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30年时间的经验告诉我们:房价暴跌,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余生林

编辑|t


引言

30年前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直至如今,都还没有让日本彻底缓过来。

在当初那场经济泡沫破灭事件中,曾疯狂到喊出“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的日本房地产市场,在泡沫被戳破后,房价暴跌,房子卖不掉,一辈子都还不完的贷款,成了无数人的噩梦。

在这场事故中,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东京)

一、日本人为何这么“傻”?

“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这句话大家如今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还会怀疑,日本人怎么这么傻,这种有明显漏洞的话也能信?

但其实在三十多年前的日本,这就是“事实”。

巴掌大的东京作为当时整个东亚最繁华的地方,可谓是寸土寸金,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物以稀为贵,东京房价从1980年后就上了快车道,一直到1991年泡沫破灭前,日本6大城市地价达到40001万亿元,为美国的4倍,卖掉东京一个城市就能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

(各国房价指数)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承接了欧洲的产业转移,加上日本战前就已是半工业化国家,短时间内日本经济快速起飞。从1950年到1973年,日本的GDP平均增速达到了9.3%。

日本经济不仅增速快,而且产业结构也十分稳定,内部各类工厂设施十分完善,技术先进,生产的产品在美国的帮助下,销往东亚、欧美各国。

虽然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却在1978年GDP达到9677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工厂)

不过此时,一直在背后扶持日本的美国有点顶不住了。由于当时美国政策失误,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出了一些问题,加上越南战争失利等原因,让80年代初期的美国,财政出现了较大的赤字。

为了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于是美国盯上了他的小弟日本,想要从日本身上薅羊毛来填补漏洞。

1985年,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开始将日本的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广场协议》的核心内容其实就一点,那就是美国想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以此来减小日美贸易逆差。

(美元)

由于日本在国际上根本没有话语权,日元只能被迫升值,相当于日本人什么都不干,资产就会不断上涨,短时间内就增长了一倍。

日元升值,出口生意变得难做,日本就想办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出了“刹那主义”,鼓励及时行乐。

加上日本当时经济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本来就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一时间整个日本社会都飘了起来。

在最疯狂的80年代末期,日本的人均GDP高达2.54万美元,约为同期我国工人的5-10倍。一时间钱太多了成为了日本人的烦恼。

(日本东京)

于是日本人开始接管全球奢侈品,日本人在全球各地扫货,基本是什么贵就买什么。但就算如此,日本人的钱也还是花不完,日本人也不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于是股市和楼市成为了日本两大烧钱的好去处。

从1980年到1990年,连续10年日本股市和楼市疯涨,在长达10年的“疯涨事实”面前,就连很多日本的经济学家都动摇了,虽然嘴上说着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但没有人会选择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的那点利息根本没人看得上。

“只要把钱投进股市和楼市里,什么也不用干,等着升值就行了!”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样的“事实”,就连那些经济学家也把钱投入了股市和楼市。

人一旦开始不劳而获,贪婪就会不断把人吞噬,不管这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越来越多人开始不满足于自己本金能赚到的那点收益,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往楼市加杠杆了。

(日本街头)

二、日美双向奔赴制造泡沫

很多人将《广场协议》看作日美双向奔赴,制造泡沫的一个关键节点。

本来《广场协议》是可以成为日美双赢的一个协议,对美国来说,他希望日本帮忙缓解一下经济压力,对应的美国也会付出一些报酬。

而美国付给日本的报酬,自然就是在各方面对日本的扶持。除了此前帮日本搞定了很多工厂之外,后续美国还在半导体技术、核电技术等方面,帮了日本不少忙。

本来制造业实力和经济情况就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的日本,如果当时选择踏踏实实发展,如今的实力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但日本却在此时飘了,逐渐放弃了做到了世界第一的制造业。

(东芝半导体生产基地)

当时日本制造业在全球都拥有极高的统治力,汽车、家电、半导体等产量居世界第一。80年代我国市场逐渐放开之后,市面上到处都是日企品牌,从日化到当时先进的电器,索尼、松下,东芝等品牌如今说起很多人都还印象深刻。

