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富家少爷,后半生瘾君子、一生很少动武的一代宗师

一、香港,这座繁华都市,见证了叶问大师的人生落幕。这位老者以七十九载人生历程,终于被公认为全球咏春拳的璀璨巨擘!。

1972年12月的那一天,这位曾经拳击四海,称霸武林的宗师,如同一盏明灯般熄灭了他坚毅的眼神,告别了这个世界。当那最后一丝生命的气息从他瘦弱的躯体中悄然离去时,叶问老先生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毫无畏惧,仿佛他仍然是那个在抗战时期面对敌人时无所畏惧的英雄。

尽管岁月无情,叶问大师却依然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倾尽全力传授武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代宗师对于武学的敬畏和热爱,将咏春拳法传承至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叶问大师享年七十九岁,他一生的辉煌成就便是将自家传承的武术——咏春拳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拳种。作为全球咏春拳的首席代表,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载武林史册,被后人敬仰和铭记。

二、让我们回顾一下叶问大师少年时代进入咏春门下的传奇经历吧!

叶问原名叶继问,1892年生于广东佛山一个家底丰厚的家庭,家境优越。七岁那年,他有幸拜入了咏春拳的创始者陈华顺的门下,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武者修行之旅。

据传闻,当年叶问入门时交纳了高达12两黄金的学费,相当于如今的五六十万元人民币,足见其家世显赫。虽然武术入门可能是出于个人兴趣,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家族的期望。

年幼无知的叶问当时并不能理解师父陈华顺武艺的精髓,他只是日复一日,机械地跟随师兄们进行训练。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双脚在训练场地上不断重复着扎马步、粘步、蹬腿等动作,直到筋疲力尽。

然而,他从未放弃过,始终咬牙坚持到底。

三、在那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叶问大师的青春年华。身为一位武术家,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保卫祖国的最前线,与侵略者展开激烈的战斗。

由于战火纷飞,一家人无处藏身,只能依靠亲友的援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叶问久已泰然自若,在心里植根眷恋,决不向侵犯我国土的敌寇卑躬屈膝!

然而,在侵略者夺取故乡佛山之刻,叶问多次遭受无端的困扰与挑衅,险些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有一次,这位气质非凡的咏春大师策马扬鞭,途径日伪策划的供奉神社之际,冷不防,几名日本军警气势汹汹地挡住去路,伸手质问他何以敢对神社视而不见?。

叶问此刻怒火中烧,全然不顾周围众人非议,果断选择反击。次日清晨,那些深感颜面尽失的日本警察集结一处,无情地羞辱了叶问全家。

尽管叶问身手矫健,然而当时形势严峻,他只好暂时离去,等待良机再起。

1938年,疯狂的侵略者凶残地夺走了叶问的故乡——佛山。得知叶问乃当代武术宗师之后,他们试图巧施诡计,擒获叶问,逼迫他为己方军队效力,担任武术教练。

叶问断然拒绝,招来了敌人的暴力围攻。在叶问被迫踏入敌营之际,一位来自武术界的日本军官向他发起挑战,声称若叶问胜出,他们便会释放他;反之,则要他俯首称臣。

经过数轮激战,叶问轻松击败对手,令在场众人瞠目结舌。从此以后,敌人对叶问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轻视或忽视他的存在。

四、中年时期移居香港的困苦生活及重塑人生辉煌篇章

1948年,历经战火洗礼的叶问携子叶准颠沛流离,最终抵达香港,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人生旅程。初至香港,叶问面临着陌生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地不熟的困境,甚至一度沦落到露宿街头的悲惨境地,饥寒交迫,生存状况堪忧。

