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台春晚看西安 - 一睹“山河诗长安”的今朝瑰丽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丝路长歌未歇 古都气象日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秦岭之美巍峨奇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中欧班列(西安)联通世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西安力量续写飞天梦想

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游人如织。

就让我们跟随总台春晚的“西安时间”

一睹《山河诗长安》的今朝瑰丽


西安高新区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与远处云海缭绕的秦岭组合成一幅壮丽的城市景观。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唐·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其二》


丝路长歌未歇 古都气象日新


忆长安,不止旧梦深,汉唐宫阙映衬下的今日西安,马咽车阗,古今辉映,更有万种风流。无数高楼拔地而起,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风光绮丽。

“双中心”建设加速,“原”上风起,创新潮涌西安。“北跨”让渭河成为城中河,西安开启拥河发展模式。中国—中亚峰会,让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城市形象不断美化,城市实力不断强大,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城市品质不断蜕变,汇成了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强大的“西”引力。

这是诗与远方的“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这是充满民生温度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


西安,一座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城已然在西部崛起。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西安围绕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已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实力雄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汽车产业链的“磁场效应”吸引聚集了三星环新、众迪锂电、航天民芯、特锐德等一批新能源和先进制造龙头企业,吸纳企业近百家。

2023年,在陕汽、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带领下,西安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98.38万辆,比上年增长25.9%,占全国的10.4%,位居全国前列。

以“狂飙突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先锋,西安汽车产业正豪情万丈,阔步前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秦岭之美巍峨奇绝


巍巍秦岭,悠悠祖脉。这里是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栖息的“家园”,是朱鹮和白鹭生存的“港湾”,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的“中央公园” “中央水塔”,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立足当好秦岭卫士,西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通过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稳步推进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统筹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保护涵养,守护秦岭之安、永葆秦岭之美、善谋秦岭之用、筑牢秦岭之治、永续秦岭之魂。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中欧班列(西安)联通世界


古代丝绸之路绵延东西,今日“钢铁驼队”横贯亚欧。中欧班列(西安)满载货物呼啸而过,引来企业落地、产业聚集,筑起贸易往来、民心相通的“黄金通道”。

自2013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西安)首开以来,已常态化稳定开行干线18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3条;向东开行至青岛、宁波、连云港等铁海联运图定班列;向南开行至越南、老挝等互联互通班列,初步构建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

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突破5000列、累计开行超过2万列的城市,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西安力量续写飞天梦想


浩瀚宇宙,令人神往。从蓝图绘就到奋斗圆梦,中国载人航天一走就是30年。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每一次大国重器呼啸九天,都离不开西安智慧的助力。

托举火箭飞天的“金牌动力”,搭建天地对话的“太空天路”,指挥火箭的“最强大脑”,拍下“太空靓照”的“火眼金睛”,研制精准“触觉神经”,助力“天和机械臂”炫舞太空……守望苍穹、天际接力,在逐梦九天的征途上,“西安科技”力量一路始终绽放。


台前幕后


大唐不夜城:古老与现代相得益彰


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


月初升起,彩灯迷离,红墙下,唐诗街,红斗篷下的汉服美女巧笑倩兮,一把油纸伞,传承着千年的芳华。

在西安城南,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是每位外地游客到西安的必须“打卡”之地,在“西安年”启动后,街区浓厚的新春氛围又让这里成为了“西安年”的主阵地。

2024年,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的主舞台就搭建在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透过春晚,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大唐不夜城古老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漫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仿唐建筑飞檐斗拱、层楼叠榭,华灯初上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火树银花,连绵如织的诗灯树,铺排成诗意长安路;万千灯火流光溢彩,编织成缤纷梦幻的古都之夜。作为“西安年”的主阵地,大唐不夜城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李白”以“夜”为令,邀你对诗;“盛唐密盒”与你灯谜有约,浓浓的年味中,更是满满的诗情与浪漫。笙箫声动,是唐三彩骆驼背上上演的《乐舞长安》;彩袖生风,是《旋转的胡旋》,西域舞姬的异域风情;光影声色中,是感官的多元享受。

