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城:大城大港向深蓝

广州要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广州港集团供图

从过去到未来,海洋始终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要地。

回顾过去,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超过1800年的海运史、180年的造船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造船、港口、海洋科研等领域对广州的大量投入,更使广州成为我国经略海洋的重地。

聚焦当下,广州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广州全力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优化陆海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路径。

面向2049,广州将在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基础上,以创新引领型的现代海洋创新城市为战略目标。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18%,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6%。

向海图强,时不我待!广州将以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打造“蓝色引擎”,打造领先全球、生猛鲜活的“海上花城”。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耕海耘波

科技兴海、产业强海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每前进一步,都与海洋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建设全球领先的海洋之城,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必不可少。

经略海洋,首先要了解海洋。对此,广州将聚焦海洋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技术研发。除了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广州将瞄准“深水、绿色、安全”的国际海洋前沿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围绕深远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等方向,开展海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世界级的深海科技创新中心。

紧跟前沿,也有的放矢。广州将集聚海洋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一代潜航器等大装置大平台基础上,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研究机构,加速集聚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深海领域重大科研平台集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州还将引导海洋科研资源集聚。目前,广州已集聚56个涉海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36个涉海重要科研机构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20所涉海高校,建有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8个国家级重大平台、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4个,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让广州更有底气走向“深蓝”。

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是为了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这需要加强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培育壮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新兴产业,广州结合自身的基础重点发力。

——前瞻部署以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为主导的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技术储备,打造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化开发总部基地,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氢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未来海洋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围绕新一代港口建设,布局海洋新能源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新一代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聚焦绿色、智能、高端船舶制造,深海能源开发装备、深海养殖装备制造,重点吸引新一代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核心企业集聚,保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支撑构建现代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蓝色粮仓。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观,引领构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打造海洋牧场装备制造中心、渔业种质种苗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交易中心。

——培育壮大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重点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建设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基地。

——推动广州制造业全面“下海”,实现蓝色增长。将海洋创新网络“嵌入”广州产业网络,与广州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融合集群发展。

通江连海

以港强产、以产促城

海洋之城,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广州的历史。

触摸广州城市发展脉络,会发现这是一座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海洋城市。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发展,海岸、海港向东向南推移,港产城的关系也不断动态演进,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建设全球领先的海洋之城,需要优化陆海发展理念,坚持全域支持、全域参与、全域行动,充分把握广州江海一体的自然环境本底特征和海洋科研、产业要素逐步向海集聚的趋势,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

打开广州地图,目光沿着珠江顺流而下,一条通江连海的海洋创新发展带令人期待。广州将在风景美丽、河海成网的珠江前后航道—狮子洋—伶仃洋沿岸地区,串珠成链,布局海洋科技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集群以及相应的城市配套,实现海洋生态网络和海洋创新网络的“双网叠加”,塑造“江、海、港、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富有广州海洋特色的、多元活力的国际级海洋创新发展带。

这条海洋创新发展带,将牵引广州沿江向海东进南拓,支撑海洋经济与科研融合发展,营造海洋生态文明,塑造高品质的海洋生活。

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不同区域侧重不同,要因地制宜。

一个重点是推动中心城区港产城联动,激活老城市海洋新活力。以珠江前后航道为纽带,沿江整合海洋要素,对中心城区与海洋相关的文化遗址、工业遗产进行活化更新,承载海洋新功能。推动黄埔港区的提质增效,促进港区周边工业区、旧村的更新改造,以黄埔临港商务区、开发区西区、生物岛为核心,打造“黄埔临港经济片区”,联动琶洲东区、创新城、莲花湾、番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产业、文化、公共管理资源的集聚。

另一个重点是推动南沙港产城联动,创建海上南沙新区。构建功能联动的“前港、中区、后城”的空间格局。在南沙中心城区集聚高端海洋服务,汇聚高端海洋科研机构、企业总部和人才。积极推进南沙港区新一代港口建设,完善港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强建设南沙港区与大湾区乃至全球城市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以龙穴岛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枢纽;在明珠湾、万顷沙区域,形成国际海洋科技产业融合集群。

既要通江连海,也要山海互济。

广州将坚持陆海统筹,强化内陆支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坚持全域支持、全域参与、全域行动,强化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对现代海洋创新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具体行动上,广州将强化产业支持,引导优势产业技术下海,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提供研发和配套产业支撑,形成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交通支持,加强各区向海道路、铁路通道建设,加强海港与内河港的联动发展,畅通空港出海通道,打通内陆通江达海的关键节点。强化服务支持,发展面向海洋的融资租赁、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

擦亮名片

全球参与、向海而兴

对于全球领先的海洋之城而言,海洋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城市发展的战略要地,更是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多元功能的承载空间。

海洋天然联通全球,意味着开放,需要多方合作。对此,广州将强化海洋治理和海洋开放空间拓展。

除了提升自己的海洋公共服务能力,广州将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重中之重是加强海洋领域开放合作。广州将拓展蓝色伙伴关系,缔结新的国际友好港,与更多海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加强与国际港口协会、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交易所等国际组织合作。支持广州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央企和大型国企带头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海洋科技合作平台。

此外,广州还将完善国际海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积极参与海事培训、联合搜救、防灾减灾、海上执法、海底打捞等国际海事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规则制定,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

共同维护好“蓝色空间”,也要塑造国际海洋文化名片。利用之前,保护先行。为此,广州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系统谋划重点地区海岸、海岛、海域的整体保护利用,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可持续的红树林保护模式,陆海统筹推进污染综合治理。

塑造“蓝色名片”,有生态上的保护,也要保护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广州将开展海洋文化传承体系研究,推动海防教育基地建设全面发展,加强滨海设施、公共空间建设,串联沿线海洋文化资源,形成观海文化长廊。

亲近海洋还需要载体。广州将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海域—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深化海丝文化宣传推广和旅游线路、产品开发,依托海洋历史文化遗产,策划培育海上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呈现海洋特色和文化魅力。支持推动粤港澳游艇旅游,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海上文旅投资,探索开发广州至珠江口、海南、西沙群岛等地及东南亚、欧美等境外邮轮航线。

感受广州海洋,要把最好的海岸留给人民。广州将打造国际一流海岸带,增加休闲、旅游、商业、文体、文创等功能,用绣花功夫精心设计“海上花城”。增强市民亲海感受,将人的活动引向海边,让市民看得见海,摸得着海,记得住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大港   南沙   水合物   深蓝   海洋   大城   新一代   广州   海上   产业   城市   文化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