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的老人,为何要故意折磨家人?实情令人唏嘘,细想的确如此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古语云:“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话虽然听起来不悦耳,触碰了不少人对父母关系的美好期待的幻想,但是这句话也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只有那些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人们也常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照料老人本身就充满挑战,随着年纪增长,他们的身体力量明显衰退,记忆和其他认知能力也大不如前。

更有甚者,部分老人会展现出极端情绪波动和性格大变,甚至有时候似乎故意使家庭成员苦不堪言。

这些行为无疑加重了那些劳碌于职场与家庭养育责任中的中年人的负担。

尽管这种情况看似普遍,它揭示了生活的残酷面,但仍有极少数人能够在父母疾病中坚守不懈,精心照料。

网络上不久前流传的一段视频正体现了这一点,视频中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已无法认出自己的儿子,但那位儿子仍耐心解释、悉心照顾。

媒体后续报道,不久该母亲便辞世,那位儿子泪流满面地哭喊:“我再也没有母亲了。”

这段视频不仅展示了人性中最温馨的一面,也深深打动了无数网友。

那么,是什么使得一些人能够坚持不懈地照顾长期患病的老人?

久病的老人,为何会去故意折磨家人?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态?

实情令人唏嘘,细想的确如此。

一、老年人的心理动态

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分支便是老年心理学,该领域专注于研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行为、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老年心理学旨在解析老年人心理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逐渐体验到身体功能的普遍衰退。与中年人相比,他们的视听能力、外观和记忆力都将逐渐下降。

这种感觉的突然变化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对于心态健康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较容易接受自身的变化,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和接纳这些变化。

然而,对于那些年轻时性格较为强硬的老人,突如其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心理学家指出,冷漠和偏执是老年人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

身体机能的衰退导致老年人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封闭自己,孤立起来。即便家中的子女非常孝顺,经常陪伴和照顾他们,老人也可能不会完全向子女敞开心扉。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跟上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这也就是为何老年人与子女间很难建立起深层的共鸣,特别是在典型的中国家庭环境中,父母往往不愿意或不习惯向子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研究表明,老年人实际上极度渴望得到家庭乃至社会的更多关注。

因此,他们有时会通过使子女感到困扰的方式来吸引注意,生怕被遗忘或抛弃。

尤其是长期患病的老人,他们深知自己对子女构成了额外的负担。因此,出于对被疏远的恐惧,他们会表现得更加需要关心与照顾,希望这样可以保持子女的陪伴。

此外,老年人对子女的折磨行为,实际上也可能是他们疼痛感受的一种表达。

任何经历过疾病之苦的人都会理解,生病带来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

哪怕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或是头痛、牙痛,都足以令人痛苦不堪,更不用说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

长期处于病痛中的老人,他们的心情通常十分低落,因为持续的疼痛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兴趣,有些甚至可能放弃对生活的所有追求。

最终,老年人还可能会发展出焦虑症。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意识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使得许多老人变得过度敏感和多疑。

死亡的恐惧以及身体的疾病,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使得情绪变得异常紧张。

综上所述,老年人展现出的这些独特心理特征,尤其是长期病患者,他们的心理问题通常更为复杂。

面对这种情况,子女应当如何应对呢?

二、应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策略

首先,子女需要深入理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每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各异。

子女应该根据父母的具体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其次,子女应展现对父母的理解与同情。

记得在子女还小的时候,父母曾经细心照顾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为成人。

当父母年老时,子女也应以同样的耐心和理解来对待他们。即使父母的行为有时难以理解,子女也应以理解和关爱的心态来接纳父母。

此外,子女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那些长期照顾患病父母的子女。

当面对父母的无理要求和难以忍受的行为时,保持正确的心态至关重要。父母毕竟是父母,子女有责任照顾他们。

心理学家推荐使用旁观者视角疗法来处理心理障碍。

这种方法建议人们在遇到难以解决的情绪问题时,尝试从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以帮助平复心情。

俗语说,旁观者清,正是指这种情况。

最后,子女也需要定期释放自身的负能量。长时间面对生病的父母,子女可能会受到负能量的影响,久而久之可能自身也会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发泄非常必要。

只有清除了这些情绪垃圾,子女才能以更好的心态照顾父母。

即使面对父母的刻意为难或难以理解的行为,子女也能妥善处理,甚至能够反过来安慰和帮助父母调整心态。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原生家庭、心理学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老人   可能会   的确如此   实情   老年人   子女   老年   家人   情绪   心态   父母   身体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