据大唐不夜城街区工作人员赵美如介绍,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2002年启动建设,不夜城街区一期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开放。2018年6月27日开始,对街区进行了提升改造,将原本的车行道变更为步行道,同步调整了灯饰亮化、音乐演出、商业业态等布局,提升了街区环境、文化特色、智慧旅游等方面。

历经77天,改造成为文化旅游步行街。2018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集老字号、非遗展示、时尚潮流为一体的创新型商业步行街,一经亮相,立刻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成为“西安年”系列活动的主阵地后,每年春节期间,更是游人如织,成为外地游客必须“打卡”之地。

赵美如还特意推荐了龙年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主舞台所在地——开元广场,这里是大唐不夜城街区演出集群的核心场地,有着最大型最核心的表演舞台,策划之初就是按照可承接大型活动场地进行打造的,“开元盛世”主题群雕营造出一种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气氛,双排并立每侧四根的LED斗拱柱则有喜迎四海八方来客之意。

作为“西安年”的主阵地,街区内的中国年文化馆也不能不提。位于曲江美术馆内的中国年文化馆,按照历史轴线和发展带领参观者去追溯年、遇见年、体验年和传承年,通过图片、视频、实物讲述了年俗的发展演进,也把关于“年”的故事娓娓道来。

赵美如说:“千年的等待,千年的回眸,千年的继往开来,这里更像是一个盛世向另一个盛世的致敬。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千米长街一步一景,传统与时尚精彩碰撞、古老与现代相得益彰。这里的年味很足,欢迎四海宾朋来西安过年!”


西安城墙:恢宏气势中尽显厚重底蕴


游客在西安城墙上参观游玩。


“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弱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散文《西安这座城》中的一句话,虽然很短,但对城市的自豪感喷涌而出。在刚刚落幕的总台春晚上,西安城墙在全国观众面前惊艳亮相:恢宏的气势,厚重的底蕴,还有三秦儿女的豪情壮志尽在其中。

跟着春晚看西安,在城墙金牌解说员马潘的带领下,记者从南城门登上了城墙。“西安城墙始建于隋代582年,是隋开国皇帝杨坚下令修建的隋大兴城皇城城墙,唐末,韩建缩建长安城,保留了城墙。明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克了城墙,更名为西安城,后在隋唐城墙基础上,建成了西安城墙。”马潘介绍说,西安城墙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

西安城墙绕城一周,全长13.74公里,共有城门18座,其中包括东、西、南、北四座主门,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北门安远门,取首字合为“长安永安”,“不过很多游客选择从南门登城,不仅仅因为南门是西安城墙的正门,保留着最完整的历史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南门也是西安城墙的迎宾之门、文化之门。”贾平凹在吊桥上仰望着城楼,而记者一行也穿过吊桥走进南门瓮城。

据了解,这座吊桥也是西安城墙现存唯一的一座吊桥,因为南门也是西安城墙唯一一座具有完整防御体系的城门。记者登临城墙时,一年一度的城墙灯会已正式开启,城墙上游人如织,赏花灯,过大年。

1984年至今,西安城墙灯会陪伴了市民整整四十载,年年观花灯,岁岁人不同。灯会是中国人过年的标配,也是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习俗,久而久之,形成了“不看灯仿佛没过完年”的民间心理习俗。

灯会,不仅仅是代表节日的缤纷色彩,更重要的是表达民间祈福的心灵。马潘告诉记者,唐代实行宵禁制度,但上元佳节则不用宵禁,那是一场关于赏灯的狂欢,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就是在上元佳节赏灯时邂逅的薛绍。

虽然电视剧不等于史实,但可以看出赏灯的习俗从唐代流传至今。而每年春节,西安城墙灯会都是西安人过年的一个保留节目,数十年以来,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不仅传承着千年大唐上元灯会的血脉,而且不断跟随时代的脚步大胆创新,一直追求着古老传统灯会的现代表达。

2024甲辰龙年城墙新春灯会,深挖春节文化、诗词文化内核,“红山玉龙”“赤金走龙”等中华龙齐聚西安城墙,经典古诗词与非遗制灯工艺的有机融合,营造“一步一绝句,一灯一诗词;龙行五千年,华灯满城彩”的节庆文化氛围。

