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呢,吃了今儿不管明儿” - 记者过年

春节前计划和老妈一起去旅行,不记得我们具体一起走过多少地方了,也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旅途的记忆中,总会有她的影子。

她从郑州机场出发,我们相约在西双版纳见面。坐上飞机,在轰鸣声和气流的颠簸中,总会想起命运的无常,很多片刻在脑海中闪过。

关于飞机还有一段记忆,小时候家人还在北京,我们住的地方离南苑机场很近,这座机场几年前已经停用,但那时候每天头顶上都有飞机飞过。有次姥姥过来住了一阵,她也喜欢看飞机,每天都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看。老妈那时候工作很忙碌,没时间陪她,后来她还自己跑去了机场,回到老家逢人就提起“北京的大飞机”。

“你别看了,等我挣钱了,就带你去坐飞机。”老妈对姥姥说。就像那些经典的电影桥段一样,这句话也成为了故事的开始。

很多年之后的2015年,姥姥和老妈终于第一次坐上了飞机,也开始了她们俩人生中第一次旅行,去桂林。坐在飞机上,激动之余,姥姥更多的是害怕,两人的座位没有买到一起,下飞机时才发现,姥姥的飞机餐都没吃,吃不进去,太紧张了。

6天的旅行,成了她们最美好的记忆,也成了老妈心头的遗憾:“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带她去更多地方。”一年后的第二次旅行,姥姥已经瘫痪并坐上了轮椅,那一次,也变得无比艰难。

姥姥生病前的桂林之旅

我和老妈说,要写她和姥姥的故事,第二天要交稿,请她帮忙回忆过去的细节。一早醒来看到手机上她发来的片段的“小作文”,时间分别是晚上11点多、凌晨两点、凌晨5点......在她的回忆中,我得知了更多的细节。

2016年的秋天,71岁的姥姥早早地起了床,在厨房开始做饭。还在睡梦中的舅舅突然被姥姥的叫声惊醒,当他跑到厨房,姥姥已晕倒在地上了。后来她被迅速送到了我们县医院,诊断为急性小脑出血,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求家属把病人转诊到市级医院就诊。在被送往市级医院的途中,因病情发展迅速,姥姥昏迷了过去。

到了市医院,姥姥马上接受了第一次手术,手术后的第三天,因为脑部积水严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约家属谈话,告知要第二次手术,征求家属意见。

因为当时是晚上8点多,医生说病人生命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停止呼吸,要求家属快速做出选择。当晚亲戚们开了一个会,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姥姥的兄弟姐妹中,有人建议放弃治疗,不想再让她的身体遭受第二次伤害,再“折腾”一遍。在这半个小时里他们将决定一场不确定性的手术,最终大家听了老妈的决定,签了第二次手术同意书。

术后的第七天,姥姥虽然暂时保住了生命,但还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ICU的病床紧张,医生催促转普通病房治疗。当时我给老妈打了个电话,问要不要送姥姥到省级更好的医院看看,她马上去征求医生的建议,医生说:“你喊喊,如果能睁开眼睛还有转院的价值。”

一天,舅舅喊妈妈的时候,姥姥突然睁了一下眼睛,大家都哭了。昏迷中的姥姥在接受手术八天后被转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医生告诉家属要多和病人说话,刺激大脑有利于早醒。姥姥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带着床褥在医院打地铺,每天都和姥姥说话。

在老妈发给我的文字中,她写道:“半个月后,母亲终于在孩子们千呼万喊中睁开了眼睛。经过了一个月的治疗,插在母亲身上的管子在慢慢减少,逐渐恢复了语言,肢体活动也在一天天好转。母亲生病第48天,回到了老家中医院,一个多月后,母亲身上最后两个管子,胃管和尿管终于拔掉了。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让母亲慢慢学会吃饭、坐立、活动四肢,但由于小脑细胞死亡失去了平衡,不能自己单独行走。康复治疗的过程非常艰难,由于疾病影响,母亲的智力已经不如从前,像个叛逆期的孩子,为了鼓励她积极配合医生康复。我给她承诺,如果好好配合医生康复,康复后就带她去她很早就想去的地方——‘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姥姥在老家的时候,非常迷恋去听保健品的讲座,在小报上看到,就要马上去报名。课堂上的“老师”讲的都是养生知识,上几节课之后,便开始忽悠老年人购买产品。姥姥是“老师”的忠实粉丝,还花了四千多块买了一台号称“小分子水”的饮水机。在“老师”的口中,姥姥得知广西有一个地方叫巴马,那里住着很多长寿老人,都是因为喝了当地的泉水,这泉水就被称作“小分子水”。

