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穿上国产“跑鞋”!中国打破西方垄断,实现高铁车轮国产化

2024年首日,整列采用国产高铁车轮的G364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驶出车站,整列高铁穿上了国产“跑鞋”,可以说是我国高铁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那我国是如何实现高铁车轮国产化的呢?

高铁车轮研发有多难

高铁车轮的研发与生产涉及50多项关键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的尖端产品,因为高铁车轮在时速超300km/h的高速运行下,会和铁轨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表面温度可以上升到1000度以上,因此会导致车轮表面产生缺陷,这样一来,列车行驶中的振动情况就会加剧,进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

更何况一节高铁车厢的重量能达到50多吨,重量几乎都是车轮在承受,平均下来一对车轮需要承受十几吨的往复循环压力,所以高铁车轮必须具备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高抗热裂性、高抗疲劳性、高抗剥离性等多项指标,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即便是高铁飞速发展的我国,曾经也只能进口高铁车轮。

中国高铁车轮发展史

据了解,一对高铁车轮的进口要花费超60万元,行驶达240万公里就需要更换,就拿我国京沪线上的G105次列车来说,先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之后车次更改为G138再驶回北京南站,到达终点站后改为G333次列车驶往济南西站,一天下来要跑3042公里,差不多两年多就要更换新的车轮,我国每年光是进口车轮就要耗资20多亿人民币

并且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对于车轮的需求也在持续上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造列车保持在150列左右,动车年增长率达到了20.4%

而德国和日本为了遏制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还曾将我国进口的8000万美元订单强制取消,并宣布再也不会向中国提供轮对材料,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国决定自己攻克车轮的技术难题。那我国是如何攻破车轮技术难题,从而实现高铁车轮国产化的呢?

我国是如何实现高铁车轮国产化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国的宝武马钢集团了,作为我国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高铁国产化项目,在2017年初,马钢高速动车组车轮获得国内首张CRCC证书,它是对铁路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证明,认证合格以后才能够在国内铁路上使用。

马钢集团生产的高铁车轮重300多公斤、直径近1米,车轮精镗孔的精度偏差甚至未超过半根头发丝,还能经受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冲击韧性检验。到了2022年,马钢高速车轮在两列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车上实现了整车装用,并在2023年6月参与了福厦线高速实验,单列时速达453公里,创造了国产高速车轮最高速度。

如今,马钢高速车轮将接受60万公里载客运用测评,顺利经过此阶段就可以进入批量商业化运用,这也意味着,我国将真正实现了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将彻底解决高铁轮轴“卡脖子”难题,让我们为中国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新造   车轮   中国   车组   跑鞋   时速   北京   列车   难题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