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还是太保守了,不过也说明Mate70搭载麒麟9020提升空间还很大

华为一直被认为是国内科技企业中最为稳健保守的一家。这一评价并非完全贬低,而是反映了华为在技术发展上的谨慎态度。对于即将推出的Mate70搭载的麒麟9020芯片,也有人认为华为过于保守,没有充分发挥出这款芯片的潜能。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华为更宏大的技术发展蓝图。

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器三级缓存容量上,华为麒麟9000S只有4MB,而骁龙8Gen3则已经达到12MB。这确实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低配"。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其实反映出了华为芯片技术提升空间的巨大。相比于竞争对手,麒麟芯片在同等工艺下的性能发挥可能还有不小的提升余地。


这一点在麒麟P70的表现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尽管P70搭载的只是7nm工艺的芯片,但在大型游戏测试中仍能保持60帧稳定运行,且温度控制也很出色。这说明了麒麟芯片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已经相当卓越,能够充分发挥出同等工艺下的最佳性能表现。

那么,华为未来在麒麟9020芯片上会有什么样的提升策略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在处理器方面,华为可以继续提升三级缓存容量,将其扩大到12MB乃至更大。这不仅能提升处理性能,还可以更好地支持大型游戏应用。同时,华为还可以在CPU核心架构和频率方面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算力表现。

其次,在GPU方面,华为也可以采用更强大的Mali-G920来替代现有的GPU方案。GPU的性能提升不仅能增强游戏体验,还可以为AI计算、图像处理等场景带来更出色的支持。

再次,在NPU方面,华为同样可以对麒麟9020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进行升级,提升其AI运算能力。这对于未来华为在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华为还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比如5nm甚至3nm工艺。这不仅能进一步增加晶体管密度,提升整体算力,还可以优化功耗表现,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续航体验。

但我们也要看到,单纯依靠硬件的不断升级是无法满足未来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华为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双鸿蒙"模式,即在手机端运行本地鸿蒙系统,同时还可以接入云端的鸿蒙系统。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云端鸿蒙系统可以承担绝大部分的应用运行和计算任务,而手机端仅需要一个轻量级的入口就可以访问。这样一来,手机硬件的要求就大幅降低,不再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取而代之的是云端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海量存储空间。

更进一步,在这种云手机模式下,用户换机也变得异常简单。只需要登录云鸿蒙系统,所有的个人数据和应用环境就都可以无缝迁移到新的设备上。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华为带来了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由此可见,华为在芯片技术上的"保守"并非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是出于对未来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深入思考和规划。一方面,他们仍在不断优化和升级现有的芯片方案,提升性能体验;另一方面,他们正在探索全新的云计算驱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

可以说,华为的这种谨慎态度恰恰体现了其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洞见。他们并未盲目追求硬件性能的无谓提升,而是在全面考虑用户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前瞻性的技术路线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保守"所孕育的创新成果,必将为整个智能化时代带来深刻的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麒麟   华为   保守   鸿蒙   云端   芯片   很大   性能   未来   工艺   用户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