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助燃新质生产力?一起了解→

今天(13日)起,《外贸新观察》系列报道带您一起去感受制造强国建设的新进展、商品货物贸易的新活力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得怎么样?一起了解

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段时间,浙江义乌的商户火爆“出圈”,她们在视频中化身语言达人,熟练切换多国语言介绍自家生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越来越多的商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秒变多国语言大师,与外商无障碍沟通。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张吉英:当时这条(视频)播放量是200多万,世界各国的客人都能看到,他们会给我打电话说张吉英(Jeny)不得了,好厉害啊。

不少外籍客商看到了张吉英的AI短视频,主动找到她来谈生意。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商户只需要录好一段中文视频后上传到平台,很快就能自动转化出36种外语版本,输出时还会根据发音调整画面中的口型。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仅让义乌的商户们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更深刻改变了他们的经营模式。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傅江燕:我确实不会说(外语),但是没关系,还好有AI翻译帮忙。他(外籍客户)说一句,我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然后跟他再交流。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傅江燕的贸易伙伴从南美、非洲,拓展到了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地。眼下,忙碌成了常态,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份。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傅江燕: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订单。视频发出去以后,我经常会(因为)一个视频就直接把一款货全卖完。

据统计,自去年3月人工智能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经营的商户已超过1万户,占到整个义乌市场商户的20%。

技术出海中国方案服务全球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实践,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深圳前海,人工智能企业已在金融、制造、物流、文创等领域形成示范应用场景。

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同时,国内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出海,也正在影响着国外人们的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叶奂:这段地球和银河同框的太空画面,就是由一款国产的全景相机完成。这款相机最大的特点是它有两个鱼眼镜头,通过特殊的算法可以将多个视频无缝拼接在一起,最终形成完整连续的全景视频。

深圳前海的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影像处理技术,借助卫星搭载,创新性实现了“卫星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

这家企业生产的全景相机目前已经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影石科技负责人陈永强:我们在软件上也对这种AI剪辑和算法进行了提升,希望通过这些先进的功能和玩法,去降低人们拍摄和剪辑的技术门槛,让每个人的人生记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去享受记录和创造生活的快乐。

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我们现在在北京、广州和深圳都已经获得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相关商业化运营的资质,现在每天都接待上千人次的市民朋友去乘坐无人驾驶服务。

今年1月,这家人工智能企业开启全国首个在中心城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收费运营服务;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超过31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无人化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00万公里。目前这家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沙特、韩国、卢森堡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技术出海,让中国的人工智能方案更好地服务全球。

今年首个工作日,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深圳前海印发出台“一号文件”《关于支持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的若干措施》,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区域。

总台央视记者叶奂: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前海合作区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89家,从一片滩涂到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中心,前海用了不到14年的时间,而支撑这片区域高质量发展、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也就是俗称的“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了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4.7%。

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我国新能源产品开启了更广阔的市场。

我国的电子消费产品种类丰富,但由于多曲面、多点位、体积小等复杂结构,质检难度大。

深圳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专门设计研发了一款检测一体机,通过特殊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结构复杂的电子消费品进行360度无死角外观瑕疵检测,一台设备相当于20位专业质检员。

思谋科技技术负责人刘枢:像这台设备,我们最高可以做到5000以上的UPH(每小时产量),相当于这台设备一个小时可以完成5000件产品的全面的外观缺陷检测,也是行业里面非常高的,应该是第一梯队。

除了应用于电子消费品行业,这家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设备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包覆蓝膜是动力电池制造的一道重要工序。但是,在外观检测环节,自动化程度较低,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会招致使用端客户的诸多投诉。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去年6月,该人工智能团队专门研发了一款电芯蓝膜六面外观检测智能设备。目前,这款智能设备已应用于国内不同城市的多家新能源电池制造车间。

思谋科技项目经理曾珂:它可以连续24小时不停运转,其次它的稳定性很高,实现零漏检。

这家成立不到5年时间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去年11月还发布了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把丰富的数据能量持续转化成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助力,转化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思谋科技技术负责人刘枢:我们收集整理了市面上包括光、机、电、算、软五大学科,电子、纺织、电力、装备等八个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通过多年研发、生产服务积累了独特的有特色的知识,涵盖200多个不同工业场景,300多万张真实的工业场景的图像。

这家智能制造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服务全球200多家头部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深圳海关综合业务处业务改革科科长张胜浩:一季度,全国企业经前海合作区内口岸进出口503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2%。其中,出口4252.4亿元,同比增长15.9%。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的动能。

(总台央视记者叶奂李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人工智能   生产力   全景   助燃   义乌   深圳   助力   百业   我国   技术   视频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