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的童谣,现在听起来这么恐怖?

#我来唠家常#


地大物博的祖国

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说法

这两拨人常常为了

咸粽子、甜粽子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不管是吃咸、吃甜还是吃辣

从小到大似乎有一样是相通的

那就是听过的“童谣”


什么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这些美好的童谣陪伴着我们成长



但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却有着另外一些风格完全不同的

“恐怖童谣”


例如最经典的《两只老虎》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简直就是细思极恐



甚至还有小时候学唱的《小白船》

之前一部《隐秘的角落》

让大家感受到了《小白船》的诡异和恐怖



很多人说是一部剧毁掉了一首童谣

但其实这首歌最初就是安魂曲


1924年韩国作曲家尹克荣的姐夫去世

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半月》

用来记录失去亲人的寂寥

和丧失国土的悲痛

1950年这首歌翻译成《小白船》传入中国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

这些歌谣的传播却做到了全国统一

可见童谣的影响力有多强



童谣之所以能广泛传播

离不开一个“童言无忌”的推手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时期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童谣

就被加入了强烈的政治意图

作为当时操控舆论的工具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街头突然传唱起了这样的童谣

“三眼和尚弄瞎马”

为夺权者铺好了道路



借由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之口

将童谣中的隐喻

光明正大的进行传播

这就是创造者的意图



只要传唱的声音能走遍大街小巷

就总有人能听懂其中的暗语



后来网络的传播代替了口口相传

童谣的更新速度才变慢了许多

现在很多小学生传颂的顺口溜

还是当年80、90后玩剩下的


说到这里

似乎感觉童谣并没有多恐怖

那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国家的保护


如果大家接触过欧洲和日本的童谣

才会发现其恐怖程度直逼18禁


首先是《鹅妈妈童谣》

堪称黑童谣界的圣经

血腥暴力是它的主色调

50%的内容都涉及了暴力行为



例如比较有名的

《兔子童谣》

《妈妈杀了我》

《是谁杀了知更鸟?》

《死了一个男子》等等


其中讲的内容都是一些

妈妈杀我,爸爸吃我等

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情节


英国著名推理小说《无人生还》中

贯穿全文的恐怖童谣

便来源于书中的《十个小黑人》



因为“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所以有人推测这些童谣的背后

都有着真实的故事


再结合《鹅妈妈童谣》诞生的时代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可想而知

在当时诸多的黑暗和压迫之下

作家拥有着怎样海量的素材


毕竟这些源于乡野民间的童谣

传唱的是儿童

而创作者基本都是成人



其中就有一篇童谣

《丽兹玻顿拿起斧头》

讲述了妈妈和爸爸

被女儿砍了四十刀



这首童谣就来源于

美国的真实血案

丽兹·波顿的继母和父亲被斧头砍杀


经警方调查

丽兹一直对继母心怀不满

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


但在一年多的审判后

因证据不足最终将丽兹无罪释放

丽兹还顺利继承了遗产


还有一篇《伦敦大桥倒下来》

每一次末尾反复强调的“美丽小姐”

被认为是对埃莉诺皇后征税的讽刺

也是暗指旧时代“人柱”的祭祀



再来说说日本的黑童谣

在近代日本大正时期

日本流传着以鬼怪迷信为主的童谣


其中有传唱至今的《樱花祭》

讲述的便是将七岁的孩子

祭奠给山神来换取丰厚的粮食



对比如今我们传唱的童谣

“我去炸学校”

虽然也有些激进

但这些歌谣更多的只是为了

发泄和解压


虽然带着点粗俗

但更多的是沉浸在押韵的节奏

所带来的奇妙的“爽”点


从此也能看出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

真的在一天天的变好


那么,作为这个时代的大人

我们想将怎样的童谣传给下一代

我们想将怎样的世界交给下一代

这是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童谣   至正   恐怖   继母   斧头   日本   歌谣   粽子   小时候   时期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