灯会举行期间,城墙首度打造全天覆盖的沉浸式文艺演出,在每天8:00至18:00推出数十场沉浸式文艺演出,以此提升广大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西安城墙景区体验到浓浓的中国年味儿,感受到中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

马潘颇为自豪地说:“有人说,如果没有西安城墙,西安‘古都’的味道都会减少几分。这个春节,我在西安城墙等你,我们一起登城墙,赏花灯,过大年。”

此时此刻,记者突然就想到了《西安人的歌》的创作者程渤智曾经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从外地回到西安,每当看到城墙,心里就会踏实几分,因为他们知道,到家了。”一种温暖瞬间从心中升腾起来。西安城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体和载体,是属于全天下中国人的!


大明宫:看千宫之宫前世今生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


俯瞰长安,辉映丝路起点。千宫之宫大明宫,坐北朝南,雄踞于长安城龙首原最高点,是唐时全世界最壮阔的宫殿建筑群。如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吸引着无数游人探访。龙年总台春晚,大明宫作为西安分会场中的掠影,让海内外观众见识到千宫之宫遗址历经千年沧桑在当代焕发出的全新风采,遥想盛唐文明昔日的荣光。

从城墙下的西安火车站踏上电梯出站,大明宫丹凤门于眼前缓缓升起,那一刻恍然如梦,如奔赴在登临大殿即将上朝的路上。丹凤门巍峨的斗拱屋檐、门柱匾额成为外地游客观看西安的第一印象,它代表这座城市挺立的仪态,给观者留下的视觉烙印——震撼。

当年,丹凤门是宫殿群大明宫的正南门,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沿用时间长达240余年,是唐代帝王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皇帝颁布政令、举行大典、宣布大赦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因此,丹凤门堪称“盛唐第一门”。

丹凤门门址是由东、西墩台和5个门道、4道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城墙和马道组成。门墩以黄土夯筑、外围用砖包砌;门道中间设置石门槛,两侧内置石柱杵,杵上设有排叉坑,形成木架结构;二层建有丹凤楼。丹凤门门址的墩台,其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发现之最,充分体现了丹凤门作为“盛唐第一门”的高等规格和皇家气派。

2014年6月22日,随着大明宫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凤门在新的时代展示出其盛世历史之门崭新容颜,由建筑大师张锦秋主持遗址保护工程设计,原址兴建为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唐代宫殿失落于烟尘、掩埋于黄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微缩景观区,游人可以观赏到纯手工打造,按照1 15的比例还原的大明宫建筑格局,一览千年前唐代国都的繁华程度。其中包含大明宫内的宫殿、宫门以及亭台、阁、池榭等建筑上百处,连植被也是精巧玲珑,栩栩如生。

这些年来,大明宫IP的打造和文创、探秘遗址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赋能的共生关系:比如大唐童真主题文创店是一间始于唐朝712年的食杂店,它是当年开元盛世全世界第一家汇集天下各种奇珍异宝的店铺,1300年后重新“开张”,向世人展示琳琅满目的文创佳品;在考古遗址探秘中心,孩子们看到精巧的大明宫建筑模型,了解大明宫的建筑构件、从模拟地震中感受木结构建筑的抗震等级,还从电子大屏上绘制丹凤门的色彩纹样,用仿制唐代建筑民夫们的纱网过滤沙土……

历史与现实如此清晰地呼应着,千年时光如此真实地流淌在当年遗落的文物与车辙之间,却又如此活色生香地在当代社会摇曳着光彩,吸引着游人川流不息地穿梭在宫殿内外,前来千宫之宫“打卡”留念,千百年的光阴仿佛在此凝固。

昔日巍峨宫殿威仪消散,百姓们信步闲庭于太液池之畔,在芦苇丛中留影,在水边喂鱼嬉戏,在鹅卵石路上散步,昔日皇家宫殿遗址,已成为巨大的开放式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未央宫:这里是春节的“故乡”


未央宫一角。


“汉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这一时期我们所说的话被称为‘汉语’,我们所写的字被称为‘汉字’。”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人员梁家浩看来,如果说大明宫、大唐芙蓉园阐释着盛唐气象,那么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在讲述着汉王朝的故事。

在2024年春晚分会场特别节目中,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精彩亮相,恢宏的交响乐演奏与汉代的大气包容相得益彰。

