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中国科研又获重大突破,为何媒体宣传的动静这么小?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本篇文章继续讲有关两会新闻的内容。对于火星长什么样,咱们的飞行器去了,该看的也看了,但如果能像前几年一样,到月球上挖一锹土带回来,那该有多振奋。


之前从月球上采回来1731克的月球土壤用来做分析,那什么时候咱们能到火星上挖一锹土带回来做研究呢?就在这次的两会上披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2030年便准备这么干。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五院的专家孙泽洲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施过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由此可见,从火星上挖土是很困难的。


孙泽洲指出,实施火星取样有两大难点:一是在火星表面获取样品,然后从火星表面再起飞上升;二是在轨道上完成两个目标之间的交会和样品的转移,在系统设计上对于探测器的智能化提出了相当严苛的要求。


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有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的基础,火星材料返回这件事整体进展会比较顺利,2030年左右就计划实施了。如果不出意外,2030年我还在,能看到这件事情真正落实。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只为挖一锹土,而是星辰大海,我们还要在火星上生存、探索生命。


孙泽洲强调,从当前技术掌握程度来看,中国目前的航天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是还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完成。其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我们不仅可以把土带回来,还可以在火星上安家。


昨天我注意到,美国在那说中国和俄罗斯要合作了,准备2030年在月球上建核反应堆,在月球上生存。



中俄两国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如果中国和美国一块探索火星会怎么样?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比中国先进,但你怎么知道美国一定比中国先进呢?事实上,美国虽然有的地方比我们先进,但中国也有比美国先进的地方。


随便举个例子,中国科学家现在已经掌握了在火星上的制氧技术。简单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在火星上就地取材,摘取氧气的配方,此后人类就有可能多了一个可以移居的地方,能够在火星上生存。


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美国掌握了能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制作氧气的技术,估计早就吹爆了。中国已经掌握了该项技术,但我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我觉得就是宣传不够,没有给予应有的报道。因此两会期间我一直盯着孙泽洲先生,我以为他会具体谈到,遗憾的是他也没谈,只是提到2030年左右计划实施火星取样。


人类在火星上先发现了水,水意味着有了初步的生存基础,但是火星上的氧气含量太低,只有0.15%,而地球上正常的氧含量是21%,所以在火星上不能直接生存,如果未来要移居火星,则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通过电解水能获得氧气,可是如果直接通电,消耗大且效率太低。一般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氧需要加入特殊的催化剂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这种催化剂在地球上很容易,但如果带到火星上,则成本太高且数量有限,所以中国的科学家就想到可以利用火星上已存在的各种元素,就地取材来制备。


根据人类目前对火星化学成分的了解,一共有376万种组合配方,如果一一验算,这根本不可想象,按照实验耗时验算,大约需要2000 多年的时间。


而此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了一项新技术,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一个机器化学家“小来”,这个“小来”不仅有人工智能的大脑,还有自己的机械手,既可以思考也可以自己做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先让“小来”学习,给他学习了5万多篇化学论文,这可以让他快速掌握各种化学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建立起各种化学配比和分析模型,从376万种组合中锁定了243种可能。“小来”仅用了6周时间就完成了这243次实验,最终找到了最佳的催化剂配方。



这个配方有多厉害呢?中国科学家在15个小时内就能在火星上制备出300立方米的氧气,而这个氧气是达到了人类生存标准的。


这300立方米的氧气是什么概念?一个标准的20尺海运集装箱,其内部容积是33立方米,也就是说在15个小时之内,中国科学家就可以在火星上制造出让人类在10个集装箱大小的空间内生存的氧气量。


怎么样?大家认为震不震撼?我是很震撼,所以看到这条消息时就想要找个机会跟大家讲一讲。尽管我们对这件事情不了解,但是要知道中国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果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工作站,又可以在火星上解决氧气问题,以供人类居住,那人类未来更加可期,中国也将为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奇怪的是,有一些人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提起中国便哀声叹气,好像中国什么都不行,谁告诉你中国什么都不行?中国今天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恣意尽情的发挥。


我马上快70岁的人了,都还对未来抱有希望,你那么年轻,为什么不抱有希望?


参考文章 中国航天科普

责任编辑 胡言 笔夫

部分图片 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中国   司马   火星   美国   月球   催化剂   氧气   动静   配方   科研   人类   先进   媒体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