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有钱“村书记”,身价370亿,靠8台缝纫机1辆自行车起家

文|祁言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高德康虽然只是一位“村书记”,但也是最有钱的村书记,在2023年时,个人资产能够达到370亿。

当然了,作为村书记,高德康还带领全村村民一起致富,在上任第一天就将村名改成了“康博村”。

并且,他还以个人名义给村子投资了1.2亿元,在村子中建立了326幢别墅,将从前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了如今的中国十佳小康村。

在2006年的时候,康博村的村民们在高德康的带领下,已经能够实现人均年收入一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而这一切,都源于高德康惊人的商业天赋,凭借敏锐的眼光,从普通小裁缝,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品牌“波司登”的董事长。

波司登羽绒服自从1976年上市以来,一直深受好评,成为了国内羽绒服的“龙头老大”,还带着国产品牌走出国门,打开了国外市场。

但谁又能想到,高德康的创业之路,在最初的时候仅仅只有8台老式缝纫机,和一辆老旧的自行车。

那么,高德康究竟是怎么白手起家的呢?他又是如何带领村子脱贫致富呢?

从裁缝开始起步

高德康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山泾村”,也就是康博村改名之前的名字。

而高德康的家人都是裁缝,可以说是一个裁缝世家,在村中小有名气。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接触针线,高德康虽然是男子,却对裁缝格外感兴趣。

于是,在高德康初中毕业之后,他就开始跟随家人学习裁缝技术。

而高德康也在做衣服方面很有天赋,似乎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渐渐地,高德康的手艺也在村里流传开了,不少村民都喜欢找他做衣服。

因为家里三代都是裁缝,所以高德康也就按部就班的干好裁缝的活。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会在1975年遇到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

那时的高德康正好去到了上海,准备精进自己做衣服的手艺。

而就在这期间,高德康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报道。

是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消息,登山人员还在山顶进行了合影。

在报纸上,也刊登了这张照片,身为一个裁缝,高德康对衣服是非常敏感的。

看着登山队员身上所穿的衣服,高德康感到非常新奇。

之后才了解到,原来他们身上所穿的是一件羽绒服,在国内并不流行。

而这也是高德康第一次见到羽绒服的样子,和普通的棉服完全不一样。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羽绒服的特殊性,衣服不仅要保暖同时还要好看。

而这次的经历也让高德康敏锐的察觉到了羽绒服在国内的商机。

他也想要自己创业,然后制造出和报纸上一样的衣服 。

但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想要创业就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

现在的他只有做衣服的手艺,没有资金和团队,想要创业非常难。

于是,他在1976年,找到同乡的几位村民,一块商量创业事宜。

尽管高德康做裁缝时攒了一点钱,但对于创业而言,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他们在创业初期仅仅只有8台缝纫机,以及一辆用来送货的自行车。

高德康作为创业的组织者,他也是非常尽心尽力的为团队忙碌。

因为资金不足,他们没钱买原材料,也没有办法自己生产服装去卖。

所以,就只能先做服装加工,给别人的服装厂制作衣服,以此获取佣金。

虽然很苦很累,但这也算是创业成功的第一个阶段了。

8台缝纫机,1辆自行车

因为没有什么生产经验,所以他们好不容易才接到了第一个订单。

虽然有了订单是好事,但另一个难题摆到了高德康他们的面前。

那就是资金不足,他们没有钱购买原材料。

为了不耽误生产进度,高德康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就是他每天都去工厂拿原材料,带到村里做好之后,再送到服装厂。

可不要觉得听上去很简单,高德康他们为了这批货可是起早贪黑的。

这是因为他们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上海某服装厂。

而高德康他们住在江苏常熟,每天要往返400多里路,才能完成订单。

并且,高德康他们不舍得多花路费,只能一省再省,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江苏和上海。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高德康天还没亮就得赶紧出门,去工厂取原材料。