当时日本工业发展程度领先了我国不少,日本工厂的技术几乎都代表了世界顶尖水平。80年代,国内企业想要去日本买一条他们淘汰下来的生产线都很困难。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将重心都放到其他方面。从1985年到1994年期间,日本制造业贡献GDP不到30%,超70%的GDP都是非制造业贡献的。也就是说,日本开始吃上了自己的老本,并且还是猛吃。

(各国汽车产量,数据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在日本消费至上的年代,谁都想要在时代浪潮中去分一杯羹。日本多年来持续稳定的繁荣,让一向以稳重著称的银行都坐不住了。银行开始放宽企业、个人贷款要求,长期以低利率吸引贷款,即便个人贷款者不断加杠杆也不怎么管。

毕竟这是一个只要买房就会疯狂升值的年代。东京作为东亚经济中心,地就那么大一点,不少人以“土地资源有限论”,绑牢了所有的投资者。

能买到东京的房子,就等着躺着赚钱就行了。在这样的观念下,东京买房一号难求,最疯狂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数千人抢一个房号的情况。

眼见东京的房子买不到,日本的其他城市,大阪、名古屋、横滨等地的房价也被不断炒高。

(东京商业区)

疯狂,是那个时代日本的代名词。日本月薪基本算是全球第一,衣食住行,再怎么攀比,也只有不断攀升的房价,能够吸纳得了全日本的空闲资金。

然而畸形的股市和房市,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既然是泡沫,就总有破灭的一天。

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卖掉东京买下美国”的日本房地产市场轰然坍塌,压死了无数人。

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贷款买房的人,房子根本卖不出去,日本社会出现了一大波失业潮,天价的贷款压垮了无数普通人,逼他们走上天台。同时也压垮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银行,当年造成的不良信贷,直到20年后才逐渐还完。

而这二十年也被称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街头)

三、日本30年经验教训

日本花10年做大泡沫后,又用了20年去填补这个泡沫留下的漏洞。如今30年过去,我们从日本这30年的教训中,能学到多少呢?

当勤劳致富被人嘲笑,经济发展就已经脱离了正轨。

无论是房价的暴涨还是暴跌,无非是有人炒作、押注资源的稀缺性。商人通过用大量资金操作市场,从中谋取收益,他们本身又不创造生产,而这些收益从哪里来呢?自然是无数买房的普通人。

(日本年轻人)

日本短短十年时间,就将房子炒到天价,东京一间房普通年轻人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早已超过了房屋本身的价值。虽然日本上层社会纸醉金迷,钱多到花不完,但带来的影响是日本国内物价极高,反而让一种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遭了殃。

既然毕其一生都买不起东京一套房子,不少年轻人没有了奋斗的希望,开始选择躺平,降低生育意愿。一组有趣的数据,在日本80年代的经济狂欢时期,日本生育率反而有所降低。而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90年代日本的生育率反而有了一些回温。

直至30多年后如今,日本社会已然有着一些当初的阴影。年轻人难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于是不少选择躺平,出现了大量真正意味的宅男宅女。

(日本宅男)

日本一场10年的狂欢之后,经济泡沫破裂,房价暴跌,让日本失去了20年,病了30年。不过纵观东亚、东南亚各国的房地产市场,或许都很难再重复日本那样的事故。

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置业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对家,对房子有着一种异于西方人的执着,反应到现实中来,就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房价,相比起西方国家,房价和收入比值,相对要高一些。

房地产市场在东亚各国发展也更为顺畅,不管是我国、印度、越南等国,房地产市场都是国内经济的一大支柱。

(越南)

对于国家和民众来说,只要房地产、基建等搞得好一定是双赢的局面。各国GDP能蹭蹭往上涨,同时还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影响就业以及收入。

如越南、缅甸等发展较慢的国家,在解决完百姓温饱之后,通过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发展,能够迅速撑起国家GDP,GDP起来了,也更好集中资金办大事,做到良性循环。

将日本的经验和越南、缅甸等国经验对比,大家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件事的好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房价涨也好,跌也罢,只要大家记住一件事,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就不会陷入深渊。

参考资料:

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国际经济评论 01(2004):47-50.

日本:泡沫破灭的教训——房地产之中长期研究.招商银行研究院,2023-11-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日本   日美   房价   东亚   东京   输家   年时   日本人   美国   赢家   泡沫   房子   经验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