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去旅游还是留下来陪即将做癌症手术的父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女子在网上发帖说,自己是父母的独生女,半年前就做好了去印尼旅游潜水的计划,在就要出发的时候,父亲查出了癌症,需要马上做手术,而这时若转让旅游船宿和改签机票已来不及了。在留下来照顾父亲和出国旅游之间,她果断选择了后者。她亲友指责她自私、不孝、不通情理。她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又不是医生,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而如果不去旅游,就要白白浪费一大笔费用。对于这位女子的讲述,网友们议论纷纷。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一)审题

本次作文属于连环事件,审题难度不小。我们应该抓住中心矛盾,聚焦网友议论的核心。很显然,对于她的选择,其本人和亲友给出的观点构成了本次材料的最核心的话题,应该是我们审读材料的重点。

我们先看她本人的选择。她选择出国旅游,理由是自己不是医生没什么实际用,已经付款不能浪费费用。我们可以认同她的选择。生活本就不易,半年前做好的计划不能轻易放弃,尊重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人生,该女子的选择体现了她对自己选择的主动负责,是无可厚非的。这里面是藏着思辨的,该女子给出的理由“没什么用”和“不浪费费用”在父亲病重面前,似乎分量还不那么足,可以发掘新的角度。

再来看亲友对她的指责,情理上讲也是有道理的。作为独生女,父亲身患癌症,需要马上手术,在中国人的普遍传统观念里,肯定是要及时尽孝,陪伴亲人。联系社会上很多人不懂感恩,情感淡漠,甚至危害社会,可能源头就是漠视亲情不孝敬父母。当然这里面也有思辨性,就是行孝的时代性,可以与时俱进,随时代而变,比如我们虽不能时时刻刻陪伴父母,但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跳出这两个选择,从更高的角度审视,针对本次事件发表我们的看法。各人的选择自有各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不触犯法律危害社会。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彼此尊重理解,不要道德绑架随意干涉。

其他写计划不如变化、泛泛而谈抉择、拒绝浪费、莫要委曲求全等立意属于偏题跑题范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有三:留下照顾父亲的角度;选择出国旅游的角度;如何做选择的角度。

在论述思路上可以先分析事件,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社会同类现象深入剖析背后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之道。

从素材使用上来说,只要能论证观点,与观点有机融合,例子恰当,古今中外事例皆可。

【济宁市一模考场高分作文题目】

《莫让金钱迷住眼,切记亲情价更高》《沧海桑田须臾改,孝敬之风不可移》

《陪伴在先,实用靠后》《乌鸟私情岂可负,愿乞终养报父恩》

《私利轻于尘,孝意大于天》《陪伴是亲情最好的体现》《孝是良方,胜于神医》

《畅饮孝道之茶,不醉享乐之酒》《持孝道而尽人事,子欲养而亲仍待》

《孝义不墨千秋画,陪伴无琴万古弦》《孝本比财重,求孝不求用》《旅游有价,孝心无价》《莫让孝字染风尘》

《不在亲情面前权衡利弊》《不拘于小利,不止于大义》《百善孝为先,百事孝为贵》

《亲情如露逝无影,承之以惜念以行》《花有重开日,亲无再暮年》

《以尽孝之心,濯生命之香》《金钱不足惜,真情价更高》

《弃远游之计,守孝道之风》《远方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自古真心胜真金,莫因金钱淡亲情》《持亲情之刃,斩利益诱惑》

《给自己留天地,更予父母以孝心》《不以金钱量情感,不以利益定是非》

范文欣赏】

若为孝心故,金钱皆可抛

是留下照顾患癌父亲,还是继续出国旅游?身为独生女的她果断选择后者,令人咋舌,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掩卷深思,我言:若为孝心故,金钱皆可抛。

女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是怎群的呢?细细剖析该女子的行为,可见她的本质是将孝心与金钱作了对比,权衡利弊。试问:“孝”乃百善之先,道德之首,怎可将它与金钱一起比较?倘若“孝”与金钱处于同等地位,岂会有人甘愿在塞冷的冬天为父暖被,炎热的酷夏为父扇凉?稽之往日,古人割肉救父,辞官尽孝,无不在用实际行动告诫人们:孝心远胜金钱之上,莫把孝心与金钱来作比较!