大年初一,记者来到未央宫,在前殿遗址之上,颇有几分登高望远之感。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第一座建制完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都城,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辐射最广泛的国际大都会。

未央宫作为汉长安城的大朝正宫,是当时规模最宏大、延续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宫殿建筑群,总面积相当于隋唐大明宫的1.5倍、明清紫禁城的7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未央宫处于龙首原的脊梁之上,前殿遗址也是未央宫的最高点,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著名的椒房殿遗址。未央宫的前殿是西汉王朝举行重要国事的场所,天子登基、寿诞庆祝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而前殿所在的正是未央宫的几何正中。整个前殿由南向北次第增高,分为前中后三重大殿,这种串联格式影响了后世大明宫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以及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可以说是春节的‘故乡’!”梁家浩告诉记者,太初历就是在这里颁布的,太初历正式确定正月初一为岁首,也就是新年的由来。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过他们的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制成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2022年9月,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新开放,遗址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公园内绿地和遗址交错融合、互为点缀,处处是文化,步步有美景,成为旅游“打卡”地和市民休闲新空间。

“很高兴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亮相央视春晚。”据梁家浩介绍,春节期间组织了汉宫中国年新春大庙会、2024西安市迎新春锣鼓大赛以及席王村高跷演出等活动,传统年味儿特别浓,欢迎大家来这里欢欢喜喜过大年。


大唐芙蓉园:皆是唐诗里的中国风景


大唐芙蓉园美景如画。


从大唐芙蓉园御苑门起步,意味着您将穿过一条时空隧道,抵达千年之前的长安城。这座构造巧夺天工的园林,会令五湖四海的宾客们一秒走进一部盛唐回忆录,沉醉于流光溢彩的文化符号,感念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公元583年,隋文帝于长安城南修筑皇家专供御苑“芙蓉园”。后唐明皇开凿黄渠引水入园,扩建为集当时古代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御苑,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皇帝与平民同乐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

这一方天地,从此发生了曲水流觞、杏园宴饮、雁塔题名等无数传颂千古的佳话。唐代太过久远,几乎鲜有地面建筑幸存至今,人们只能依靠故纸堆里的只言片语,去想象那个时代的繁盛。

2004年,淹没于历史长河的大唐芙蓉园再度破土动工,在原址涅槃重生。2005年4月1日,紫云楼、彩霞亭廊、杏园……重现世人眼前,藏在建筑里的光阴与往事,被完美复刻成一部灿烂的盛唐回忆录。每一处,都凝结着工匠传承千年的匠心。

移步换景,步步皆是唐诗里流淌出的中国风景。夜幕时分,是今昔芙蓉园相较之分水岭。时代巨变,如今夜幕下的大唐芙蓉园,日日水波辉映夜空,如浮光跃金,似静影沉璧。

现代科技乃至国际顶级技术手段加持下的芙蓉园,升降水幕景观装置、多色激光投射、多维水喷泉设备、雾森系统、建筑投影、沉浸式环绕音响等硬科技手段均是造梦的高手。一帘十余米高的细密水幕成为盛唐故事的大银幕,整座紫云楼成为光影秀的幕墙,长安盛世风貌徐徐展现,梦境与现实,在湖面上实现了沉浸式的交融。

如虹之势,流光溢彩,眼前的一切,皆是古代工匠穷尽毕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还原盛唐文化的筋骨,不仅仅是建筑的仿制,更重要的是文脉的延续和时代的共鸣。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超时空唐乐舞剧《梦回大唐》、人类非遗东仓鼓乐《鼓》,既是对过往的追忆和梳理,又是现代西安人站在巨人肩上对城市品牌的营造、创意和探索。

时代车轮滚滚,这一扇向世界展示长安古老历史底蕴和大唐盛世的文化之窗,彰显了大唐盛世风韵在当代西安的生生不息。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张静 张端李晔宸 闫鑫 康乔娜 关颖 实习生 买雯迪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健 李明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谢伟 尚洪涛(资料图片)

编辑:1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三星   长安   西安   丹凤   秦岭   盛唐   大唐   总台   不夜城   瑰丽   山河   今朝   城墙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