正当叶问濒临绝望边缘之际,一位香港富商梁相与他相识。梁相原本经营一家知名餐馆,同时也是一位热衷于武术的爱好者。

得知叶问乃是咏春宗师陈华顺的得意门生后,他欣喜若狂,没想到在繁华的香港都市,竟然能够结识一位宗师级别的武林高手。

为亲临求教于武林宗师叶问,梁相先生毫不犹豫地将叶问大师请至其名下的食馆,精心安排他在此为众多食客们免费讲解与示范咏春拳法。

尽管叶问大师曾一度陷入人生低谷,然而他对武术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有丝毫削减,因此他欣然接受了梁相先生的盛情邀请。

不久之后,在梁相先生的慷慨资助与全力支持之下,叶问大师开始传授咏春武术,他的周围逐渐汇聚了许多对这门拳术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也因此得以重新开启了武者的崭新篇章。

曾经有一位年仅14岁的少年,他向叶问大师拜师学艺,希望能够学习咏春拳。这位少年便是日后成为武术界巨星的李小龙。初入师门之时,李小龙在师兄黄淳梁的指导下学习咏春拳时显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很快便中断了学业。

然而,在不久之后的一场街头斗殴中,李小龙凭借咏春拳的威力战胜对手,从而深刻领悟到了这门拳术的真谛所在。自此以后,他勤奋刻苦地向师父学习技艺,再也没有像过去那般懒散。

叶问大师对待弟子的宽厚态度以及推广咏春拳的坚定决心

叶问大师对待自己的弟子们始终保持着无比的宽容与包容。他从不限制门生学习其他门派的武术招式,反而鼓励他们博采众长,不忘初心,同时也要避免固步自封。

这种开放且包容的心态使得他与弟子们的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尽管后来李小龙创立了截拳道,在某些师门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背叛”行为。然而,叶问大师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并不计较这些,因为他深知李小龙虽然选择了另一条武道之路,但他从未否认过两人之间的师徒情谊,更未曾否认过自己是他的恩师。

当李小龙在美国声名大噪之际,他特意返回香港,拜访恩师叶问。在叶问大师面前,李小龙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诚挚的请求——倘若叶问大师能够将咏春拳全部的木人桩功夫倾囊相授,并且将教学过程记录下来,那么他愿意用一栋大厦作为回报。

然而,叶问先生却坚决表示拒绝。他坚信,武术之道绝不能被商业化所左右,武者唯有虚心扎实,如同苦行僧般持之以恒地勤奋修炼,方能领悟武学真谛。

即便是李小龙已然崭露头角,叶问仍然坚持要求他从最基础的功夫开始修习。

在1960年,叶问尊爱的夫人张永成离开人间之际,他的两个儿子——叶准与叶正,终于找到了在外漂泊的父亲叶问。面对孩子们的归来,叶问心中感慨万千,立志要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弘扬咏春拳这项传统技艺。

至此,他毅然决然地戒去了多年的吸烟习惯,致力于发掘和教授家庭传承下来的武艺瑰宝。

六、在叶问大师的不懈努力下,咏春拳术迎来了辉煌的全盛时代!

随着叶问对咏春拳的推广力度日益增强,这一家族武学逐渐在香港地区风靡一时,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参与。1966年,叶问创立了“咏春体育会”,将所有研习咏春拳的学者们正式纳入一个组织体系之内,并首次举办了大规模的拳术竞赛。

这无疑是咏春拳迈向规范化和正统化的关键一步。为了更有效地推广这一武术瑰宝,叶问精心设计了专门的考核和段位评定制度,使得学习路径和标准更加明确。

在叶问大师的积极推动下,咏春拳迅速从香港走向全球各地,在世界各国和各大城市纷纷设立分支机构。

叶问对于咏春拳的贡献可谓是彪炳史册。这位一代宗师是首位将家传武术完整且系统地发扬光大之人,使咏春拳从原先狭窄的领域走向了全世界。

如今,全球约有200余万人投身于咏春拳的研习,叶问因此荣获世界纪录大全认证,荣膺“世界咏春拳第一人”称号。他以自身的一生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将武学之道发扬光大,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宗师   拳术   瘾君子   后半生   佛山   侵略者   武艺   日本   发扬光大   香港   富家   少爷   武术   大师   前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