女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呢?小的方面,她的行为无疑为自己那身患癌症的父亲雪上加霜,让父母、亲友心寒。疾病缠身的父亲在病床痛苦呻吟,而自己潇洒旅游,岂非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哉?大的方面,若一个人连最起码孝心都不具备,怎么指望他能有高尚的品德,宽厂的胸怀,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呢?若是人人都像该女子一般漠视骨肉亲情,将人间真情抛之如敝履,试问社会如何和谐,国家如何昌盛,中再民族的复兴之梦将待何时圆耶?

该女子的-一句话也令我深思:我又不是医生,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该话看似合理,实则谬论。医生可让身患重病的父亲缓解身体上的疼痛,但亲人的陪伴与关爱才能驱散他心中的苦楚!像我们小时候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那样,在病床前陪父亲说说活聊聊天,为父亲倒杯水递到跟前,烧制他爱吃的来,鼓励他一定能战胜病魔……明明可做的事很多,可该女子一句“我留下来又有什么用”抹杀了这一切的可能。

其实社会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有人拒绝赡养父母,自己锦衣玉食却对孤苦的父母不顾不问,是对“考心”的抛弃;有人为谋财获利,陷害朋友,是对友情的背叛,有人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抛妻弃子,是对“爱情”的践踏……面对上述漠视人间真情的现象,吾侪不仅要知其错,,更要正己身。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人间真情的至诚至纯,不让金钱利益污染半分,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做到为小家、为大家,为国、为民都尽心尽力,无愧子心!

评析他人行为之弊端,是为了正已之衣冠。孝心,善心,仁心,大爱之心;亲情,友情,爱情,人间真情。当大爱之心播撒人间,寒冷将无处可藏;当人间真情不为金钱利益污染半分,社会必将春暖花开!

持孝道而尽人事,子欲养而亲仍待

近期一位女子在网上发的帖子受到了网友们的纷云:在留下陪父亲做手术点与印尼游玩中她果断选择后者,因而倍受指责。从余愚见,窃以为此女子应留下陪伴父亲持孝道而尽人事,于亲所待时而赡养之。

百善孝首,乌鹊情至,父母之恩高于天,应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在,不远游”,至圣先师千年前己于余属所嘱。高堂抚育自身,赐己之生命,应晓感恩之心。瞻顾遗迹,卿可知尧卿三年守孝为报母亲养育之情,弊庐薪床下方见矜矜孺子;卿可知李密日侍汤药为报祖母养育之情,更相为命中方见切切孙童。翻古越今,丰东业倾尽全部,负债累累只为得救母之解药;朱德司令千万家书,鸿雁传信,字里行间皆是感恩之情。由是观之,孝乃善首,百善孝当先,唯孝贤修正善之仁德。

羊羔跪乳,鹪鹩视雏,报恩之心深于渊,应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得。“儿童相答侧温席,清褶沐瑶杵母衣。考妣赋予其体,修己之品格,必报养育之恩。叩经问史,二十四孝中无一不孝之深深,恩之切切,佳话传今古:齐襄王割衣作袍保母暖,亦是饱含感恩之情。季羡林克生渴望为父母赡养,却天人已隔,空余悲切:李逵接母享福却母为虎食,却难还其娘,徒然泪落。因而言之,报恩需及时,于父母有生之年尽孝,莫让后悔成追忆。

花开人守,落月满情,感恩之情阔于海,应去“流得青云作苇舟,渡其一生,伴其白头。

“相伴是一朵盛开在四季的花,它永远不会凋谢。”约翰·瓦尔德尼如是说。予属之于父母,唯陪伴谢之春之晖,言寸草之心。年至岁末烟火团圆中的陪件,父母最欣慰的笑是我们最好的礼物;生病榻前,坚苦厄难中的陪伴,父母最温暖的手是我们最好的回答。我们长大,他们却老,在陪伴的余光中他们见证我们之成长,而岁月又给予了他们银发苍苍与满脸皱纹。由此得之,陪件是父母最大的欣喜,此生尽孝,爱随其一生。

