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中国第一县衙”,历经6朝347位县官,品级规格历史独一份

前言

浮梁,一个寻常的县名,却因一座县衙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神奇的一笔。这座建于唐宣宗年间的县衙,在迄今1200多年的岁月里,竟然没有出现过一个贪官!

如此匪夷所思的记录,真的可信吗?一个地方的政务运行,竟能万年如一日地廉明,没有败露的可能吗?让我们走进这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县衙”的古迹,探寻其中奥秘。唐宣宗宝历二年,在今日江西景德镇一带设置了浮梁县,这就是这座古县衙的起源。

景德镇浮梁,远近驰名的“瓷都”

景德镇,这座素有“瓷都”美誉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到了盛唐时期,浮梁的瓷器产量更是高居全国第一,被誉为“瓷器之乡”。

浮梁出产的瓷器种类繁多,造型新颖。青花、鸡缸红、剔红和复色瓷等,在当时的市场上广受欢迎。更有不少精美的瓷器被运往西域、东南亚等地,成为中国瓷器向国外传播的生动注脚。

与此同时,浮梁还以绝佳的地理条件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地和集散地之一。每年春夏之际,群山遍布的茶园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新茶入市之后,马车队伍源源不断,将顶级茶叶运往各地,盛极一时。

正是依托着瓷业和茶业的双引擎,浮梁的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人口数也不断攀升,商业一片繁荣。浮梁县衙的建立,正好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看似与众不同的县衙,其辉煌的命运竟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吐蕃大将论欣领军突袭浮梁城池,击溃驻防官兵,占领了整个浮梁地区达20多年之久。直到公元852年,唐宣宗李忱亲征扫平叛乱,始将浮梁收复。

此役浮梁虽然重归中原王朝疆域,却已濒临破败。许多居民在战乱中丧生,剩余民众也颠沛流离。浮梁城内外满目疮痍,亟待重建。

有鉴于此,李忱下诏在浮梁设置州治,其地位等同于当年的郡。并亲自挑选了时任侍御史的卢肃担任浮梁节度使,全权负责本地区的政务与建设。

浮梁节度使卢肃,儒学之才德兼备

卢肃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时逢安史之乱的末期。自幼聪颖卓绝,7岁便能作文,被誉为神童。长大后他潜心研读经典,旁涉方技,在学问上独树一帜。

他躬耕田园,勤劳朴实。在挚友的诱导下曾一度浪游江湖,云游四方。直到45岁被唐宣宗召见,举荐为翰林学士,才正式入仕。

此时的他已经是学识渊博的中年学者,并且兼具治国平乱的雄才大略。李忱见他气度不凡,亲切招揽入麾下,倚重他的能力。数年后他便担任此次收复浮梁的重任。

卢肃深明唐室的兴衰成败,轻轻一叹,抚须长叹:浮梁百姓就是我的百姓,我定要竭尽全力,为这块受战乱蹂|躏的沃土重新注入生机!

浮梁县志,五品之最高规格

卢肃深知,一个地区的政治文明,必须从基层行政做起。他首先修缮浮梁城池,恢复户籍人口。又广设学校,培养人才。几年下来,浮梁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为了加强监管,他同时上书朝廷,请求设立察院,直接对本州郡守、县令进行约束。这个建议很快得到批准,浮梁察院也在此后成为朝廷廉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的监督作用。

接下来,他便将目光转向这座新设的县衙。作为浮梁地区的政务中心,它必须与这块富庶土地的重要性相匹配。

于是在卢肃的主导下,浮梁县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建筑规模空前壮大,它的品级更是直升至正五品,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当时全国品级最高的县衙。

这样一来,未来的县令不再是七品或八品小官,而必须由更高学历、更高资历的官员出任。这无疑为后世廉洁政绩奠定了基础。

正因为有了卢肃的这番精心筹划,浮梁县衙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屡屡绽放异彩。它先后隶属于元、明、清等朝代管辖,却从未改变过五品的高级规格。

这不仅意味着许多历史名人曾在此担任县官,如刘克庄、清初文学家陈子龙等;更意味着它成为了后人憧憬的仕途梦想。

浮梁县衙,亘古不变的廉洁奇迹

历史,总是充满了意外的惊喜。历经千年的沧桑,这座建筑古朴简陋的县衙屹立不倒。而最让后人称奇的是,自建县以来,它便保持着不曾被任何贪官染指的纪录!

13世纪初,金兵南下时烧毁了浮梁城。元军入主中原后,于1277年下令在原址重建。这一次修筑的县衙规模更大,基本奠定了现今人们所看到的格局。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但很快新的灾难又找上了门——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的残余势力曾攻占浮梁长达5年之久。直到永乐年间才最终平定。

虽然屡遭毁坏,浮梁县衙在每一次重建中都得到加固与升级。它那略显低矮的城墙后面,逐渐拔地而起了一座座气派恢弘的官式建筑。

这些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悬空而建,通高37.8米的大红塔。它建于北宋年间,初期是木质结构。到了明清两朝不断加固改建,才有了如今的砖石风貌。

这座塔历来是朝廷显示县衙品级和威严的标志,耸立于众建筑之上,遥望数里之外便可看清。传说每逢皇帝诞辰或登基大典,县官都要在塔顶燃放烟花,以示庆贺。

然而让许多访客惊叹不已的是,它那精致的木雕铁门从不上锁!连带着整座县衙,也很少设置什么防卫设施,任由民众来来往往。

这一切都源于这里从未有过贪官这个说法。因此,县民们才会对县官报以极大的信任与支持。这个看似难以置信的传言,在清朝末年居然得到了证实。时任县令的王锡侯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占用了县库的巨额公款作为私利!

然而让王锡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立刻就遭到了群众和本地士绅的强烈谴责。在义愤填膺的舆论压力下,县官不得不同意按例接受审判。最终,王锡侯只好仓皇出逃,从此不知所终。

一个将信将疑的历史,终于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1200多年,347位县官,0个污点。这不啻为一个奇迹。正因如此,“中国第一县衙”的美誉也名副其实。

结语

近百年来沧海桑田,这座古老的县衙也几经风雨。尤其是上世纪初的战乱年代,它又一次遭受严重损毁。幸而21世纪以来文物保护日臻完善,如今的我们得以重新欣赏这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廊柱横列间,官员们肃穆庄严的身影仿佛还在;奔流的溪水带着千年不变的悠扬;人们三五成群,神情各异地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一切历历在目,时间在这里凝固,却也在流逝。

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叹惋中。如同清末那些义愤填膺的乡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守护好这份廉洁的精神遗产。也许有朝一日,它的神奇魅力还可再度绽放,照亮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县衙   县官   品级   景德镇   浮梁   县令   历史   战乱   瓷器   中国   规格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