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无效?只能过过嘴瘾?看看我国芯片的这两个“护身符”

美国制裁无效?看看我国芯片的这两个"护身符"

在当前中美科技战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科技出口管制措施,其中针对芯片产业的制裁无疑是重中之重。然而,就算遭受"濒临断供"的严峻打击,中国芯片产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美国制裁的实际影响,这主要归功于两大"护身符"——国产替代方案和存储芯片领域的突破

7纳米以上工艺实现国产替代,保障产业链供应

面对美国对先进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和软件的出口管制,中国芯片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7纳米及以上制程工艺上实现了国产替代,保障了产业链的供应和应用需求。以中国目前最先进的14纳米工艺为例,已有多家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并推出产品。

其中,中芯国际的14纳米芯片在2022年底正式量产,性能表现出众,可广泛应用于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而紫光同芯研发的14纳米移动芯片也取得重大突破,上半年就已推出首批国产化产品。除此之外,长鑫存储和华虹半导体等企业的14纳米闪存芯片也开始量产,将大幅降低我国对存储芯片的进口依赖。

更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企业在7纳米工艺道路上也已现曙光。中旬,中芯国际宣布其7纳米芯片研发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而5纳米工艺的研发更是取得阶段性突破,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并不过于乐观。

存储芯片领域异军突起,内存供给瓶颈即将破解

除了逐步实现先进制程工艺的国产化之外,存储芯片无疑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又一大亮点。由于存储芯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一直是我国进口的重要品类。而随着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突破,存储芯片供给瓶颈将很快被彻底破解,有效降低进口依赖风险。

2022年以来,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紫光国芯的128层3DNAND闪存芯片,长江存储的19纳米DDR5内存芯片,以及兆易创新的STT-MRAM芯片等,均已进入量产阶段,产品质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存储芯片产业发展远未止步。11月,王亚涛正式加盟长江存储,有望掀起国内存储芯片产业新一轮发展热潮。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技术权威,王亚涛曾先后主导研发了全球首款DDR4DRAM、20纳米级DDR3DRAM等产品,其经验和眼光定将为长江存储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芯片产业前景向好

中国芯片产业能够在美国严厉制裁下依然保持较好发展,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诸如"国家芯片专项资金"、"大基金"等多个政策性基金密集设立,形成政策导向性资金合力。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本土化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吸引龙头企业在当地布局。

展望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前景可期。根据产业信息研究院的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能有望超过全球20%。其中,12吋晶圆代工产能将超过2400万片月,12吋存储芯片产能更将达到120万片月。这主要得益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的扩产计划不断落地,产能快速释放。

动能充沛的产业发展,再加上持续的政策支持,必将使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届时,在高端产品领域也将涌现更多国产替代方案,从根本上降低对外依赖风险。因此,对于美国的技术封锁和人为制裁,中国无疑早已做好了周全准备,其影响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总的来说,虽然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了一系列严厉制裁,但效果并不彻底。中国依托自主可控战略,在国产芯片替代方案和存储芯片产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成功化解了美国制裁的实际影响。未来,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中国芯片产业必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彻底扭转被制裁被封锁的被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美国   芯片   长江   护身符   量产   中国   纳米   领域   工艺   政策   我国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