反观女子,在父亲患癌之时远游,虽然旅游费很可惜,但旅游可以再来,父亲唯有一任。我们总是在外界的干扰下追求生活的绚烂,却有时忽略了亲情的美好,那些一点一滴的回忆中是见证生命的成长,和另一个生命所衰亡。他们给予给的我们,我们值得用一生去回报。

吾侪青年,处黼黻之当下,于锦绣山河中更应懂父母之恩,恩其所施,慰其所馈,及时报答,及时报答,适时陪伴,莫让后悔成追忆。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持孝道而尽人事,子欲养而亲仍待。



以上是阅卷组推荐的两篇范文,但是因为阅卷时间紧张,老师无暇细看作文,所以里面还是有一些问题所在,比如语言不通顺,引用无法查阅出处,疑似编造等等。但是,两篇作文称不上优秀,但是分数也不会太低,应该在48分以上。


【教师下水作文

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

一位独生女在父亲患癌需要马上手术时,果断地选择出国旅游,理由很直接:自己不是医生,留下来没用;否则,会白白浪费一大笔旅游费用。亲友指责她自私、不孝、不通情理。我认为亲友的指责是对的。

孝心面前岂能有私心?该女子认为自己不是医生,留下来没用,试问:怎么才有用?医生能全部代替你吗?当个人利益与尽己孝心发生冲突时,我们应把尽孝放在第一位。“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是李密对无私尽孝的诠释;“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是归有光对无法尽孝的伤怀。古已有之,何况今日?平时,我们的内心不知不觉会沾染尘垢,用什么洗涤?用孝。孝是恢复人的本性的良方。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我的心里有尘垢吗?我怎么不知道?”自私的人往往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自私,为什么?他没有建立无私的标准;就像一块玻璃沾满了灰,不在光亮下怎能看到玻璃上有灰?正如那位“独生女”。

亲情面前岂能唯金钱?该女子认为如果不去旅游,就要白白浪费一大笔费用,试问:金钱就这么重要吗?亲情就只能是附属品吗?当经济利益与亲情表达发生冲突时,我们应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为了方便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放弃待遇较好的中学,主动申请回到离家较近的小学教书。他用绷带背着母亲上下班,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一个做儿子的责任。在他的心中,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四川小伙邓启明担任华为海外技术部经理,待遇优厚。然而父亲去世的消息给他猛然一击,为了照顾好母亲,也为了把父亲做黄粑的技艺传承下去,他打定主意要回老家陪母亲卖黄粑。在他的心中,“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反观那位“独生女”,又情何以堪?金钱易得,亲情难求。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悔之晚矣!因此,两利相权应取其重。

三毛说:“心若没有了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其实,父母就是我们心灵的皈依。但随着年龄增长,诱惑增多,很多人忘记了感恩之心,淡化了陪伴之意。这不正是“失其本心”的表现吗?而一个忘记自己来时路的人,也注定不会走长久。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心之举,实乃天经地义,不应有任何质疑与反驳。所以,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



高扬孝道之旗,重建道德高地

父亲查出癌症需要马上手术,按常理来说,为人子女本应尽心尽力陪侍左右,但出人意料的是,女儿却选择了按计划前往国外度假潜水。不要说在有着无比重视孝道传统的中国,即便在张扬个性独立的西方,女儿此举无疑都有悖于情理。

法律规定,照料年迈病弱的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与父母同样具有养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一样,没有父母的尽心抚育,我们也很难长大成人,所以在父母需要照料之时,尽好为人子女的赡养之责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馈。正是有了这相互的责任与义务,人类才得以在这个星球之上繁衍生息,绵延不绝。抛却洁身自好的深层动机,李密多次拒绝晋武帝的征召却没有遭受杀身之祸,无非就是一句任谁也无法反驳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奉养祖母之责。虽然当下居民医疗已有了基本保障,但重病在身的父母依然需要子女身体力行担起侍奉父母的责任。