尽管每天要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高德康从没有想过放弃。

对于高德康而言,那段时日有苦也有甜,虽然很累,但也让他们赚到了钱。

在1980年,高德康扩大自己的团队,正式成立了山泾村服装厂。

因为有过几年的服装加工经历,所以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订单。

渐渐地,高德康积攒下了一定的积蓄,合伙的村民也都赚到了钱。

而高德康工厂的规模一点点扩大,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变化。

从前骑自行车,浪费时间不说,还非常耗费精力,光骑车就累的不行。

都说“博一博,单车变摩托”高德康是真的将单车变成了摩托车。

换了摩托车之后,高德康往返上海就变的更加方便和快速了。

为了将工厂在上升一个高度,高德康四处拉订单,没日没夜的送货。

之前一天一趟的上海路线,现在也变成了一天两趟。

在如此频繁的情况下,高德康的摩托车在四年时间里,一共换了6辆。

成立波司登

可以说,高德康当时的创业基本是成功了,工厂订单不断,合作伙伴也赚的盆满钵满。

但在高德康心中,始终还是对羽绒服有着一个执念,想要自己生产羽绒服。

于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高德康都在学习羽绒服的制作技术和面料选择。

在1992年,高德康敏锐的意识到,让自己成功的时机已经来了。

在那年,高德康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波司登”,开始制作羽绒服。

因为拥有工厂,以及加工服装的经验,所以他当时直接就做了23万件羽绒服。

但很快,高德康就在羽绒服上栽了第一个跟头,羽绒服出现了库存积压。

波司登羽绒服生产了23万件,但最后卖出去的仅仅只有10万件。

有13万件羽绒服没有卖出去,他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欠了银行800多万的贷款。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问题,他可能就得面临破产了。

好在,高德康稳住心神,直接从根源上寻找问题所在。

高德康在经过调研市场后发现,他们厂所生产的羽绒服并不适合所有人。

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时髦起来了,羽绒服的款式太老气也是卖不出去的原因之一。

于是,高德康开始根据客户的喜好,更改羽绒服的款式和花样。

经过“升级”后的羽绒服,不仅款式新颖,还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喜好。

虽然解决了一个难题,但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在仓库积压的13万件羽绒服。

这可是高德康第一次创业,可不能让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打水漂。

于是,高德康想出了一个办法,和商场联手做了反季促销活动。

就这样,高德康终于将积压的库存全部都买了出去,改写了破产的结局。

并且,经过这一次的改进,波司登也成功打响了名号,消费者数不胜数。

在波司登羽绒服的销量上去了之后,高德康又开始研究怎样才能被更多人知道。

打广告、请明星代言、做广告牌,只要能提升知名度,高德康都尝试过。

甚至,高德康还找来了登山队,希望对方能够穿着波司登羽绒服,登上珠穆朗玛峰。

事实证明,高德康的眼光非常毒辣,经过这么宣传,波司登的名气更加响亮。

并且,波司登的名气并不局限于中国,甚至还直接宣传到了国外。

至此,作为国产品牌的波司登,终于打开了国外市场,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

而这也让高德康赚的盆满钵满,在2023年时,个人资产就达到了307亿。

事业有如此成就的高德康,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致富。

在他成为村党总支书记之后,将山泾村改成了康博村,和集团名字一样。

并且,高德康不仅出资1.2亿元帮助家乡建设,还为村民修建了326幢别墅。

同时,高德康还非常关心村民的工作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失业问题。

2006年时,康博村的村民就已经实现了月入过万,成为了“万元户”。

将全村的就业率直接提高至了98%,让村民们能够丰衣足食。

不仅如此,高德康除了为家乡做建设外,对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

高德康从2011年起,就一直参与公益事业,还为此成立了“德康博爱基金会”。

是真真正正的良心企业家,也是村民们打心底爱戴的村书记。

结语

能够从一个普通的裁缝,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波司登,甚至还打开国外的市场,高德康的发家史堪称传奇。

而在高德康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就是他不忘初心,在创业成功的同时,还能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绝对算得上是良心企业家。

(本文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波司登集团高德康获2017“CCTV年度慈善人物”

中国网——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做慈善是比做羽绒服更温暖的事业

百度百科——波司登创始人、集团主席高德康

百度百科——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古里镇康博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珠穆朗玛峰   书记   裁缝   缝纫机   羽绒服   服装厂   上海   身价   村民   自行车   订单   衣服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