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GDP是印度的1.02倍,人均GDP没有印度高,现在呢?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1980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911亿美元,而当时印度的GDP总量仅略低于中国,达到1863亿美元。

两国之间的GDP总量差距极小,仅相差48亿美元,但人均GDP我国没有印度高,不过相差不大。

当时的中印两国都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经济实力也较为接近,给人一种旗鼓相当的感觉。

然而时过境迁,40多年后的今天,中印两国经济实力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差距已经拉到了多少呢?

1980年,中印经济实力基本相当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印度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总量与实力可谓不分上下。

当时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规模已经分别达到10亿和7亿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大量贫困人口和落后的农业经济。

从经济总量来看的话,1980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911亿美元,而印度的GDP也达到了1863亿美元。

两国的经济规模仅相差48亿美元,我国是印度的1.02倍,基本上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从在全球的占比上看的话,当时中国的GDP占全球GDP总量的1.7%,印度也有1.7%。

所以无论从总量还是占比来看,两国经济基本旗鼓相当,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列。

不仅如此,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中国每人GDP为195美元,而印度则为223美元。

印度人均GDP还略高于中国,我国只有印度的0.87倍。

由此可见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广大国民的生活都极为贫困落后,两国都属于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列。

就算与发达国家相比,如当时美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6万美元,日本人均GDP则高达1万美元,中印两国都相形见绌。

从这个数据来看的话,1980年中国与印度的人均GDP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50,与美日等国差距巨大。

90年代以后,中印经济实力出现分化

进入1990年代之后,中国与印度这对“双生子”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始分化。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9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

印度的经济改革相对滞后,步伐缓慢,这直接导致两国经济实力出现差距。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腾飞,而印度经济改革进展迟缓,未能激发经济活力。

这成为中印经济实力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1. 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经济腾飞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推动以农业为基础的全面市场化改革,这直接促使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最重要的是,中国先从农业领域进行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取代了人民公社集体化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

粮食等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同时中国开始兴建经济特区,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外来技术。

这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中国的GDP总量从1911亿美元增长到了3600亿美元,10年间增加了88%。

年均增速达到约8%,进入到高速增长轨道。

在随后的10年里,中国的GDP年均增速更是达到了10%以上。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速度”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中国还成功抓住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量引进外资,沿海地区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实力。

可见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释放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动能。

2.印度经济改革进展缓慢

相比之下,印度的经济改革进展缓慢。

虽然印度也于1991年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放松政府管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但整体程度与中国相比逊色很多。

印度长期奉行社会主义式的计划经济,公有产权占主导,私营经济缺乏活力。

改革开放之初,印度面临利益集团的巨大阻力。

各种管制措施层出不穷,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从1980年到1990年,印度GDP仅从1863亿美元增长到2517亿美元,10年间只增加了35%,年均增速不到4%。

这与中国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1990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印度,两国经济实力开始出现反转。

2000年之后,中印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印两国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而印度经济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两国经济实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1、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领先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这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大力发展外贸,与世界经济实现更紧密融合。

随后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幅高达18%。

我国厂商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还加快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成为大规模廉价劳动力,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

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中国传统制造业实力也持续增强。

因此,2000年后十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能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0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6.1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我国并未就此止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轨迹也并未改变。

就算面对后来的疫情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最严厉的防控措施,将疫情损失降到最低

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

全年GDP仍实现2.3%的低水平但正增长,总量达到14.7万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二。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及强大的生产能力。

这也为疫情后的经济快速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中国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也提供了旺盛的需求,带动各行各业复苏。

制造业和消费的双轮驱动,使中国经济强势反弹。

而到了2023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7.8万亿美元,人均为1.3万美元。

2、印度经济增速回落至单位数水平

与此同时,印度经济增速在2000年后回落至个位数水平。

1991年改革开放之初,印度曾一度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进入新世纪后,印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印度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此外,印度内部存在阶级、宗教、种姓等问题造成社会矛盾频发,也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000年后10年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

到2010年,印度GDP总量只有1.68万亿美元我国是它的3.6倍与中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而且与我国对于疫情的处理相比,印度在疫情防控上则显失力,导致经济遭受较大冲击。

2020年印度GDP出现了7%的负增长,总量只有2.66万亿美元。

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印度的5.5倍,两国差距进一步明显。

印度经济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医疗资源整体薄弱,疫情防控能力不足,导致国内生产活动长期受到严重冲击。

同时印度经济过于依赖服务业,而疫情直接打击了旅游、餐饮等行业,也使印度经济难以快速恢复。

到了2023年,印度的GDP为3.75万亿美元,差不多是我国的1/5,印度的人均GDP为2456美元,也差不多是我国的1/5。

结语

从1980年代至今,中印两国经济实力出现逐步分化。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印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两国差距从最初的旗鼓相当,到2000年后中国明显领先,2023年差距扩大至5倍多。

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速度与规模,远超过印度。

未来在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仍保持明显优势,中印差距短期内不太可能缩小。

但印度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其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只要印度政府采取正确的经济政策与改革举措,印度经济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印度   中国   中国经济   疫情   改革开放   总量   差距   美元   我国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