抛却法律规定的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父母子女一场,几十年的亲情往来,情意与牵挂应该已经深入骨血。但材料中的女儿却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冷血,听闻父亲身患癌症需要手术,她非但没有心急如焚,反而考虑的是如果因此放弃出国潜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她冷静的考量中,患病的父亲已比鸿毛还轻。如果她有要事处理难以脱身还有情可原,可是她只是为了度假而放弃了陪护病情危重的父亲。也许她承担了父亲的医疗费用,也许她为父亲请好了护工,也许他认为自己已经尽了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留下来也于事无补。可是身体的病痛能交给医生疗治,亲情的抚慰却无人能够代替子女,而且这没有了情感温度的责任与义务只会冷硬苍白,让人心寒。

说到底,材料中的女儿的选择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她完全突破了伦理道德的底线,而这只是当下道德滑坡的冰山一角。无论是环伺身边,还是浏览媒体,这种打着打倒封建余孽,重建新型伦理,突破束缚放飞自我的旗号而一再践踏道德伦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君不见有多少老人在子女的呵斥声里唯唯诺诺毫无尊严;有多少子女把一味向父母索取躺平摆烂视为理所当然,不被满足就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向;有多少兄弟姐妹为赡养老人而争吵不休推三阻四,为争家产势若仇敌不惜对簿公堂……

传统道德伦理是否已一无是处?当下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这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问卷,作为答卷人,我们都应扪心自问,我们的“不忍人之心”、我们天性的怜悯去了哪里?

时移世易,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二十四孝”那样的愚孝我们当然不能再奉为圭臬,新的时代要有新的孝道文化,子女不能被孝道绑架失去自我甚至牺牲自我,就像《家》里面的觉民那样去做封建家庭孝道文化的殉葬品。但是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无论社会保障已经如何完善,无论子女如何追求活出自我的精彩,“力”可以找人来尽,但是“心”却只能自己来尽,而尽心的表现绝不是自己去追求所谓的“诗与远方”,却留父母独自在病榻上呻吟;而是陪侍左右,温情抚慰。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所以珍惜这一生一世的缘分,让我们的目送充满情意的温暖,让他们远去的背影没有遗憾。

我想,拂去欲望的尘埃,穿越恶俗的迷雾,擦亮良知的明镜,重建伦理的高地,我们才能经受住灵魂的拷问,做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让和谐的春风吹彻中华大地。




父病重兮女出游,漠视亲情何时休

出国旅游临行前突然得知父亲患癌需要手术,是不计一切损失留下陪伴,还是继续原计划出游?碰上这种糟心事应怎么选,相信多数人即使无奈也会留下,但有一女子觉得,自己留下陪着也是无用,与其白白浪费一大笔钱,不如继续原计划。

对于她的选择,可能不少人会不屑,会鄙视,甚至是愤怒,咒骂。不可否认,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认知里,她这种行为不免会被视为不孝和无情。

圣人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在科举取士之前,“孝”甚至是举荐为官的一个重要标准。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千年;晋人李密情真意切供养祖母的《陈情表》至今读来令人动容。

由此看来,我们对该女子的批评谴责应是理所当然。那么,然后呢?批判也好,愤慨也罢,她早已经出国旅游去了,也许现在已在父亲床前尽孝了。理性的说,那是她的选择,而我们这些看客更应做的是省己而非非人。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在面对那女子的境地时,选择留下就一定说明我们比她更知孝尽孝么?每个人的境遇不尽相同,假设此女出国不是旅游而是要参加一个对自己前途以及公司发展都异常重要的技术培训或是招标谈判,那么她不留下陪护是不是就可以理解呢?更甚者说,假如她是要出国参赛为国争光呢?是不是选择不留下陪护就成了舍家为国的大义之举了呢?至少不会背负骂名了吧。

事实上,无论是旅游还是参赛,当面对离开重病的父亲时,哪种选择都是无奈且痛苦的。我们应该庆幸,以上种种选择都是假设,我们也应该承认,若平常漠视亲情,等到重病再去陪护也绝非真正意义的尽孝,严苛点说,这甚至与生前不闻不问,死后又风光大葬一样可悲。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更应该感谢此女,她提醒我们反思,不要等到痛苦的选择来了才想起尽孝,不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漠视亲情。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病入膏肓时的痛苦流泪,怎比那健在平安时的和颜悦色。对于父母亲人,即便我们很平凡,也并不妨碍我们多些问候或陪伴;就算我们很弱小,也并不妨碍我们多点耐心和微笑。 愿我们在看似简单而平淡的生活中不漠视亲情,或浅吟,或高唱,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之歌!


