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扬州,方知道淮扬菜的真味

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一句诗,让扬州火了上千年。

农历三月,终于去了趟扬州,作为吃货,旅行的重要目的当然是吃久闻大名的淮扬菜。

提前声明一下,我无意去深入研究淮安和扬州到底谁是淮扬菜的起源,谁主谁辅,我只是就吃到的菜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早茶

中国有两个地方的早茶文化最出名,一个是广州,一个是扬州。

“早上皮包水”是扬州早茶文化的一个缩影。

短短的两天行程,共吃了两家早茶。

第一天吃的是富春,就是御马头冶春对面的那一家,因为这家冶春排队的人实在是太多。

早上两个人,点了烫干丝、翡翠烧麦、蟹肉饺和两杯茶。

烫干丝的刀工还不错,尝了一口,如果不蘸盘里的卤汁,干丝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可以尝出,豆干本身是嫩、滑但是又不失弹性,咀嚼无渣。

盘中的卤汁味道咸鲜适宜,干丝轻蘸之后味道鲜美,且能尝出一丝丝的虾的鲜味。卤汁表面的那一层芝麻油则为干丝提供了芝麻的香气。

淡红色的虾米、白色的干丝配上深色的卤汁和淡黄色的芝麻油,强烈的色彩对比配上造型,色香味俱全。

早上的主食就点了翡翠烧麦和蟹肉饺。

翡翠烧麦说实话感觉一般,馅不是很充足,所以造型不够好看,里面的菜很打的很碎,似乎又放了糖,导致朋友尝了一个就放下了。并且连吃两个就觉得有点腻。

蟹肉饺是不错的,鲜甜俱佳。

第一顿早茶吃完后,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之所以要喝茶,是因为这些点心,多少是有点油或者腻的,但是喝了一口茶之后,则瞬间解腻,可以继续吃。吃几口点心,喝点茶,再聊聊天,一顿早茶可以吃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

第二天早上去了冶春,没去御马头店,去了珍园那家店。

点了虾仁煨面、松子烧麦、三丁包和蟹黄汤包。

松子烧麦吃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总体上略微带点甜口。

蟹黄汤包之前在苏州也吃过,大体上手艺差不太多,至少我这个舌头是这样感觉得。

三丁包倒是非常好,朋友都给了好评。主要是对于馅的咸与甜的把控恰到好处。内馅丰盈不干巴。

虾仁煨面里最好吃的是那几粒虾仁,脆嫩、鲜、香,配合鸡汤的味道,完美。面条本身没什么特色,煨面,软烂为主。吃面的话苏州或者镇江要好一点。

正餐

正餐吃了两家名气比较大的店,瘦西湖南门的狮子楼和何园旁边的大潮淮。

既然是吃淮扬菜,当然要吃扬州本地最经典的。

所以在狮子楼就点了经典的红烧狮子头、清炖狮子头、清炒虾仁、文思豆腐羹、肴肉、千层油糕。

狮子头做的极好,淮扬菜的狮子头讲究细切粗斩,不过分细碎,区别于绞出来的肉有黏性,细切粗斩之下的狮子头,入口即化,但还能吃到一点颗粒感,肉中又加入荸荠提升口感,在软烂中又有一点清脆,还能化解红烧带来的腻感。

红烧狮子头咸香适口,清炖狮子头则汤色如茶,清淡之中有着汤香肉香。

扬州作为长江边的城市,又有大运河穿城而过,周边都是河塘湖沼,所以各种淡水鱼虾是菜单上的主流。

清炒虾仁,看上去简简单单一道菜,但是对火候的要求极高,虾仁抗上去清清爽爽,入口嫩、弹、鲜、甜,这道菜最要紧的就是必须是最新鲜的虾仁才能吃到最鲜美的味道。一旦进过冷库则再也没有这种口感。

这一盘虾仁98,同行的朋友无一不说确实好吃。

至于鲥鱼那些,由于几个人都不太会吃鱼,商量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放弃了。软兜长鱼则因为同行的另外三个人都不吃黄鳝失去了品尝的机会。

文思豆腐羹则更是淮扬菜粗菜细作的典范。

毕竟这道菜主料只是豆腐,但是将豆腐切成堪比头发的细丝,则非一般的刀工可以胜任。吃这道菜吃的就是这个功夫。

晚上则点了一份几乎所有淮扬菜馆都会有的大煮干丝。

与烫干丝适合早茶不一样,大煮干丝个人觉得更适合做正餐的菜品。

鸡汤做底,加入虾仁、笋片、木耳、青菜,这些食材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其味赋予给看上去不起眼的干丝。

当干丝吸满了鸡汤以及其他食材的鲜味之后,再与嫩且弹的口感相结合,这道菜与文思豆腐羹就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呼应,即粗菜细作。

离开扬州之前的最后一顿饭,是在国庆路上的粗茶淡饭吃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藕粉院子和碎金炒饭。

藕粉圆子外皮韧,有嚼劲,但是里面包了豆沙的馅料。

碎金饭则令人印象深刻。

炒饭的水平与店内简单的装修完全对应不上。

米粒分明,韧而不硬,搭配上火腿粒、青豆、胡萝卜、鸡蛋等,配料繁复但又没有夺走米饭本身的地位。

倒是与周五晚上在蒋家桥饺面馆吃的扬州炒饭有点不一样。

淮扬菜的印象

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而在扬州吃的这几顿饭,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淡和精细。

实际上清淡这个概念,是很难具体说清楚的。但是到了扬州,吃了几顿饭之后就会有直观的感觉。

和苏州、无锡比,扬州菜对于糖的使用相对更克制,大部分菜整体的风格以咸鲜为主。

但是,咸鲜之中对于胡椒粉、甚至于葱姜蒜这些辛香料的运用都很少。

两天时间里只在蒋家桥面馆吃饺面和粗茶淡饭吃拌面的时候,吃到了明显的胡椒粉的刺激。

人的感官就是这么神奇,你连续一段时间不吃,再吃的话你就会感觉得非常明显。

对糖、辛香料的克制,造就了扬州菜对于本味的追求。

而另一个特点就是,制作精细,粗菜细作。

文思豆腐羹也好,大煮干丝也罢。这两道经典菜,都展现着赋予简单食材以繁复的花样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炫技”。

文思豆腐的刀工、大煮干丝的配料,这些都是为了配上豆腐、豆腐干这些“不值钱”的食材。

作为盐商聚集地的扬州,其菜的风格没有多少暴发户以生猛、名贵稀有食材为荣的烙印,反而受历代文人的影响,讲究于平凡之中见真味。

很久之前读袁子才的《随园食单》,其中大部分菜都是淮扬菜的风格,食材大部分都是常见鸡鸭鱼肉海鲜河鲜,蔬菜也不过是常见的蔬菜,但是烹调出其本味,则对食材的新鲜度、厨师火候的控制等等要求颇高。

例如蒸鲥鱼,放在以前也不过是时令菜。

于普通食材之上,加之以繁复的技艺,以达到更好的口味在扬州菜上体现的颇为明显。

这一次只是浅尝了几道菜,将来有机会还要多来几次,再去淮安走走,感受下淮阳菜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扬州   卤汁   烧麦   蟹肉   狮子头   细作   文思   早茶   虾仁   豆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