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认输,美国恼羞成怒!全球“造车战争”爆发,中国已没有退路

房地产落幕之后,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

翻来覆去,柏年只找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造车”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收,已经突破10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1.9%,远高于GDP增速。

同一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520万辆。短短4年时间,增长300%。

而在另一边,202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11万亿,同比萎缩9.6%。

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可以说是唯一有希望代替房地产的大型产业。

过去几年,在楼市急速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功避免了“硬着陆”,我们还能保持着5%以上的GDP增长,汽车业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

“中国造车”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这个成绩,却让不少人眼红。

就在苹果公司宣布放弃造车,向中国认输的第二天,美国政府恼羞成怒,准备挥舞起制裁大棒。

另一边,另一大汽车市场欧盟,也在对“封杀中国汽车”蠢蠢欲动。

汽车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运输,关乎着5000万中国人的饭碗。

这一次,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苹果为何放弃造车?

全球“造车战争”,是从中国的一场胜利开始的。

2月29日,美国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表示,将要放弃谋划长达10年、前后投资数十亿美元的“新能源造车计划”。

2000名负责造车的员工,此后将全部转岗到人工智能领域。

为什么连小米都能造车,而2015年早早入场、财大气粗的苹果,却连一辆车都造不出来?

在苹果高管看来,这个“锅”,得扣到中国头上。

我们都知道,苹果是智能手机时代的“霸主”。

销售一部Iphone手机,虽然苹果本身并不从事制造,但是它却能拿走利润的6成。

之所以苹果在供应链中非常强势,就是因为人家掌握着关键技术。

“苹果”两个字,意味着订单和销量。

所以它能在和富士康等代工厂的谈判中,始终保持强势地位,把代工厂的利润挤压到“九牛一毛”。

换句话说,苹果今天能成长为2.7万亿美元、20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巨头,是靠着疯狂PUA中国代工厂们实现的。

而中国的代工厂们,也只能接受苹果的PUA,因为你没有谈判的筹码。

苹果多让你赚一块钱,那都是做慈善。

然而,时过境迁,智能手机时代的玩法,新能源汽车时代,苹果玩不通了。

2015年,在看到了老对手谷歌推出了自动驾驶方案之后,苹果也急匆匆地进入到造车领域。

汽车的单价,要比手机大得多。这意味着全球汽车市场规模,也比智能手机大得多。

如果苹果能够复刻过去的成功,那它的股价将再上一个台阶。就像马斯克凭借着特斯拉,成为全球首富一样。

但是这一次,谈判桌上的对手不一样了。

在接洽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供应商后,苹果发现,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中国厂商,根本不接受苹果的PUA,它们要求分享苹果汽车利润的大头。

到最后,苹果费了大半天劲,只赚到了吆喝的钱,这个是高傲的苹果所不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苹果又非常听美国政府的话。

在美国政府要求“去中国化”之后,苹果也把非常多的Iphone供应链,搬到了越南、印度。

可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没有了中国供应商,别说越南、印度,就是再加上日本、韩国,苹果也攒不出一辆汽车。

所以,它最终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宣布认输。


二、美国恼羞成怒、欧盟蠢蠢欲动

苹果家大业大,尚且有退路。

但是它却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了中国供应链,全世界任何一个外国品牌,都造不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目前,凡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外国品牌,诸如特斯拉、宝马、大众,无一不在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向中国汽车产业输送着利润。

这个事实,让美国人感到恐惧。

因为刚才我们提到了,汽车制造业是可以匹敌房地产的巨大产业。

环顾当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日韩,都各自有相当体量的汽车业。

如果让中国也顺着这个道路发展下去、完成经济转型,汽车制造成为未来10年我们的“经济发动机”。

那中国经济总量反超美国,就是指日可待——这是美国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很快出手了。

就在苹果放弃造车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将会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说白了,就是要向中国汽车,关闭美国市场。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美国人的“双标”。

美国汽车强势的时候,美国人高呼“自由贸易”。等到美国汽车弱势了,美国人又转口说“国家安全、贸易保护”。

当然,美国政府的制裁威胁,并没有在中国汽车圈,泛起很大水花。

此后两天,A股汽车指数反而上涨了。

这是因为,在业内人士看来,从2021年美国政府推出新能源补贴、同时拒绝给包含中国零部件的汽车补贴开始,美国政府的制裁,就迟早会落在我们的头上。

这都是预期内的事情。

所以此后,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规模也不大。

但是这件事情,依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美国政府正在干的事情,只有美国一家想干么?

欧盟、日本、韩国,这些有着本土汽车产业的国家,难道不想制裁中国汽车么?

