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时“几斤几两”,暗示智商的高低?医生:最佳标准在这里

声明:为了更好地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

辛苦怀胎十月,皎皎终于住院准备生下她和先生的第一个孩子了。

怀孕期间,周围邻居包括婆家众人都时不时的问题问她肚里孩子的重量。

一开始皎皎以为他们对孩子体重如此在意是害怕孩子在肚子里长得不够大,到时候生下来不健康。

毕竟老人嘛,基本上都喜欢胖胖的孩子。所以她也一直都尽量多吃些保证宝宝在她肚子里的营养。

直到她那天分娩结束被推回病房后,听到公婆讨论孩子有快7斤,这样看来智商应该是没问题,以后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

皎皎一头雾水,孩子有多重跟他是不是聪明有什么关系呢?好奇的她问公婆是什么意思。

公婆解释说按照老一辈的说法来看,孩子生下来体重越重,智商就越高。

听到这一说法,皎皎真是哭笑不得,她深知自己无法说服公婆,便拜托了医生给他们做下科普。

医生没有完全否认公婆的这种说法,他说孩子出生时的体重高低确实代表了很多东西,且有一个最佳标准。

到底体重和智商有没有直接的关联,孩子出生时的体重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一、什么是智商

从定义上来说,智商是在系统的测试环境中,个人智力测验出来的成绩以及跟同龄人阶段相比较的指数。

正常来说,我们测量智力时,都是以100分为平均数。这是因为正常人类的智商基本上都在这个分值上下浮动。

这个指数基本上能反馈受测者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智商这么重要,它的变化到底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首先就是父母的遗传因素,一般情况下,父母及家族成员的智商就是新出生的孩子的智商参照。

意思就是父母的智商高,那正常情况下生下来的孩子智商就不会低。反之亦然。

还有一种对智商有影响的遗传关系,就是父母的血缘相隔越远,孩子的智商就越高。

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出生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智商发展。

比如有科学研究证明,母乳喂养长大的孩子,普遍来说比奶粉喂养长大的孩子智商成长速度更快。

再比如开始正常饮食后的孩子,营养的搭配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智商。

总的来说,营养比较均衡,尤其是蛋白质补充足够的孩子,智商的成长就会正常。

如果过分挑食,或是不愿意正常饮食,导致孩子营养摄入不够,那智商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就应该吃得越多越好,如果饮食摄入过多,孩子的身体就会变得肥胖。

而肥胖会影响人身体的大部分组织发育,尤其是神经细胞的发育会严重受阻,这样一来智商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据研究,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如果得到了足够的爱和教育,那他们的智商发育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反之,如果孩子在成长时所处的环境不安定且单一,那智商的发育也不会太好。

除了这些影响智商发育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药物的影响。

有一些药物已经明确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的智力造成影响,所以用药时一定要谨慎。

近年来,有科学家还提出了一种理论,那就是人在身体放松,心情愉快的时候智商会有明显提高。

也就是说,随时保持情绪稳定的人,比暴躁易怒的人智商会更高。

能影响智商的因素这么多,那出生时的体重高低真的就能够直接代表孩子的智商高低吗?

二、出生时体重代表智商?

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就对孩子出生时的状态非常看重。

比如孩子哭声响亮,家里长辈就会很高兴,说一声:这孩子生龙活虎的,一看体格就好,今后肯定好养活。

如果孩子出生时动静比较小,那家里长辈就会唏嘘:这孩子声音跟猫响似的,一看就不好养活。

同样,如果孩子出生时胖嘟嘟的,那长辈就会欣喜,因为这样孩子以后智商肯定就高,反之则担忧孩子智商低。

这样的观念真的有科学道理吗?其实可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

我们都知道,胎儿在母体内以吸收母亲的营养为生,是父母亲基因的优质组合。

作为父母亲的人,都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存在,他们的身体素质也都不一样。他们遗传给胎儿的基因肯定也不一样。

这也就注定了胎儿从在母亲体内存在开始,也就是独立的具有唯一性的个体。

在母亲体内生长的时间里,每个胎儿吸收到的营养也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种种的不一样让他们在出生时也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会第一时间以肤色,长相和体重等形态来做出呈现。

一般情况下,出生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孩子,身体素质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代表他们在母体内得到了正常发展,也吸收到了适当的营养,所以智商发展也应该是正常的。

而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孩子,说明在母体内没有吸收到足够的营养,或者是出现了早产等意外状况。

这类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偏低,智商也很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智商的高低本身就和人体吸收到的营养高低有关联性。

因此体重代表智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论证基础的。

但也有意外的情况,比如孩子在母体内本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但出生时体重还是偏轻。

或是孩子经历了早产等意外,但只是身体受到了影响,大脑发育却很正常。

或是孩子过重,反而会影响大脑的吸收,智商偏低等情况。

这时候,孩子出生时的体重和他们的智商就不再存在必要性的关联。

三、 最佳标准是什么

这么看来,宝宝出生时体重过重或是过轻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想要降低风险,就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所谓的正常范围,或是最佳标准是多少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都算是正常范围,代表宝宝在子宫内一直在正常发育。

处于这个体重范围值内的新生儿一般来说智商都是正常的。

还有科学家提出了更细致的划分,称出生时体重在3600克左右的新生儿大脑发育得最优质,智商也发育得更好。

所以很多人以他的标准为线,将新生儿的最佳体重标准定在了3600克。

当然,每个孕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生产情况都是不一样,甚至受到地域影响,他们的体格也具有差异性。

因此生下来的孩子体重标不标准,正常与否都不能一概而论。

也有很多超重的孩子或是超轻的宝宝在刚出生时看上去不正常,但智商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甚至比同龄人更高。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都适用于这一套标准。

医生或是科学家给出来的所谓的“最佳标准”只是在某些范围内具有普适性。

作为新生儿的家长,不应该也不需要从宝宝的体重来判断他们的智商数值。

更何况,先天智商固然很重要,但后天成长时也会有很多可以影响智商发育的因素。

所以不要在出生时因为体重等原因就给孩子的智商下定论,出生后好好的培养也可能会让孩子的智商得到更全面的开发。

结语

人类对于智商的在意从未停歇过,因为智商高低代表了很多东西,最基本的便是能否在社会中好好的生活。

且智商这个东西,虽然只是一个还无法完全定义的复杂概念,但它已经被系统的研究和证明过。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智商,除了遗传因素无法人为控制之外,其实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帮助他们的智商更优质的发育。

比如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能够积极学习以及稳定生活的根本。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将思维过多的放到其他地方去,智商才会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另外还可以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比如选择校风优良的学校。

好的学习环境会自然产生轻松又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长期身处其中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学校会更为系统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学习中持续稳定的提高他们的智商。

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孩子必须要接触的另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是社会环境。

在孩子还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之前,家长或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优质的社会环境。

孩子在智商发育的重要时期,所接触到的都是良好的环境,没有糟糕的发展和影响,智商自然会得到良好的提升。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应该把提高智商当成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真的得到发展。

你说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智商   标准   公婆   母体   新生儿   暗示   体重   营养   医生   宝宝   代表   环境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