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0后北京人,对西安市有13点疑问,实在是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西安。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大爷,这还是我头一回去西安呢。长安古城,十三朝古都,光这些头衔就让我心驰神往。

  可当我真的踏上这片土地,走过这座城市,我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问号。今天我就把这些问题抛出来跟大伙儿分享分享,看看你们有啥高见。

  1. 首先,西安为啥叫"西安"?

  从字面上看,"西安"不就是"西边的安宁"吗?可我寻思着,西安那是从古到今打打杀杀,前有匈奴后有安史,这叫哪门子安宁啊?

  再者说了,光中国这疆域,还有不少比西安更西的城呢。是不是古人觉得这城一"安"下来,就再往西不用打了?我猜的没错吧?

  2. 再说这"十三朝古都"。

  我一直纳闷,这十三朝都是哪些朝代啊?商周秦汉唐,这五个我还是记得住的。可后面那些五代十国啊,西魏北周的,我可真一个没数全。

  是不是西安这地儿特别适合当都城?不然咋朝代更迭这么频繁?再对比我大北京,那才叫稳如泰山呢。从大明正统到大清末代,500多年了,那叫一个万年不动。真稳呐!

  3. 说完都城,再说城墙。

  西安城墙,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古都明珠"。我爬上城墙,极目远眺,心胸都为之一阔。可我就好奇了,这城墙是土夯的,经过1000多年的风吹雨打,竟然稳如泰山。

  是不是跟关中盆地的土质有关?还是古人的建筑工艺太过精良?再瞧瞧我们北京,除了故宫角楼,哪还找得出完整的城墙?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4. 说到手艺,不得不提兵马俑。

  秦始皇陵那气势,简直了。我就纳闷了,秦始皇修这么大一个地下军团,图啥?是不是想沉睡后也要称霸天下?

  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孙子兵法》,我寻思着秦始皇是不是没好好学啊。要是学了,还会犯"广修坟墓,劳民伤财"的大忌?秦朝怎么就传不过三代呢?

  5. 接着说秦朝。

  秦始皇当年"书同文,车同轨",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奠基人。可是图像没见到有多少。倒是唐太宗李世民,到处都是他的雕像,不管是骑马的,还是端坐的。

  是不是因为唐朝是西安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还是说秦始皇的争议太大,评价难定?反观我们北京,从明到清,满城都是帝王将相的印记。西安是不是该好好琢磨琢磨"尊君"的问题?

  6. 说完君王,再聊聊民间。

  西安的回民街,那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羊肉泡馍、肉夹馍、biangbiang面,回味无穷啊。可我就好奇,西安的清真食品咋就这么多?





  是不是唐朝时跟阿拉伯有交流,留下不少穆斯林?还是说丝绸之路带来的外来影响?再瞧瞧我们北京,满大街的涮羊肉,跟清真沾不上边。饮食习惯咋就这么大区别呢?

  7. 再说小吃。

  西安的小吃,主打一个"酸辣"。泡馍得蘸醋,肉夹馍得放辣子,就连肉丸胡辣汤也少不了一番刺激。可在北京,多的是爆肚涮肉,讲究一个鲜香嫩滑。

  这是不是关中盆地物产丰富,调料众多?还是说西安人天生嗜酸爱辣,饮食口味更刺激?不得不说,饮食文化背后,有太多值得玩味的东西。

  8. 八点想说的是关中方言。

  在西安,我总能听到"巴适""耍""几棒""芥末"之类的词。这口音软糯黏连,跟我们北京的大碴子味儿完全两样。可让我好奇的是,关中方言咋就没能像北京话那样成为普通话的标准呢?


  是不是因为西安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语言变迁不如北京那般快?还是说北京作为近代的中心,语言上的影响力必然更大?语言的形成和演变,背后有太多力量了。

9. 再聊聊西安的民居。

  西安很多传统民居是窑洞形式,就是挖地建房。我就好奇了,关中平原那么富庶,咋不盖砖瓦房呢?

  是不是因为黄土地质疏松,易于挖掘?还是因为夏热冬冷,窑洞能起到调温的作用?再瞅瞅我们北京,胡同四合院,都是地上建筑。这体现了中国南北方在地理环境和建筑理念上的差异。

  10. 十点我想说教育。

  西安是著名的教育重镇,从古至今人才辈出。《诗经》《尚书》的编纂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乡,思想家吴玉章的母校,都在西安。



  可我就纳闷了,西安的教育是不是强调人文素养?工科建设有点偏科?再看看我们北京,近代以来大兴科技,各种理工名校如雨后春笋。西安是不是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多发展发展新兴学科?

  11. 说完教育,再谈产业。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的商贸地位举足轻重。可如今看来,西安在经济上似乎不如东部沿海发达。GDP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也排不进前十。



 是不是因为西安内陆位置,交通不如沿海便利?还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再看看北京,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金融、科技、文创,各行各业蒸蒸日上。作为古都明珠,西安是不是该更多地发挥区位优势,把文化产业和现代经济结合起来?

  12. 再说说旅游。

  西安的旅游资源那真是富得流油。秦始皇兵马俑、唐长安城、华清池,哪一个不是世界级的景点?


可我就好奇,西安旅游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得咋样?游客的体验如何?古都旅游,光有名胜古迹可不行,更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游客满意度。西安在这方面有啥招数没有?

  13. 最后我想说历史。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城。秦汉古都气象万千,盛唐遗韵歌舞升平。




可如今看来,这些历史遗存保护得如何?跟现代城市建设结合得怎样?如何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找平衡,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寻共识,是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要面对的难题。西安有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的13问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自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追寻一座城市的灵魂。西安和北京,一南一北,都曾经历过辉煌,也面临着挑战。通过比较分析,也许我们能从彼此的发展轨迹中得到启迪。

  其实,我之所以对西安如此好奇,不只是因为它的历史多么悠久,文化多么灿烂,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了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从古到今,从盛到衰,西安经历了太多风雨坎坷。但无论是面对战乱,还是天灾,西安人都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次次从废墟中重建家园。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何尝不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写照?

  此次西安之行,收获良多,也留下不少遗憾。那些没去成的地方,没吃到的美食,没听够的方言,都是我下次再来的理由。


我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一个北京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感受另一种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旅行。

  希望通过我的13问,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西安,去探寻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也希望西安的朋友们能来北京走一走,多多指教。

  西安,后会有期!北京的胡同里,我等你。

  (署名:北京大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关中   都城   西安市   稳如泰山   西安人   西安   古都   绞尽脑汁   北京人   名副其实   城墙   北京   方言   疑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