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被碾压,年轻人最近集体向这爆红小孩姐拜师

有段时间没看见方头明了,最近发现原来是换年轻版本登陆了。


猛地刷到小孩姐模仿班里男同学的视频,给我一个激灵从工位上弹起。


这不就是我初中时那总要炫耀新买篮球鞋和乐高的男同桌吗,举手投足间布满青春期男生拙劣青涩的展示欲。


每个动作都透着精心设计之后的粗糙感,表情是紧绷又故作松弛的,四肢是忙碌的,用语是有重点要传达的。



@想长到幺八灵


小孩姐的账号名字都特意设计过,《想长到幺八灵》,不用多说,懂的都懂。


模仿得惟妙惟肖,下一秒就有一个总是走着走着路突然做投篮动作的男同学要从屏幕里跳出来了。


小孩姐用满脸胶原蛋白实力演绎美式油腻,大家看完直呼“方头明,从小孩姐身上下来!”


妈妈姨姨辈的网友又惊奇又宽慰,“现在看透男人能少走二十年弯路”。



现在网上的小孩姐,不单单会解微分方程、教大学生高数,咕卡追星、像个树立数次塌房和重建的站姐。


@小谷数学课


更是已经变成了内核层面的“姐”,一出场就给90后、00后一点来自05、10后的震撼。



人类果真又背着我们进化了,压根不是前辈们教小孩做人,而是小孩姐们让长不大的哥哥姐姐们见见世面。


01

小孩姐降维打击

假装长大的00后看傻眼


00后上大学了还被爸妈当小屁孩,工作之后也总觉得自己像被赶鸭子上架、硬塞进打工人身份。


时不时萌生出一种“我竟然正坐在工位上装模作样跟进亿万大项目”的荒诞感。


然而与此同时,人类高质量小孩已经在网上开班教学了。


人情世故场合该怎么说话、消极情绪该怎么消解、成长心态该怎么练就......


一应俱全,手拿把掐,活脱脱一副互联网老师的架势。



最近最震撼我的视频,是一个跟我们95后沉迷台偶的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姐,在开自己的生日会。


全场slay,自己张罗场子。


“爸爸在哪,站起来吧” “妈妈来拥抱吧”,戴着王冠拿着话筒做着感谢致辞,笑得一脸慈祥。



随着小孩姐一声令下,妈妈、爸爸分别起身,配合着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仿佛公司老总在年会上表彰优秀员工。


把爸妈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时之间谁是谁的爸妈这个问题,让人恍惚。


看得出来家教很好,爸爸妈妈都很听话,略显僵硬的身体还是暴露了他们在女儿面前的略显局促。



家长们最喜欢自家孩子大大方方、敞敞亮亮,能在外人面前露一手。


小孩姐的大方早已超越了饭桌背古诗,连向上管理和现代人最需要的情绪价值都拿捏到位了。


“这是我62岁貌美如花的奶奶”,90后看了除了震撼就是喃喃自语“吃过的盐白吃了”。


网友在她身上看到了四十岁商学院讲师的影子,“比俺姐结婚的司仪都牛”,一个成年人对小孩最高礼遇的赞美不外乎如此了。



还有网友在评论区纳闷,自己明明搜的苏培盛,怎么推荐到了这个视频。


品品吧,苏培盛可是《甄嬛传》里唯一的真男人,谋定而后动,心思缜密、情商智商双一流。



如果说小孩哥小孩姐任何一个舞蹈动作放在年轻人身上,都是要刷医保的程度;


那他们以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说出口的话,能让人均社恐的年轻人汗流浃背。


现在的他们已经超纲了,等到了二十多岁,那还了得。


应届毕业生,主持经验20年,擅长拆解人生难题,曾指导过上万网友如何过好自己的憋屈人生。



这些十岁出头的娃,好像比90、00后门提前打通了任督二脉。


他们的清醒自在和自信洒脱,让跟拧巴、不自洽作持续斗争的哥哥姐姐们,仿佛见到了不爹味、不说教的人生导师。


一位很受大家欢迎的小孩姐格姐(账号@格姐成长日记),经常在视频中分享正在经历的青春期,讲她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发育羞耻、不友好的凝视,她意识到了,并能用清晰的语言面对着镜头表达出来。


