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美国科学的强大超出你的想象,今后几十年还将引领世界

文章由黄律议法头条首发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就美国科学发展方面的话题进行演讲。

在演讲过程中施一公院士说了这样一句话:美国科学的强大超出你的想象,今后几十年还将引领世界。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施一公院士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有人则认为施一公院士说的很有道理,那到底哪方观点更符合答案呢?

赴美留学,深入了解美国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便一直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政治体系。

同时还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探究,在政府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整体风貌都变得焕然一新。

人民幸福感与满足感也与日俱增,其中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其他国家感到“眼红”的成果。

也正是因为这些改变给国民带来了不少的自信,但秉持着谦虚的优良传统,不少群众还是认为国家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

但随着近几年,中国国力越发雄厚,一些唱衰美国的言论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中。

一时之间,美国科技是否出现衰退现象的话题争议在网上愈发的激烈,但在施一公院士看来,这种唱衰美国实力的行为却是不能太过于肯定的。

因为在他眼中的美国近几十年内依旧会引领世界科技对的发展,这不是夸大奇谈,而是对美国仔细研究得出来的结论。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赴美学习的那群学者中的佼佼者,施一公的含金量在同辈学者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耗费5年的时间施一公将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收入囊中。

顺利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觉得自己还可以在专业范围内进行深入研究的施一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攻读博士后研究。

后来凭借自身的优秀,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任职过一段时间,直至2008年觉得自己学有所成的施一公院士才回到国内发展。

从1990年到2008年,施一公院士在美国境内待了近18年,这可是将近人生中五分之一的时光。

这么多年都在和美国高科技人员打交道的施一公怎么会没有任何根据说出“美国科学的强大超出你的想象”这样的话语呢?

其实在美国学习期间,施一公院士便寻找过美国科技为何能够保持强盛不衰状态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过多方研究与探讨后发现美国科技之所以会屹立于世界之巅完全是因为高校所择取的人才培养体系足够优秀。

与之相比,国内教育明显有着很多不足之处!

科研实力之间的差距

虽说近几年中国国内的各个方面都得了飞速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教育方面却一直停滞不前。

教育方面采用的应试教育,虽然能够短暂的为国家提供一批可用之才,但这样做的弊端便是使得在高校中接受培养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创作方面处于弱势。

可对于科技发展来讲,独立思考及创造性思维恰恰是最需要及最重要的存在。

久而久之,国家便欠缺了能够实现从无到有的创造型人才,这使得国家的一些领域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却不能突破。

与中国应试教育恰恰相反,美国的教育模式比起耀眼的成绩更看重学生独立创造的能力及思维。

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备创新性和开发性的思维,放在科技研究方面再合适不过。

当然这也并不是在说中国内部缺乏科技人才,纵观中国各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有能力十分出众的人才。

中国境内的那些高校也一直以为国家各个领域输送人才为己任,然而最终却做了“他人嫁衣”,因为这些国家精心培育出来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有所成之后会选择去国外发展。

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美国这些西方国家对人才招募方面下足了功夫,另一部分则来自学生自己的选择。

有的人是为了继续在所学专业内进修,有的人则是认为国内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

人才留不住,中国境内那些高科技领域也会丢失很多可能性!

这也是施一公院士认为美国会在今后几十年间依然引领世界的另一个原因。

也正是因为对美国足够的了解,施一公院士才会在许多人都唱衰美国科技的时候勇敢的指出这种看法的不正确。

除了更正国人盲目自大的态度和想法外,施一公院士还提出了适用于高校的新的培养模式。

并将这些模式在西湖大学中进行推广运用,与此同时为了能让高校内的学生们能够接触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先进理念,施一公还举办了多场中美合作研讨会及适用于实践创新的合作教育工坊。

此举动也引起了中国境内其他高校的关注,再加上有中国教育界的支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进施一公院士所提出的培养模式。

在这种教育培养模式下,津津学子独立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确实有了提升和进步。

虽然这种改变是初步的,还不像美国高校教育模式那么完整,但对于施一公院士及我国教育行业其他工作人员来讲这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毕竟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需要漫长的日子去实现除了自己国家培养人才之外,还要学会吸纳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才,毕竟,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对撞才会产生新的灵感。

结语

国家科技发展道路漫长,我们应该谦虚对待,不能因为取得部分成绩就沾沾自喜,

多去看看国外的那些高科技产品,不要成为坐井观天的那只“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律便利

下期给您带来更精彩的看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未来•人|独家专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施一公: 基础研究的喜悦无与伦比. 未来论坛. [2023-07-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美国   高科技   院士   中国   境内   强大   高校   科学   国家   人才   文章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