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布”被无情撕开?无视央视警告,外媒:比亚迪还是,下水了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卡脖子"政策的冲击下,中国许多供应链企业陷入了生死存亡的严峻困境。而当这些企业"遮羞布"被无情撕开时,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命运会不会再次降临在其他企业身上?


毋庸置疑,这场风暴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当苹果公司决定将产能和供应链转移到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时,许多原本依赖苹果订单的中国企业,无疑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但就在众多企业徘徊于生死边缘之际,总有一些勇敢的尖兵站了出来。比如说曾经的"光学巨头"欧菲光,在被苹果"踢出"供应链之后,它迅速调整了战略布局,成功实现了"破而后立"。而作为国产屏幕巨头的京东方,则凭借自身的实力,成功进入了苹果的供应链体系,并有望进入其高端系列产品的供应商行列。


而就在这些企业沉浮之际,又有一家新的"黑马"悄然进入了这场竞争的圈子——比亚迪电子。这家本来就在手机代工领域有着广泛布局的企业,如今竟然也要"下水"与苹果展开深度合作。这到底是一个危机还是一个机遇?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张神秘的面纱。

俯视整个风云变幻的制造业格局,我们不难发现,当年华为遭受"卡脖子"制裁之后,苹果成为了中国市场的"宠儿"。在华为这个强大对手被剥夺芯片供应之后,苹果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迅速从8%攀升至20%,重新成为了销量榜首。


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并没有选择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市场地位。相反,它竟然决定将产能和供应链转移到印度等东南亚地区。这一决定背后的用意,无疑令人深思。

一方面,苹果想要摆脱对中国大陆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巨头,过度依赖某个特定市场或供应链,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自主决策能力。因此,苹果企图通过这种转移,来降低自身的"风险系数"。


另一方面,苹果也希望能够在东南亚地区获取人口规模红利,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毕竟,在印度等国家,人口基数巨大,潜在用户群体广阔,这对于一个以消费电子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可以说,苹果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原本依赖苹果订单的供应链企业,如今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以欧菲光为例,它就曾经凭借为苹果提供高质量光学产品而迅速腾飞,一度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但自从被"踢出"果链之后,它便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短短三年时间就亏损了上百亿。

更令人担心的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欧菲光那样,实现"破而后立"的逆袭。当苹果"砍单"、撤离之时,很多中下游供应链厂商直接就在这场风波中彻底倒闭。这无疑凸显了这些企业过于依赖单一客户的弊端,也突显了它们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业务多元化的痛点。


恰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央视对中国制造业发出了警示: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尽快摆脱"苹果依赖症"。这一呼吁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选择自主研发和与国内企业合作,减少对苹果等外企的依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了比亚迪电子的崛起。这家曾经以手机代工起家的企业,如今竟然也决定深化与苹果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屏幕和电池等代工服务。对此,不少外媒都纷纷表示:"比亚迪还是'下水'了!"


这到底是一种危机还是机遇?我认为,对于比亚迪电子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

首先,通过深化与苹果的合作,比亚迪电子可以在电子代工领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自身的快速崛起。毕竟,苹果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科技品牌,其订单对于任何代工厂商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金饭碗"。比亚迪能够成功进入果链,无疑将大大提升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其次,与苹果合作,还有助于比亚迪电子实现海外战略布局的目标。我们知道,此前比亚迪就曾花费158亿收购了捷普公司,这无疑是其切入海外市场的一步棋。而通过为苹果提供代工服务,比亚迪电子必然能够与对方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场的业务。

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比亚迪电子目前在整个集团业务中,电子代工仅占19.6%的营收比重。也就是说,它并不会过度依赖于苹果这样的单一客户。相反,其他业务板块,如新能源车和轨道交通等,才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选择深化与苹果的合作,实际上是在为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不会像一些过度依赖苹果订单的企业那样,一旦苹果"砍单"就彻底陷入困境。相反,这反而是比亚迪进一步巩固自身市场地位的好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合作所隐藏的风险。毕竟,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终归是一种隐患。一旦苹果的决策发生变化,或者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波及到比亚迪电子的经营。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比亚迪电子并非完全的"单一客户依赖型"企业。它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涵盖了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这些客户的存在,无疑为比亚迪提供了很好的"缓冲"。即便是苹果的订单暂时出现波动,它也有足够的其他业务支撑自己渡过难关。


总的来说,对于比亚迪电子而言,这个时机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良机。通过与苹果的深度合作,它不仅能在电子代工领域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还有助于推动自身在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华为被"卡脖子"后带来的真空,另一方面也为比亚迪电子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当然,在实施这一战略时,比亚迪电子也需要保持高度谨慎和警惕。它必须时刻牢记苹果这样的单一客户依赖的危害,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不断拓展多元化业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它才能在苹果与华为等外企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能够吸取这些教训,主动摆脱过于依赖单一客户的歪门邪道,坚持自主创新,多元化经营。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真正脱胎换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遮羞布"被无情撕开,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制造业屡见不鲜。但我们相信,只要企业们真正意识到自主创新和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性,未来定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风云变幻中重塑自身形象,成为真正的国家名片和 "世界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华为   遮羞布   代工   布局   央视   无情   中国制造业   苹果   客户   业务   市场   电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