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之路系列:一生学习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无论是生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都离不开认知、模仿、领会、掌握、运用等几个阶段。现实生活中从胎儿受孕伊始,有的父母就开始进行胎教,培养孩子的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

教育从胎儿受孕依始

中国古代胎教始于西周。据刘向《列女传》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意思是说,太任怀孕时,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淫乱的声音,口不说狂傲的话,这就是初始的胎儿教育。“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文王生下来非常聪明,“教之以一而识百”,这是太任施行胎教的结果。

可见,在人还未面世,只要有意向地进行某些方面的胎教,他就能够认真地进行倾听,开始接受新生事物。这种从外界环境影响被人的主观意识上所接受的新生事物,这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娃娃受教图

人从出生以来,一直都在渐进学习,从小学到老,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出生后学习喝奶、学习吃饭、学习走路、学习语言;从幼儿园到学校上学,开始启蒙教育学习,尊敬师长,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毕业后步入社会,开始学习结交朋友同事、学习更多专业技能,学习有益知识,开始社会实践和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也不排除有的人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自甘堕落、贪图安逸,逐步走向与人伦道德相违逆的道路。

解疑释惑,传授知识。

《三字经》也同样说明这方面的道理,它出自宋元之际宁波大学者王应麟之手。虽然只是一个儿童启蒙读物,但它文字精练,言简意赅,里面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主要强调人在学习中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点评文章,循循善诱,指点迷津。

其中开篇之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开篇之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说:“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开篇之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的布来教子”。

孟母教子三迁图

可见从古代人们就知道,人初生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随着环境影响的变化,教育方法的不同,知识内容的不同,就能导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改变。这里所说的环境非常重要,虽然每个人面对复杂环境,各类人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时,在交往之初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可能放松警惕思想,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这是正常之事。

正如《孔子家语·六本》中所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因此,与人交往中,应与积极向上、思想纯正、勤劳上进之人接触,要近君子,远小人,要因小见大,见微知著,时刻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到防微杜渐,慎重行事。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蓄势待发,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自古到今,人始终也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当实现既定目标后,又开始了新的追求,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前行。有的人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并充分地发挥了作用,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既定目标;而有的人,也是学习他人之长,但是由于个人素质能力欠缺,或周围环境因素影响,美好愿望与现实还是存在差距,虽然经过自身努力,最终无法实现愿望。但是无论成与败,喜与悲,终究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能给后人以启迪,使后人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孟子   新生事物   胎教   开篇   胎儿   后人   本性   过程   环境   系列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