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迎来关停潮”!一床难求到一个人包场,主任:救救产科!

“我不是在催生,我是痛心产科已经跌到冰点,如果真的有一天,没有了产科,没有人愿意做产科医生,谁来帮我们接生?”

在过去,生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医院的产科犹如春运火车票一般,一床难求。

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变样,你几乎可以享受到“一人一产房”的尊贵待遇。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但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却让人忧心忡忡。

段涛医生

一个在产科领域,摸爬滚打了三十余载的老将,如今却感叹于产科的萧条。

他目睹了产科从繁荣到衰败的全过程,心中的无奈和绝望难以言表。

他所在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曾是众多孕妇的首选,如今却也难逃产科萧条的命运。

视频加载中...

段医生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慷慨激昂的呼吁:“救救产科!”

他指出,从2016年的1786万分娩量到去年的902万,几乎腰斩的数字令人震惊。

分娩量的骤减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它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生育的态度转变,以及产科领域日渐凋零的严峻现实。

过去一年里,“关闭”“分流”“失业”成了产科界的高频词汇。媒体甚至用“产科关停潮”来形容这一行业的漫长冬天。

2022年,全国就关闭了十几家医院的产科部门,而刚刚步入2024年的三个月内,就有3家医院宣布产科停诊。

对于孕妇们而言,他们的抱怨也不少。有的是对过度医疗的不满:“先把产妇当个人看看吧,什么没指标不给剖,禁止喂奶粉,连自己身体都不能做主。”

也有人认为段医生这是在“催生”,对此段医生回应称:“我并不是在催生,我只是不希望等到产科彻底冷清,我们才想到解决办法,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段医生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如果产科持续萎缩,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当越来越少的医生愿意从事产科工作,当产科医生成为稀缺资源时,那些需要帮助的孕妇将何去何从?

如今的产科危机不仅仅是一个医院或者医生的问题,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于生育、对于产科领域的态度和支持。

面对产科的现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关注和讨论,更需要的是从政策到社会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支持。

段医生的呼声其实是整个产科领域的呼声,是无数产科医生和孕妇的呼声。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关心,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持。

否则,等到真正没有了产科,没有医生来帮助孕妇安全分娩,那时候再想挽回,就真的太晚了。

大家纷纷留言

表示这个产科医生就是为自己而着想,很多人都表示想要生育率高就要多为孕妇和孩子考虑。

说实话,大家都希望能有二胎,三胎,儿孙满堂。但最关键的是生孩子生不起。后面的支出成本太高了。

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到孩子教育,再到小孩儿上大学结婚,这么多年来的投入成本实在是太高。







这事儿听起来挺吓人的,对吧?

想当年,要是你想生个娃,那可得费一番周折,提前好几个月就得去医院排队预约。而现在呢?你去医院,可能连个鬼影子都难见到,产房空荡荡的,简直能开个舞会。

但这背后的问题可不简单,不是医院想关就能关,想开就能开的。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说起。

首先是生育率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生育率在下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数据摆在那儿,几年前一年能有将近1800万新生儿,现在不到900万,差不多直接腰斩了。

这直接影响了产科的需求,没那么多人生孩子,自然产科的床位就空了出来。

产科这活儿,说白了,风险大、责任重、压力山大。你想啊,每次生产都是两条命在玩命,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问题。

这还不算,现在很多家属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点儿小问题都可能被放大。于是,很多医生宁愿去别的科室,也不愿意往产科这烫手山芋上靠。

医疗资源分配、医院运营成本、医保政策,这些都能直接影响到产科的开设和运营。

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孩子的态度也在变,很多人宁愿享受二人世界,也不愿意早生孩子。

所以,这个产科关停潮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但关键是,这事儿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别等到哪天真的没医生、没医院能给孕妇接生了,那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大家怎么看?

#我来唠家常#

信息来源:百姓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产科   生育率   产房   萧条   妇产科   呼声   孕妇   态度   主任   医生   领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