休闲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旅游不负亲。”是陪伴急需手术的患癌老父还是按计划出国旅游?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该何去何从?近来,一女子面临这样的两难处境,果断选择了后者,由此引发了女子亲友的指责和网友的热议。期待已久的旅行突然中断,固然让人失望至极,且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比起亲情,这些理应退居其次,正所谓:休闲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此其一也。

筷子兄弟的《父亲》歌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父母生养教育子女之艰辛,历来为人所咏叹。岂不闻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孟子被尊为“亚圣”,其母功不可没!今亦有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她从半岁失聪,到听说毫无障碍,到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这样的蜕变和奇迹,与其父母的付出和爱密不可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患癌老父急需手术,身为独女岂能弃之不管,潇洒旅行?

父病危,不远游,此其二也。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在《陈情表》中如是说。是选择远行做官还是在家侍奉年迈祖母?李密选择了后者,其拳拳孝心,不仅感动了当朝皇帝,而且也令后世读者感动不已。李密毅然舍个人仕途,陪伴年迈祖母,而女子竟舍患病父亲于不顾,“果断选择”出国旅行,乌鸟尚知反哺,而况人乎?当今时代,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我们虽不必如古人般严苛遵守“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但父病危,子女理应守护在侧,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

子欲养而亲不待,此其三也。

归有光为何听家中老妪回忆先母对子女的关爱时潸然泪下?我想其中必然有来不及尽孝的莫大遗憾吧。周尧卿为何在安葬母亲时,“躬自负土”,面对众人的劝解,他“泫然流涕”,我想其中必然有再也无法尽孝的无奈与伤感吧。父亲患癌,急需手术,吉凶未卜,生死难料,稍有差池,抱憾终身。而旅行错过,我们可以道一句“来日方长”来自我劝慰,损失的金钱我们也可以吟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来自我解嘲,而未尽的孝道岂能弥补?

我们期待一个有温度的社会,莫如从做一个有温度的子女开始,我们期待和谐有序社会氛围,莫如从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开始,使父母真正“老有所依”。



每种选择,都有代价,每次选择,都需谨慎

一个是放弃出国旅游会损失很多钱,一个是出去旅游暂时放弃照顾患病的父亲会内心不安,发帖还招来指责甚至是谩骂。作文材料中的独生女做出选择是旅行,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不是医生留下来也没有用,不旅游反而还会浪费一大笔费用。对于这个选择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材料中说这个女孩是“父母的独生女”。独生子女大多数是娇生惯养,考虑问题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另外出国旅行是“半年前”的规划,而且费用是“一大笔”,且认为“自己又不是医生,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如此种种就很容易理解女孩所做出的选择。凡是选择总有取舍,也有好坏,但是不一定有对错。

人这一生,时时都面临选择,每种选择,都有代价,都有遗憾,顾此失彼是常态。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真后悔上学时没有好好学习”“早知道不就去xx地方工作了”“要是晚买几年车,赶上降价买就省好几万”……很多人都是这样,总在后悔“已经拥有”,永远在想“如果当初”。但换一种选择,人生真的就会没有遗憾吗?