“没有成长带来的喜悦,更多的是难为情和羞耻”。


很多二三十岁的姐姐深有同感、而在当时没有表达的空间和勇气,于是在格姐的视频里拥抱了过去受此困扰的自己。


@格姐成长日记


格姐爱跳舞,时不时穿着喜欢的衣服带着爸爸跳,眼神坚定、一点都不怯场、没有耻感。



有网友问她视频被身边人看到、有不好听的声音怎么办,格姐霸气回应——


当你强大起来,别人会不自觉地落入你的行事逻辑,跟着你的节奏走。



之前有位小孩哥猴猴宇(账号@猴猴宇妈妈)说衣服被同学嫌弃不好看,妈妈刚想安慰,小孩哥的心态已经在大气层了。


他让妈妈再给自己买一件一样的,而不是买件同学眼中好看的。


因为他想天天穿,让同学看习惯。


“我有什么缺点你说出来我放大给你看”,爽文剧情照进现实了。


内核稳固,在能力范围内让这个社会适应自己,这觉悟领先年轻人几十年。


@猴猴宇妈妈


这代小孩,走出了讨好型人格的陷阱,不把所谓的礼貌和体面当成最重要的为人处世准则。


“道理我都懂,但...”,小孩哥、姐们不再重复走上这条自我撕扯的路。


他们真正践行着:我做事的标准,你为什么要指手画脚;我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得到你的准许。


“不像学的,像没忘干净”,小小的年纪就活明白了,获得了通透豁达老人的同款心境。



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真正需求,尊重自己的感受。


亲身示范什么叫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不把课业成绩和懂事乖巧当成唯一的价值。


其中有开明父母和家境的加成,但的确给不好意思请假的打工人上了一课,gap day也可以毫无负担、尽情快乐。



当然,内心强大也不意味着“我做什么都是对的”,格姐会做好判断,对方是好心提建议还是想点评一番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跳舞视频下面有评论说格姐的动作不是很标准,有时间可以抠得仔细点。


格姐回复说“好哒,我听劝,不玻璃心”。


嘴甜不犟、心里门清,小孩姐已经掌握了行走江湖的两大致胜法宝。


00后们忍不住感慨,小孩姐这一套够我学一辈子,不让未成年直播可能是在保护成年人那点不堪一击的可怜自尊。



大学生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上课开小差纠结中午吃什么。


小孩哥姐已经搅动起互联网风云,成长为年轻人的精神风向标。




02

和互联网做童年玩伴的一代

“网感”吊打一众90后小登


“网感”这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算是被小孩姐小孩哥们玩明白了。


他们可以很自然、大方地面对镜头,自带氛围感。


而我们这批上了大学才正式“触网”的90后,鼓足勇气录个vlog,剪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脸、听自己的声音想夺门而出。


格姐作为一名粉丝数快40万的博主,天天在教大人们怎么拍照、怎么穿搭。


看着格姐和闺蜜周末逛吃、尝试各种风格,大家有种看校园友谊小甜剧的感觉。


与其说是羡慕现在的小学生可以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的生活,不如说真正羡慕的是记录生活时“我就是自己人生主角”的自我觉醒感


@格姐成长日记


这几年网上火了一股潮流,大家喜欢看被接访的熟龄姐姐散发魅力、金句狂出。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小孩姐们大有接棒的趋势。


她们烫着精致的波浪卷,妆容到位又不浓艳、能凸显自己的气质和特色,像是直接越过了90后无效化妆那个漫长阶段。


@胖仔


网友们直呼长得好厉害,“女娲你睡了吗,我有点睡不着”。


脸小、颅顶高、发际线低、牙齿齐这些大人们苦苦追寻的不可得之物,轻而易举被小孩姐拥有。


很多小孩哥也给了大家一些震撼,“09/10/11年的长开了吗”的话题标签下面,全是男大学生模样的小孩。


@子子粥


回想起自己吃辣条、流鼻涕的十几岁,哥哥姐姐们感到了一种对年龄这个概念前所未有的认知失调。


“现在的小孩都这么成熟的吗”,是点进视频后,脑子被狂轰乱炸的第一观感。



紧接着,看着妹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姐姐们一边缅怀自己的真·疼痛青春,一边替妹妹们感到开心。



小孩姐们可以在家里公开化妆、拥有属于自己的化妆品。


并公开发在网上,接收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声音,拒绝精神内耗,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先先不走


