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叶问的咏春埋葬了中华武术?

一个女人拳法,为什么成为了中华武术的最后一块招牌?


咏春,真的那么厉害?


关于咏春,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今天,说书人要从一个真实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一代宗师叶问和它的咏春。



咏春到底是不是女人拳?


先说结论:不是


咏春拳是南方拳种之一,南方的拳种自古以来以多手法、少腿法为主,咏春拳也是如此。


咏春拳心法歌诀如此写:


来留去送,甩手直冲;长桥短打,以形消势;

落马摊腰,移步救手;盘桥漏打,指必摸桥;

落空失误,就势朝形;能悟此理,妙用无穷。


很显然,这套心法说明了咏春拳的核心内涵——贴身近打,截击优先,攻防一体,连消带打。



很多人看到截击优先,往往就联想到,就是因为用拳者力量不行,所以才会要寸劲,才会要截击,方才以力破巧。


但他们可能想不到,在中国,女子即使习武,也是不可能被允许练习贴身短打的。


从这个练武的口诀就知道,咏春就不可能是为了女人设计的。相反,手黑的八卦倒是不少女人习练,因为这玩意是真防身啊!


这也是为何在《一代宗师》中,金楼高手唯一的女子,使得就是八卦掌了。



咏春为何这么出名?


咏春这么出名,真的就是因为叶问。


讲叶问之前,免费送一个小故事。


很早很早之前,汽车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汽车和拖拉机一样,要摇把。


司机启动汽车,得先下车摇把点火,转一圈两圈三圈四圈五圈……使劲摇,汽车才能点着火,司机再上车开。


所以当时汽车没有真正流行起来。


后来,有个叫做克莱斯勒的年轻人改良了一下这个设计,将武器一样的摇把钥匙变成了刀式钥匙,成为了汽车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甚至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女司机时代。


从这天起,司机的总数越来越多。


诶,这就和咏春拳的发展很像了。


咏春拳,从起源上来讲,和其他传武并无不同。但咏春拳的发展,相较于其他传武而言,胜在了科学上。


而且说书人讲得这个科学,是人们最少注意的——人文科学。


为什么有句话叫做穷文富武,因为穷人是真的没资格练武。


时至今天,教培行业一对一的家教什么价格,网课什么价格一目了然。


传武也是一样,所谓关门弟子,那就是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教学成本是很高的。



师父得一招一式的训练你,什么招,怎么用,都得盯好教好。天天教,一个人出师也得好几年。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都难以控制。


而且,这么费劲心力的教出来的徒弟干嘛?他们也要吃饭。有句话叫做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徒弟要吃饭,在师父旁边开个武馆,学费减半,师父怎么办?


这就是为什么传武越古越厉害——因为很多师父,不敢教真的。


他们防的不是别人,就是徒弟。


古代镖局发达,不开武馆,走个镖,武术大师联系个镖局,徒弟也有活路。越到近代,轮船火车都来了,土匪都兴用枪了,也就不兴镖局那一套了。


因此,传武怎么传,是个棘手的问题。


叶问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改良了咏春拳,主要改良的部分就是传授。


咏春拳开创了科学的训练体系和教学方法,降低了过去一对一的教育成本。


很多门派讲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咏春不讲。


很多武馆把徒弟一拴拴在师父身边好几年,叶问不强调。


很多武功,复杂难学,拳法套路犹如中医一般,习惯性地似是而非。但叶问反而把咏春简化了,而且宗旨很简单:保护自己,反制对手。


这家长听了,一个自保的咏春一个手黑的八卦,给孩子学哪个不言自明。


学咏春,那不惹事啊!


叶问本身家境就比较优渥,所以他学习咏春不为赚钱,又因为民国时期动荡的局势,他很乐于把咏春拳的真东西传播开来。


就这样,一个咏春的师父,可以带许多徒弟。


基数大了,产业就形成了,叶问底下的徒弟也能做师父,收入也比一对一教学高。


咏春拳打不打的赢其他拳法,还重要吗?


就算说书人告诉你,星巴克的咖啡没有自己冲的咖啡好喝,也肯定会有人喝星巴克。


名气,就是一种实力。


咏春拳只靠叶问一个人吗?