我想,正如有句话所说:“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空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答案,无论你怎么选,遗憾都是必然的。我们要做的,是选择能承担的,承担所选择的。

不要后悔,不要抱怨。正如汪国真《热爱生命》中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虽然说每一种选择都不完美,都有遗憾,但是正如萨特所说:“人是人的选择造就的,然而,人生重要的选择就那么几个”。有时候决定命运的就是自我的选择,所以一定要谨慎。

前两天看到一篇博文讲的是王镇皋的故事。王镇皋曾经是被称为“中国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束星北最为看重的学生,还说过他的资质要比自己另一个著名的学生李政道还要好。但是王镇皋的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副教授,在物理学研究领域没有丝毫建树。原因是当年,就在王镇皋站在学术道路起点准备展望未来时,他却选择接受监督其导师束星北的任务。结果是其导师被打成右派,抄家,而他自己无暇专注学术研究,两次婚姻都因其特殊身份而破裂,自己孩子也和他断绝关系。王镇皋的选择注定他的悲剧命运。

选择很重要,学会选择是人一生的功课。罗翔也说过:“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自己选择出来的。”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权衡大局之后做出选择,能够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在哪,那么即使过程坎坷,路途遥远,我们也要能怀着最诚挚的希望,踏着最坚定的步伐去走自己选择的路途。



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

在父母年迈、患病,最需要子女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做?近日,网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议论。一女子即将出发去印尼旅游潜水,此时她的父亲却查出癌症,急需手术,女子在权衡利弊之后,果断选择了旅游。在网友的纷纷议论中,我想最响亮的声音应该是——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

古人曾言“父母在,不远游”“百善孝为先”,可是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已被一些人遗忘。社会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啃老族”们也越来越理直气壮,甚至还出现因儿女不赡养而被父母告上法庭的案例。“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爱人与感恩”是本能与天性,而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这种本能,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用一把以金钱为刻度的尺子衡量一切。

金钱与孝心何时成了一道选择题?究其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家庭把孩子养成了“小公主”“小王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半点风雨;学校德育教育缺失,“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社会上更是以“金钱论成功”“以成败论英雄”。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做金钱与孝心这道选择题时,网上女子的做法似乎有了理由与借口。金钱固然是生存之需,及时行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果以失去至亲为代价,将会终生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14岁的全红蝉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封神,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妈妈生病了,就想着好好跳,赚很多钱,给妈妈治病。”她的那份真诚与孝心让亿万观众热泪盈眶,我想她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腾空、每一圈翻转,动力的源泉都来自妈妈吧。

及时行孝,不只是报答与感恩,还要做到顺。古人讲:“百孝不如一顺。”孔子在讲到如何行孝时,仅说了两个字:色难。子女对待父母的容色才是最难的,好脸色,比“金钱”贵多了。对父母多些尊重,不然再丰厚的物质赡养,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一种施舍;对父母多些耐心,当他们跟不上脚步时,不要抱怨,停下来等一等;对父母多些包容,你多一些理解,他们就少受一些委屈。对父母和颜悦色,才是子女最好的孝顺。父母笑了,我们也就孝了。

孝亲不必等,孝养月复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及时行孝,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利己利人,一体两面

网上有个热门帖子:“父亲患癌生病,是床前尽孝还是成全自己出国潜水心愿,怎么选?”显然,该网友最后还是不顾劝阻,毅然决然抛弃看护父亲,选择了出国潜水。当然,该帖子也引发了全网众怒,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纷纷嘲讽其为“白眼狼”“精致利己主义”“‘毒’生女”。其实,这个事件本身往小了说是个人选择和孝道问题,往大了说则是“利己”“利人”“理义”的问题,需要全面辩证看待。

首先,利己是人的本性,本身没有任何错。从根本上来看,人类是一种生物,受到自然选择的制约,这样的环境中,与自然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都是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胜出的,这意味着利己是客观的、本能的,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在远古时代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源、提高生存几率,在现代更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梦想。你像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陈行行,一个从微山湖畔小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10年时间破茧成蝶,在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宏伟事业中,成长为数控机械加工领域的能工巧匠,就是这样。

但是利己主义不同,“专欲利己,其害大矣。”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需遵守的规则。之所以批评“利己主义者”们,是因为他们在利己的同时违背了理义,而且只在乎个人利益,完全不顾其他。就像《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泰坦尼克号》中露丝的未婚夫,外表上生活精致,实际内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现实中除了“父癌女潜”这事,“女子起诉父母不肯出钱给自己出国留学”等事件也屡见不鲜。利己主义特别是“精致利己主义”的代表,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李斯最终不还是落得个“具五刑、腰斩、夷三族”的悲惨结局。可见,精致利己到极处,恐怕不但不能利己,还会害己。