这台饮水机,成为姥姥的宝贝,她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先喝上一杯,家人也是在她的口中知道了巴马这个地方。在姥姥的讲述中,巴马是一个世外桃源、梦想之地,美好到仿佛不存在,仿佛这辈子都可能无法抵达。

但她们真的去了。带一位瘫痪老人,开车来回4000公里的旅途,只为了完成一个承诺。

经过半年的治疗姥姥终于稳定了下来,可以出院了。一周后,大姨父改装了他的商务车,把后座改成了“床铺”,方便姥姥躺上去。她们带上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大米面粉豆浆机......还有姥姥的轮椅,大姨、大姨父还有老妈,一行四人开车走了两天,带着姥姥来到了巴马。

路上走了两天一夜后一行人抵达巴马,大姨和老妈推着姥姥出门

“这是母亲心心念念很多年的地方。”老妈说,每天她们都会推着姥姥去外面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让她多感受世界的美好,唤起对生活的向往。”几天后她们又辗转来到了北海银滩,姥姥不能行走,就坐在沙滩上玩儿,开心得像个孩子。

生病之前,姥姥是一个热爱生活、性格开朗的人,走到哪里都有她的“朋友”。和其他老太太的兴趣爱好不同,她的偶像是钟汉良,常挂在嘴边的是杨幂和刘恺威,家里还贴着钟汉良的海报。她还喜欢听收音机,但都是些明星八卦。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姥姥还总是带女儿们买漂亮衣服。“管它呢,吃了今儿不管明儿。”姥姥总践行着她的这句人生格言。

生病之后,姥姥的脾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尽管非常用心地让母亲每天康复锻炼,但脑出血给她造成的伤害,很多都是不可逆转的,母亲一直不能自理生活。其实当一个人遭受重大疾病后,身心的痛苦让情绪很低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期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老妈写道。

2023年是姥姥生病卧床的第七年,这几年里,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轮流照顾,当年在医院里碰到的比姥姥更年轻甚至病更轻的“病友”都早已不在了,又或者因为卧床生了褥疮,但姥姥这些年一直都被孩子们打理得很干净。

但姥姥再次突发脑梗入院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又再次组成一个护理小组,在医院打起了地铺。在住院的三个月里,姥姥的语言和吃饭能力在慢慢恢复,舅舅负责她的一日三餐,每天在家里做好饭并送到医院来。

“命运时常会捉弄人,2023年6月,也是母亲即将出院的日子,我唯一的弟弟早上给母亲送完最后一顿早餐,突发心梗离世了。”老妈写道。

前一天晚上,他们还在医院里聊天聊到了很晚,他们很久没有说过这么长时间的话、聊这么久的天,第二天一早还见了面,几个小时之后便天人永隔。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也是从姥姥生病开始,老妈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喜欢出门旅行,抽空就说走就走,有时候自己报个团就出发了。和她一起出门,总能感受到快乐,路边的小花,天空的云朵,在平凡的景致中也能发现不同的乐趣,这时候便会忘记很多生活中的意外带来的苦恼,脑海里便回荡着那句,“管它呢,吃了今儿不管明儿。”

作文的最后一段话,她写道:“时至今日是母亲生病的第八个年头,在照顾母亲的日子里,那些快乐与疲惫时光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学会了享受当下的心态,学会了接受狂风暴雨来袭的能力,也让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期待,一切都在变好的路上。”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刘璐明

责编 李屾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巴马   明儿   今儿   姥姥   家属   机场   手术   母亲   飞机   医生   记者   医院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