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女子山歌队山歌普法十八载

【来源:中国妇女报】

开栏语

“巾帼普法乡村行”本期开栏。我们将对各地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乡村振兴法等法律法规,服务妇女儿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进行展示,并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维权关爱等贯穿其中,推动普法宣传走深、做实、落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蔡铮

“哎呀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突出大安全;五个统筹要兼顾,十个坚持要周全;国家安全是头等事,民族复兴靠平安……”日前,在广西凭祥市浦寨社区10名身着壮族服饰的当地妇女以传唱山歌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向群众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

这支壮族女子山歌队,常年活跃在凭祥边境线上,她们自编自唱壮族山歌,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周边村民遵纪守法。山歌队之所以与普法工作结缘,还得从有“南疆国门第一所”之称的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说起。该所位于祖国南疆最前沿,边疆多民族聚居,壮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2.6%。民警在普法中发现,边境壮族群众,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壮族群众大多只会讲壮话,只听得懂壮语,对边境法律法规不了解。

法治兴,乡村兴。一次偶然机会,民警在辖区友谊镇礼茶村走访时发现该村壮族群众喜欢在赶圩时对唱山歌,山歌的内容形式多样,包罗万象。何不用唱山歌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

说干就干,在派出所党支部组织下,2006年广西“三月三”歌圩节,礼茶村壮族女子山歌队成立,10名队员白天干活,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和民警在派出所创作、排练山歌。山歌队队长陆玉群说:“我们壮民在上山砍柴、下田插秧都喜欢唱一嗓子山歌,把唱山歌作为生活的调味品。”受长辈影响,陆玉群从小就热爱山歌。她不仅爱唱山歌,还爱写唱词。

2006年前后,礼茶村有60多人吸毒,被称为“吸毒村”,吸毒、贩毒的人把村子折腾得乌烟瘴气。陆玉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随即写了一首禁毒山歌《吸毒果然害处多》,歌词“肩膀高过耳朵多”描写了吸毒者面容枯槁、低着头颅、耸起肩膀的悲惨形象。最初村里的一些吸毒人员听到禁毒山歌就跑,后来有的吸毒人员也跟着唱起来了。这首禁毒山歌渐渐在村里传唱起来,村民吸毒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一首山歌就能让村民转变观念,这对陆玉群触动很大。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要发挥自身优势,创作更多接地气的山歌。她的想法与友谊关边境派出所党支部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便有了壮族女子山歌队的雏形。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主动学习法律有困难,我们通过把‘法律写进山歌’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他们知法学法懂法,为稳边固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莫魏说。

18年来,壮族女子山歌队利用歌圩、赶集的时机,在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辖区和凭祥市周边乡镇开展山歌传唱普法活动,派出所则通过辖区各村屯的宣传喇叭和民警巡逻车对普法山歌进行循环播放,深受群众欢迎。

如今,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群众聚集的大榕树下,经常能听到队员们悠扬的曲调、朴实的乡音。据统计,壮族女子山歌队成立18年来,深入凭祥各乡镇开展义务普法宣讲1000余场次,受众超过百万人次。

“我们已经创作了100多首普法山歌,内容也从最初的禁毒、戒赌扩展到民族团结、扫黑除恶、精准扶贫、文明乡风等方面。”陆玉群介绍,山歌队还指派6名队员到当地小学担任学生的辅导员,并从中选定20余名具备一定潜质的小歌手,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校园山歌培训班,“让我们的山歌事业后继有人”。

把“民警想讲的”变成“群众爱听的”,把“群众爱听的”融进“民警想讲的”,壮族女子山歌队用接地气的方式把法律知识送进边境辖区的千家万户,为边境地区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壮语普法村村讲,普法山歌处处唱”的良好局面在南疆国门蔚然成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壮族   山歌   凭祥市   南疆   女子   友谊   边境   民警   派出所   群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