利己不能忘了理义,还需利人。郁达夫曾说过,“一个人是要生活的,是要从事生产的生活,能够利己利人才对。”从某种角度讲,人虽然是自利的动物,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法抛开别人,自己生存发展。所以利己与利人要辩证看待,只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迸发出积极上升的力量。如果做事只利己而不利他,则利会走偏,也不容易长久;如果只利他而不利己,则会缺乏内升的动力。利己没有错,错的是“损人利己”“精致利己”,是只利己而不利人。所以圣人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道理。

利者,众人所同欲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我们应当既合理利己、知理明仪,又兼顾利人、服从集体利益,从“小我”走向“大我”,故可谈:“利人利己,出于格局,成于格局。”



困境——抉择

这几天她陷入了困境。父亲突然查出癌症,让她不知所措。离开即将手术的父亲出国旅游让亲友们指责,也让网友议论纷纷。但她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我又不是医生,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我已经把父亲送到最好的医院,请了最好的大夫,找了最专业的护工。而且父亲,他也支持我出国散散心,他希望我快乐。我讨厌亲友们以孝道,恩义的道德绑架,也不打算以为网友的议论纷纷而改变自己的决定。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要顺随自己的心生活......”她边收拾行李边自我安慰。

户口本在父亲的床头柜里,户口本下是厚厚的相册。这本相册是父亲的心爱之物,她好久没有翻看过了,她拿起来,翻开。

相册里有很多她与父亲的合照:虎头虎脑地贴在父亲怀里,乖巧可人地依偎在父亲身上,婷婷玉立地站在父亲旁边......一张张照片见证了她的成长,也让她发现,越是长大,她与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她身旁,父亲笑得很灿烂,从风华正茂到鬓染寒霜。好多年没有和父亲一起照相了,没有她在身旁,父亲总显得落寞凄凉。突然间,她的心酸酸的,父亲慢慢变老,他依然不愿羁绊女儿的诗和远方。

阴沉的天气,此时起了风,下起了雨。窗外的白杨树在风雨中摇摆,树叶瑟瑟作响。白杨树上的鹊巢里,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喜鹊,叽叽喳喳,突然而来的风雨让它们惊恐不安。一只大喜鹊,从远处匆匆飞回,它细心地把孩子们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下,一口一口喂食着从远处觅来的食物。有妈妈的鸟巢安稳而温暖,小喜鹊们发出幸福地呢喃。她的眼睛模糊了,恍惚中,喜鹊妈妈在衰老孱弱,她在风雨中恐惧的鸣叫。

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内心却柔软无比。手中的照片渐渐模糊,化成一幕幕父母细心呵护,默默陪伴的生活场景.....时光流转,曾经目光坚定地父亲,眼神有了她小时候的依恋与恐惧。她突然醒悟了,年老的父亲需要她的陪伴,就像小时候她依恋父亲一样。钱可以再赚,旅游还有其他机会,而缺失了对困境中父亲的陪伴,也许她会遗憾终生。她撕碎了手中的机票,默默地对窗外说:“谢谢你,谢谢你们!”

她穿上大衣,赶往医院。病房里,一个中年男人哭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刚从国外回来,没有赶上见母亲最后一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人在感叹。

父亲看到她一脸平静,要求她和自己合张影。依偎在女儿身旁,父亲笑得依然很灿烂。

“明天几点的飞机,囡囡?行李收拾好了吗?到国外好好放松,不要牵挂我,我没事......”父亲装着一脸的轻松。

“爸,我不去国外了,在医院陪你。等你好了,我带着你和我妈,咱们一起到国外度假。”

父亲愣了一下,突然潸然泪下,紧紧握着她的手,很响的回答:“好!”

困境中地抉择,让她长大,让她看见身为子女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父亲   独生女   旅游   孝道   孝心   癌症   子女   亲情   手术   金钱   父母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