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寅初没提出人口论,也没有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么样?

前言

据统计,中国人口增长率自2022年就呈现负增长,从2017年开始下滑到出现负增长只用时5年。相比日本用时24年,我国如今已急速下滑至全球倒数第二的生育率,令人堪忧。

与生育率暴跌相反的是,中国女性终生不生育孩子的比率却在直线攀升。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2010年至2020年各年龄层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上升约1倍。

此项数据中,上升最迅猛的是20至30岁的年轻女性,10年间至少提高了10%,而35岁女性也从5.39%上升至10.91%,40岁女性亦上升至7.85%。

随着生育率暴跌和女性终生不育率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引发关注,因为我国已在2023年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关系着社会劳动力的存续,更是我国经济长久稳健发展的一大隐忧。

百废待兴,人口成压力

人口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的产生,多多少少是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当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多子就是多福,尤其是在大多数家庭以务农耕田为主的古代社会,孩子多意味着有足够的劳动力。对封建统治者而言,人口更是极为重要的劳动力和兵源。

1949年到1957年的八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30%以上,1957年人口总数超6亿人,平均每户家庭至少有6个孩子,可见“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多么根深蒂固。

然而,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仍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87%人口集中在农村,工业就业人口比例仅为8%,饱经磨难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有多么薄弱呢?1949年中国人均GDP为23美元,美国则是1882美元。当时,原煤、钢铁、原油产量以及发电量都远远不及美国,全国科技人员更不足5万人。

哪怕撇开工业和科技不谈,1949年那11318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也是堪忧的。对于当时拥有5.42亿人口的新中国而言,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再加上畜牧业发展滞后,肉蛋食品供应不上,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很多人都吃不上饱饭,生活非常困难。

人口过剩,陷生存困境

在这种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年均2%,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并无不妥,但在近6亿人口基数的前提下,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骇人的。

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钻研,推断按照2%的年均增长率发展下去,中国人口将会在50年后暴增至26亿,26亿人口是什么概念呢?

《新人口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2022年11月15日,全世界人口已经达到80亿,那26亿也就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全部挤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中国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只有16亿。

人口超负荷,资源分配不均就成为必然的难题,这一点不妨参考我们的邻居印度。印度国土面积328.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4月为止人口已经达到14.25亿人,拥挤到何种程度呢?

印度达哈维贫民窟是世界第二大贫民窟,在这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生活着超200万人。这些人生活在狭小破旧的房屋里,忍受浑浊的空气和肮脏的生活环境,日常饮用水都取自恒河。

达哈维贫民窟里的大量年轻人没有工作,哪怕生病了都无法得到医疗保障,因为他们自小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缺乏教育和技能又要如何在人口众多的国度谋生?

分配不公,矛盾重重

假如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假如50年前没有实施计划生育,那么没有种姓制度的中国同样逃不过教育资源严重倾斜的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人除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之外,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十分严重,为了生一个男丁可以不遗余力。远去的暂且不谈,就拿偏远大山里的女孩来说。

张桂梅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有的贫困家庭为了把有限的钱都用来供儿子上学,甚至会强迫面临高考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硬生生剥夺了女儿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女孩们何尝不是一种扼杀?

女孩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降低,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基础,连最基本的平等都无法保证,她们要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要如何立足于社会?

现今的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达70%,位居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在重男轻女思想催化之下,有限的就业岗位有多少能轮到女性头上?就业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例,如果一个上层精英家庭拥有至少6个孩子,继教育资源倾斜之后就是这个阶层对某领域资源和机会的垄断,流落到普通人手里的就业资源极少,就像如今财阀横行的韩国。

不公平的资源分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分裂与对立也只会日益加深,这也是韩国医生集体辞职事件越演越烈的根源所在。

伴随着这种不稳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问题都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国际地位及竞争力。

新中国甫经历百年的积贫积弱,如果背负着庞大人口,要怎样在群狼环伺的国际形势中尽快实现复兴,避免重蹈落后就挨打的覆辙?

身兼经济学家的马寅初,就是看到“人口红利”背后的巨大隐患,才会提出“人口节制”,这可以说是结合当时的国家形势所作的权宜之策,自然不会是十全十美,世上也不存在完美政策。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偌大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问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是宗旨。非要以现今角度批判过去的话,未免有失公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人口论   哈维   生育率   贫民窟   印度   国会   计划生育   有计划   中国   人口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