却有上天眷顾的成分,但这一切的根本还在于其过硬的实力,换了任何一人哪怕是同级战将也难以复制。



不过,关羽的攻击方式或者说战斗方式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兵器重,打法狂暴,相应的代价便是体力流失比对手快,即便基数大于对方,一旦陷入拉锯战在长时间的消耗下体力上恐怕也会吃亏。通过实战表现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关羽前期攻击一旦没有奏效,那么随着体力的流失攻势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对手如果能在前期顶住压力撑过去,很可能会将关羽的最大优势消耗掉,特别是面对同样使刀的高手,即便对方不会关公的刀法,但很可能对其路数有一定了解,故而如黄忠、庞德明明硬实力不如关公,却最终都与之大战百合而不落下风,甚至连管亥都曾与关公大战数十回合。

而关公大开大合的打法不仅对当时的战局有影响,长此以往还很可能给身体留下暗疾,也就是说对身体的损伤很大,这就导致了关公巅峰期相对较短,而晚年的战斗力下降比较严重,如襄樊之战与庞德力战百合,虽有庞德刀法纯熟、实力强悍的因素,但也不排除关羽下降的有些多,否则无论如何不会令关平生出“父亲年老,恐其有失”的心思。其实在长沙之战尚值壮年的关羽感觉上已经远不如当初“约三事”“战白马”时的巅峰状态了。




吕布——无懈可击的演义第一人

吕布的武艺特点远不如关羽鲜明,甚至不如张飞、赵云那样一目了然,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吕布武艺的均衡性,再结合其取得的战绩,使得吕奉先成为几乎公认的演义第一人,甚至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让不少人将历史与演义混淆,在评论历史上猛将时也常被其算入其中。

论及吕布的巅峰高光,无疑当属虎牢关大战,先是秒杀方悦、穆顺热身,接着数合击败威震边陲的“白马将军”公孙瓒,继而被张飞一句“三姓家奴”成功吸引了仇恨,二人酣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关羽见状,舞开青龙偃月刀飞马助战,不想兄弟俩联手三十合竟未占得半分便宜,直至刘备出马,合三兄弟之力才将吕布战退。说句题外话,此战虽然奠定了吕布天下第一的武力地位,却也使其成为古典小说中唯一靠败绩成为天下第一的人物。

抛开嘉靖本中张飞枪法散乱的描写不提,只说毛本中的情节,尽管书中没有点出张飞下风或劣势,但是从关羽助战足以看出起码在他眼中,三弟是敌不过吕布的。原因无他,此时的关羽虽然尚未成名,职位也不过一个小小马弓手,但他的心高气傲是与生俱来的,除非兄弟有危险,否则断不屑于以二敌一。再加上之后吕布能独战关张联手三十合,更是说明当时的吕布是强于关羽与张飞间任意一人的。

当然了,尽管一战封神,但也不代表吕布=关羽+张飞,毕竟此时吕布正值巅峰,而张飞还略显青涩,多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沉迷酒色,略有下滑的吕布碰上处于巅峰的张飞,二人酣战百合不分胜负。也就是说,二将两次斗将虽然通过细节能够看出实力上的差别,但从战斗结果看都是不分胜负,所以差距并算大,大体是可以划入一个档次的,而关羽和张飞的硬实力伯仲之间,故而吕布其实和关羽、张飞乃至后来出场的马超、赵云都属于一个级别,只是略胜三分。




假设性的巅峰对决——关羽VS吕布

由于虎牢关一役关羽、张飞双战吕布三十合尚且没占到便宜,故而少部分人认为关羽在吕布面前坚持不了多久,甚至不堪一击。实际上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若关羽等同于张飞,那么在面对吕布时其实是不至于速败的,何况关公最巅峰的时期是河北大战时,而吕布恰恰是虎牢关,故而若取双方巅峰进行对比,愚以为关公虽取胜无望,却也足以和吕布相提并论。

首先,吕布的硬实力强于关羽这点毋庸置疑,毕竟战绩摆在那,可以说实打实的公平对战,纵观全书无人及得上吕布,别忘了除了虎牢关、濮阳这被人津津乐道的两战,荥阳伏击曹操时,吕布可是没用多久就令著名猛将夏侯惇抵挡不住的,换了关羽肯定不会胜得那么迅速。

不过我们也分析过,两人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再结合关羽凌厉迅猛的进攻方式以及吕布惜身甚至说贪生怕死的性格特性,所以二人一旦交手,面对关公放手一搏的全力进攻,吕布必然不会与之对攻,相反会采取游斗或者以防御为主的路数,这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战术打法。不过这样一来,起码就场面来看便会形成一种关公占据优势的画面。但实际上这只是双方打法不同而呈现出的假象,一方猛攻,一方强守,看似关羽压制了吕布,实则是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这就像我们在看足球比赛时,一方打得就是防守反击,诱敌深入,所以场面不太好看,不过这并不代表失败,甚至可以理解成收回拳头是为了更好击出。结合吕布以守为主,愚以为关公这种表面上的上风,大致能持续到三十合左右。



吕布硬实力强,关羽如果想要攻破其防御,往往就要攻得更加凶猛,气力加倍连带着消耗就大,体力流失的就会比平时更快。所以随着战斗的深入,关公的攻势相对会越来越弱,那么三十合破不开吕布的关羽随着体力的流失,进攻自然会逐渐转为平淡,双方形成相持的局面,看起来就好像吕布逐渐搬回劣势,而随着战斗的深入,吕布转守为攻只是时间问题,我觉得这段转换过渡过程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合。

一旦比斗进入到这一阶段,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便会逐渐显现,再加上彼此的打法特点。吕布将逐渐占据上风,而从略占上风到压制关羽我觉得有这一过程大致又需要个二三十合,至此二将交手已经有七八十合了。



此时若关羽不趁尚有气力脱身,后面再打下去怕就危险了,因为体力的大量流失所带来的巨大隐患怕是就要浮出水面,再加上吕布的武艺本就略强于关羽,故而我认为八十合过后关公若不抽身,后面再想走就不那么容易了。

总的来说,关公很难像张飞那样做到力抗吕布百合不败,即便是最高光的时刻也很难,这不仅仅是硬实力上差距的体现,更多是因自身打法优势无法奏效,弊端却无限放大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了,这些都是建立在理论上的分析,战场上瞬息万变,随时会有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而且按照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这个级别的高手对决恐怕最终都是要平局收场的,一旦到了“节点”必然会有打断斗将的剧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庞德   演义   文丑   武艺   打法   战绩   巅峰   兵器   胜负   体力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