不仅是给“别人化妆都是换头、我化妆就是白了点”的20+姐姐当妆教老师,还展现了一种不必羞于谈论美、大胆探索美的青春生活的可能。


即使这个“美”的定义可能还局限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



小孩姐小孩哥的镜头表现力极强,甩内娱一些面瘫式演技拥有者几条街。


他们落落大方,松弛感和天真感俱有,有种小孩+成人的融合氛围。


美而自知,或成熟而自知,并已经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或内容输出变现。


有些当儿童模特;有些签约MCN机构,接接商单、在视频里带带货。


爸妈一般都会帮着打理账号,甚至不少账号本身就是以爸妈的视角出发而设置的,像“XX妈妈”、“XX成长记录簿”“XX的快乐一家”这种。


@小欣就是玩


被MCN包装的成年人,即使有员工帮着写脚本、剪辑,效果也可能不好,毕竟大人包袱更重、回报也会预设得更具体更结果导向。


而小朋友们即使再“知世故”,没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不会有种心思深重的算计感和想要立刻获得什么的用力过猛感。


所以大家愿意听他们讲一些似乎被嚼烂了的互联网话题,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运转规则。



就像当初钟美美为什么会火遍全网,其实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洞察,演绎出了成人世界那些大家看破不说破的规矩。


它们如此顽固而强势地存在着,以至于变成了呼气吸气一般的生存习惯。


当一个小孩用很抓马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有种被揭穿老底、大家都别端着了的爽感。


“规矩这个东西一直都很势利”,别小瞧孩子们的感知力和模仿能力。




03

什么声音都有

可以让自己不成为“讨厌的大人”


刷到小孩哥小孩姐的视频,大部分人都是比较积极的心态。


惊叹、看傻眼、转发给朋友,一块感慨“现在的小孩都进化成这样了吗”。



自然也有忧心忡忡派,秉持着一套小小年纪就化妆/发短视频-肯定不好好学习-人生要完蛋了-家长老师网友们还不快管管的坚定逻辑。


每一环的漏洞都大得吓人,就跟这种论调给小孩子们扣的帽子一样吓人。


一一辩驳有点自证陷阱的意味,这正是小孩姐、小孩哥教我们不要去做的。



所以不打算讲严肃的大道理、分出个对错,只想说点显而易见的常识。


90后小时候总被说“再看电视就要把脑子看坏了”,结果十几年过去,电视都成时代眼泪了、在家里吃灰。


90后的大脑倒是好好的,还知道看一些小孩视频来获得点心理认同。


虽然总是嚷嚷着寻死觅活,但哪一个不是在勤勤恳恳上班交着社保,或是日夜奔波想找份能交社保的工作。



更何况现在的小孩本就是网生一代,90后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长大,10后自打出生起就被电子设备环绕。


他们的资讯接收方式、社交渠道、认识世界的途径、自我成长的重要力量源泉,都是网络。


有人会觉得小孩们被网上的潮流牵着鼻子走,都是被灌输的审美,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网上的一个热乎讨论——二三十岁了还在被父母审美霸凌。



审美,本身就带有权力属性,某种程度上它是把外界定义的鄙视链内化成自己的偏好和选择。


不仅包括表层的穿衣打扮,还涉及价值排序、三观倾向。


无论多大年纪,总避免不了被社会审美置评、影响。


父母是社会的一环,互联网是,网友们也是。


如果讨厌被父母说“怎么穿成这样就出门看”“别人家小孩都去考公了就你不听话”,那小孩姐、小孩哥们,不该成为代代相传无穷尽的受害者的一环。



不过,不得不面对的一点是,有活跃在屏幕上的阳光开朗自信优渥小孩姐,就有躲在屏幕背后、“偷窥同龄人幸福”的小孩姐。


当生活与互联网贴合得过于紧密,物质条件差距、教育资源差异无比具象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北上广国际学校的13岁女孩下午三点下课,去音乐剧社排练法语原版剧目,晚上和同学约着去听全英脱口秀;


网线那端的小镇13岁女孩,可以便捷地接触互联网,但只能一遍遍在脑海里想象那种“高级滤镜”拉满的生活。


@hihivintage


在还没能消化这个社会运转模式的时候,过早地看到并被迫接受分配完成之后的结果。


我们成年人都动不动破防,敏感又容易自卑的青春期孩子,很难不受到外界信息冲击的负面影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题要去面对、碰撞,相信他们会找到自己的出路,摸索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小孩哥、小孩姐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释放一些善意,多鼓励多祝福,就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了。


被不扫兴、不打压式教育的大人们注视着长大,大概是所有孩子们的梦想。



以自己想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孩子们,以这种形式,大家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


愿所有的小孩都能相对自由自在地度过他们的成长阶段,不被随意评判、不必承受无端的恶意。


这样等他们平安无虞、阳光博爱地长大后,就能给咱们阴暗老登贡献养老费了(bushi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方头   小孩   智商   账号   情商   哥哥   爸爸   集体   年轻人   姐姐   妈妈   网友   人生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