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何我国返回舱着陆后一身焦黑,印度返回舱却非常干净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根据央视新闻的发布的相关消息,在2023年10月31日这天,我国发射太空的神十六,历经几个月圆满完成相关任务“回家”,几名宇航员们乘坐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随着返回舱的门缓缓打开,宇航员也纷纷顺利出舱,接受相关的采访。

这个时候有人就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地方,神舟十六号的返回舱,外表像是被“火烤了”、进太上老君炼丹炉一样,外表黝黑黝黑的,与印度他们相比,我们的这个情况属实有点难看。

毕竟人家的飞船返回舱在着陆后,整个舱体的看起来,整体基本上很干净,像新的一样,不像我们这般,出现黑乎乎一片这种情况,难道我们在航天技术上又落后他们几个国家了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情况?

被烤黝黑的“丹药”

在去年5月18日,距离发射完5个月之后,圆满完成任务的神十六返回舱顺利降落,随着三位宇航员顺利出舱,平安无事,让许多人激动不已,但是反观返回舱却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因为这些返回舱基本上都是黑的,另外一边则是金色的。

这个情况就难免不让人感觉奇怪,为什么有这种情况,经过官方的查证后,神十六的返回舱真的是被“烤黑的”,但是这个情况不仅仅在神十六上出现过,其中从我国发射的神一后,后面的这些返回舱均出现过这种情况。

神十三当年返回的时候,还出现过更为惊险的一幕,在穿过大气层后,神十三的返回舱直接“着火了”,就像天外飞来的那种陨石着火一样,带着拖尾,这个情况让无数国人心惊胆战,因为这个舱里还有三名宇航员。

那么对于返回舱在返回途中,被烤的这么黑,很多人感觉很是费解,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们建造的这些返回舱,哪里出了问题,技术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因为我们印度的返回舱进行比较之外,他们的返回舱就显得特别白净,那这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出现?

根据观察者网发布的相关内容,原来印度在2014年就进行过一次模拟,内容就是太空舱的返回,印度的返回舱不黑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速度低,返回舱的表面油漆都没有烧掉,十分干净,除了速度低之外,他们在模拟下降的途中将整流罩扔了,以便降落伞的释放,那么印度的航天技术是什么水平?

印度的航天水平

印度是个神奇的地方,许多网友都声称所有的事情都分为四类,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印度,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印度,在全球其他地区人民的心中,并没有多少的好感。

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印度就是来负责耍“大马猴戏”的,毕竟印度的摩托表演还是让不少人觉得他就是来搞笑的,在当今全球上的格局,研究航天领域的相关技术是各个国家的首要目标。

其实印度的航天技术很厉害的,不亚于全球其他几位航天大国的,在全球各个国家开始载人航天的研究后,不少的国家纷纷加入了这个步伐,其中就包括了印度。

印度的航天研究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印度发现了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对于国家以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1969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成立,标志着印度航天事业的起步。

印度在这方面的研究,真的可以用飞快形容,在2008年,他们就成功发射了名为月船一号的探测器,该探测器直接证实了月球上有水的存在,这是他们在航天事业重要的一刻,被印度视为里程碑,

后面几年中发射曼加里安号的成功,让印度在这个阶段时期,成为了向发射火星探测器,并且成功的第四个国家。

自创办ISRO后,印度就向太空“送过去”很多卫星,这些卫星帮助了国内许多的地方,近几年来,开始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发力,提出一项名为“Gaganyaan”的载人航天任务,这个任务的提出,他们为未来几年内可以实现而开始努力,对此开始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今年2月27日,ISRO就对外宣布,将会在2025年开始,开始实现他们的相关计划,印度的这个计划早在2006年就提出并开始了,从2014年的最初规划,到后面计划经历的几次变迁。

最后还是决定,先在今年先完成无人试飞的成功,为明年可以顺利实现奠定基础,可以送入太空3名宇航员,停留数天再进行返回,对于其他国家在首次只搭配一名航天员来看,印度他对于自己航天技术上的自信。

这次试飞结束后,根据拍摄现场来看,印度的这个返回舱很干净,并没有出现黝黑的现在,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犯起了迷糊,印度啥时候偷偷摸摸的搞技术了,他们的技术已经这么厉害了?