同样是在前两天,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被“苹果放弃造车”盖过去了——那就是欧盟的“供应链法案”,由于德国等国弃权,瑞典投出反对票,没能获得通过。

欧盟的这份“供应链法案”,要求对在欧盟市场销售产品的商家,进行所谓的“强迫劳动”、雇佣童工或破坏环境”调查。

虽然并没有点名中国,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法案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我们都还记得,“新疆棉花”事件,欧盟当时是几乎全票通过,抨击中国。

所以,欧盟内部也有着相当强大的声音,想要对中国汽车业施加制裁。

只不过,德国、瑞典等国,考虑到在中国仍有非常大的商业利益,不好撕破脸皮,所以才没让法案通过而已。

同样的,日本、韩国没有跟随美国,对中国汽车施加什么禁令,也是考虑到在华的商业利益众多,怕我们反制。

可是,随着国产汽车蓬勃成长,外资车、合资车们迟早会被打的一败涂地、逐步退出中国。

国产车们,最终也会迎来它们自己的“明斯基时刻”。

例如,就在2月底,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本土车企们,掀开了新一轮的汽车价格战,并且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宣传口号。

过去几年,这样的价格战,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导致的结果就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60%以上,压缩至2023年的44%。

在此期间,美系、法系、韩系车,率先被挤出了中国市场。

在这样的价格战中,我们消费者当然是得了实惠,也为国产车的进步感到自豪。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或许正是因为美系车率先被挤出了市场,美国政府才会肆无忌惮地对中国汽车施加制裁。

本来就没多少利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同样的,当有一天德系、日系车也被挤出中国市场时,他们是不是也会对中国车施加制裁呢?

而这样的结果,会给中国汽车业带来多大的压力呢?


三、汽车出口,一场血战

经过调查后,柏年的头皮是一阵发麻。因为我发现,我们国产车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相当严峻。

在卖车这件事情上,我们光是技术好,还是远远不够的。

根据柏年的统计,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及其不平等。除中国外的发达国家——也就是美国盟友们,占到了汽车销售市场的大头。

比如说,美国3亿人口,年汽车销量可以达到1400万辆。

欧盟,900万辆。

日本,400万辆,和有着14亿人口的印度差不多。

甚至连小小的韩国,年汽车销量都有160万辆,比整个非洲大陆都要多。

到最后,扣除掉美国、欧盟、日韩后,全球汽车市场年销量,就只剩下不到2000万辆。其中,还包括着对中国“阴晴不定”的印度。

如果把印度也除掉,只算和中国关系好的国家,那我们的海外市场,就只剩下1500万辆了。

150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也不小,是今天中国汽车出口的3倍。

可是我们要知道,很多发展中国家,像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也要扶植自己的国产品牌。

参考俄罗斯,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算活的很好了,2023年我们的市占率也只有50%。最大的品牌,依旧是俄罗斯本土的拉达。

所以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来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是——如果美国的盟友们集体拒绝中国汽车,国产车出口的顶峰,也就只有750万辆左右,比现在再增长250万辆

这个数字,只占到中国汽车年产量的10%,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经济增长的需要。

所以,针对“造车”这样一个经济支柱产业,我们不能再单纯地“在商言商”了。

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我们必须要重拳出击,以儆效尤,给那些觊觎国产车的外国政客们以颜色。

其实回顾历史,造车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领域,它从来都和政治裹挟在一起。

例如,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期间,美国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就是日本汽车。

到最后,日本政府为了保住汽车市场,选择牺牲半导体产业,签订了屈辱的《日美半导体协议》。

但是回过头来看,或许正是因为保住了汽车产业,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人的生活才并没有快速退坡,反而维持在了较高水平。

我们看数字,虽然90年代之后,日本本土的汽车销量已经不再增长,但是日本品牌的海外产销量却不断攀升。

2009年,日本汽车品牌海外产量,首次超过本土。

2022年,日本汽车品牌海外产量高达1700万辆,是本土产量的2.2倍,其中近1/3销往美国。

加到一块儿,当前日本汽车品牌年产量,比我们的自主品牌产量要高得多——这也就成为了很多媒体口中,那个“海外日本”的来源。

要知道,日本汽车产业只用供养1亿人,而我们的国产汽车需要供养14亿人。

所以为什么,今天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底气就来源于此。

换句话来说,中国如果想要带领14亿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必须吃下今天日韩、欧洲乃至美国的部分汽车市场

今天,面对着国产车的进步,很多国人都感到十分自豪,都觉得国产车即将能“打遍天下”,外资车、合资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柏年同样也很高兴。

但是我同时提醒大家,“汽车出海”是一场硬仗,看看今天美国恼羞成怒的样子就知道了。

这场仗无关技术、无关商业,而是血淋淋的政治拼杀。

未来,在国产车出海这条“取经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妖魔鬼怪”在觊觎着我们,不知道有多少难关要闯。

所以千万不能得意忘形,觉得人家的制裁打不到我们。

时刻保持警惕,中国汽车的真正挑战,还远远没有到来。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美国   中国   美国政府   苹果   恼羞成怒   日本   新能源   退路   中国汽车   欧盟   国产车   战争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