先说结论,当然不是。


叶问改良咏春拳,固然伟大。


但伟大也要有时代的衬托。


叶问有一步棋,走的是无奈之举,但也成就了他。


那就是去香港。


咏春拳成名的过程中,离不开咏春拳在香港的传播。


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上世纪五十年代,受英国控制的香港处在政治不稳定的动荡时期,但同时也是作为中国和外部世界交流的窗口,国际交流较为频繁。


叶问在香港早期教授咏春拳的过程中,广收了一大批前来学拳的学徒,其中就包括有著名的中国武术家,咏春拳传承人徐尚田,他与叶问同时期从内地来到香港谋生。1950 年,在梁相、骆耀的推荐下,拜叶问为师,随后在叶问的带领下,学习了咏春拳的各种技法,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六点半棍”、“八斩刀”等。


徐尚田于 1964 年在香港开馆传授咏春拳,到目前近半个多世纪,满门桃李,徒弟徒孙数以万计,分布在世界各地,为咏春拳在香港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黄淳梁也是叶问在香港招收的重要徒弟之一,是将咏春拳进行现代化改良的重要传承人之一。1953 年底,黄淳梁来到叶问的拳馆踢馆,却不料被败给叶问的咏春拳,随后拜叶问为师。


早年的黄淳梁接受过西方的洋学思想,练就了一身西洋拳法,所以在后来学习咏春拳的过程中,融合了自己的观念,钻研技击学原理,将咏春拳加以改良,使其更加科学,具有现代化的风格,后来在叶问的鼓励下正式在香港开馆授徒,并将咏春拳传播到世界各地。


梁挺作为叶问的“关门弟子”,是咏春拳最重要的传播和传承人之一。在叶问的基础上,梁挺继续强化教学系统,建立了教练与学员晋级体制,将“秘而不传”的咏春技击术,以国际法例授权各国独立发展、至遍及全球。


1954 年,李小龙在好友张卓庆的引荐下拜入叶问门下,随后便开始了他的咏春拳之旅。在机缘巧合下,李小龙于 1966 年进入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并拍摄了一部以动作题材为主的电影《青蜂侠》。随着《青蜂侠》电影的成功,西方人开始了解到这种来自东方武术的魅力,并逐渐产生了兴趣。


咏春拳伴随着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也随之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一,掀起了习练中国武术的热潮。



除了优秀的徒弟之外,彼时的香港本身也成为了咏春拳发展最好的培养皿。


香港六十年代,电影和黑道是同时发展的。当时的年轻人学了武术,不再怕没有工作了。你可以去剧组做龙虎武师,也可以加入社团做马仔。当时香港的街斗,禁枪不禁铁器,所以武术也成为了全民参与,人人都用得上的防身技能。


再加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好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在明报连载,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到1969年的《鹿鼎记》,时间节点又对上了。


各位看官,你看,就是这么巧。


彼此的相遇,互相成就,让咏春拳成为了中华武术最后的辉煌。




最后的辉煌


可能有人不理解,辉煌就辉煌,为啥叫做最后的辉煌呢?


答案和德云社差不多。


德云社,当时火,走的是小剧场的路线。小剧场的生态起了,相声这种撂地的把式才有发挥的空间。


尽管德云社机缘巧合地火了,但小剧场的复兴是很难很难的。


与此对比,传武怎么撂地?


中国传武,说是一种搏击术,其实更多是社会治安的一种反馈。



而当今的中国,还会出现地痞流氓当道,地主老财横行的现象吗?


不会了。


假使真练一手硬功夫,你去哪施展?


中国足球队么?


就算你有办法施展,你怎么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不可能了。


说书人一直认为,传武和中医,都是有真家伙的。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只有骗子才能利用传武和中医赚大钱,他们形成了以传武和中医为代表的骗子产业。


这就是中华武术的悲哀,劣币驱逐了良币。


面对这种骗子,建议不要说传武和中医是骗子,应该说:“你们这玩意,根本不是传武和中医!”


有能耐的,就是注定不挣钱。


作家老舍在《断魂枪》里,以身怀绝技的镖师沙子龙的名义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不传,不传!”


在说书人看来,不是不传,而是传不了了。


===

文献参考:

佛山咏春拳发展策略研究

德国咏春拳的历史演进及在地化传播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武术   武馆   镖局   拳法   香港   中华   师父   徒弟   中国   辉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