难道真的是中国在这方面又出现“技不如人”了?

太空舱发黑情况的主要原因

对于返回舱发黑的问题,主要原因其实是在,返回舱在返回途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已经有点“超速行驶”了,因为返回途中的速度在每秒8公里上下,如果想保护宇航员的安全,就只能采用降速的方式来。

假如出现“急刹”,宇航员将会受到伤害,承受太重的负担,那么返回舱表面发黑的原因,压根不是被烤黑的,而是因为表面的防热涂层,因为温度过高会出现的“碳化”现象,这些图层通过进行温度转移,将外表的热量吃掉了大部分,避免将返回舱变成一个蒸笼。

通过神十三的返回途中,看出神十三已经被火包裹住了,但是舱内的宇航员甚至觉得,感觉还不错,一点都没觉得有任何方面的不妥,返回舱发黑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跟以前不一样了,已经是航天技术大国了。

中国的航天技术

在返回舱上面,不同的国家中,飞船返回舱的建造材料以及使用的防热涂层都不一样,所以这些返回舱在降落后,出现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我国在使用的防热涂层都是更好的材料,表面反馈的越黑,说明进入到舱内的热度就越少。

除了这些技术,我国早就有了新的突破,直接解决了在“回家”途中,舱内失去信号的情况,这是什么技术呢?

在返回舱“回家”的途中,经过大气层之后,会有一段强烈的摩擦,这个摩擦会导致整个舱内舱外温度直线上升,温度的上升会引起,大气层中的气体与飞船表面的防热涂层发生反应,出现电离的情况。

这个情况的出现,就会引起舱内与外部失去链接,出现断联的情况,增加了返回舱的危险性,这个情况在国际上被称为“黑障”,失去信号的途中也被称为“黑障区”。

在神十五“回家”的那次,进入“黑障区”之后,我国的研发人员捕捉到了神十五的信号,并成功对其展开了信号跟踪,同样也在当天,相关部门突破了黑障区的相关进展,一次次的突破也说明中国已经不是当年了。

1956年,我国才开始着手研究这方面的相关技术,距今已经过去了快70年的时光,这70年中,我国在这个领域上技术的一次次新进展,是直接放在明面上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我们,如何逐渐完成载人航天技术,自主研发出全球排首位的卫星系统。

我们开始研究这方面的技术时,在时间上就与别的国家差一截,在当时多个国家都实现,向太空发射自己研发的人造卫星后,我们在1970年,才发射出第一颗人造自主研发的卫星,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的人造卫星的国家。

这次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历史的大进步,我国直接将这个领域的技术转变为核心,大力发展,我们对于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和平利用外太空,挖掘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促进国内科研进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国家力量,更好保护我们的安全。

在这个背景刺激下,在2003年,我国将乘坐“神五”的杨利伟安全送上太空,这个阶段其实就标志,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成功,与美国同领域进行对比,他们领先我们三十多年,毕竟美国实现载人航天的成功是在1969年。

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美国不可超越,我们就一定赶不上他们,在2021年随着神十二的发射成功,我国在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一年40次”,同时在当年执行了55次发射任务,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中国在航天领域上逐渐成为了全球强国,这个背后反映给我们的,就是国家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备受屈辱的国家,我们已经在慢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像西方国家说的那句话一样,“东方雄狮正在逐渐苏醒”。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印度回收模拟载人航天返回舱 再入速度低无烧蚀痕迹 2014年12月19日

央视新闻、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 健康状态良好 2023年10月31日

上观新闻:“感觉很好,感觉很爽!”神舟十六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 2023年10月31日

环球时报:印度成功开展载人航天逃逸塔试验,航天专家:印度在国际航天领域呈现竞争力 2023年10月23日

百度百科:中国航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印度   防热   返回舱   我国   焦黑   技不如人   宇航员   航天   途中   干净   情况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