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唯一一位当过知青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丈夫的姐姐是杨春霞

前言:

她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知青成长为乒坛女王的?

易困难时,谁没有涕泪交加的时刻?

谁没有爬起再跌倒的困境时期?

然而,正是这些磨难造就了张德英不平凡的人生。

河水绕山转,山水长相逢。


23年里,6次跨越国界和时间,张德英依然与乒乓这个生命挚爱难舍难分。

足迹遍布黑龙江荒原,平壤赛场,洛杉矶的阳光,最终回到上海温暖的怀抱。

渴望的种子:课桌前的一个梦

1961年的一个春天,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如期举行。

这一赛事带动了一股乒乓球热潮,小小的乒乓球也成为焦点之一。

当时,8岁的张德英正在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小学读二年级。

放学后,张德英总是跟着邻居哥哥跑到操场上,高高兴兴地看他们打球玩。

那些对她来说神奇的旋转和弹跳深深吸引着她。


这天放学回家,张德英高兴地对妈妈喊道:“妈妈,我看完电视啦!庄则栋叔叔、李富荣叔叔赢球啦!我也想打乒乓球!以后我也会上电视的!”

妈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由着她天真烂漫的想象。

然而张德英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开玩笑。

她眼巴巴地看着电视上国手们拼搏不懈的身影,渴望自己也能拿起乒乓球拍赛场飞奔。

球手们可以如此活跃自如地施展着身手,这一切对她来来说太过神奇太过诱人了。


她开始琢磨,要是自己考上体校该多好啊,接受专业训练一定能成为像李富荣叔叔那样厉害的运动员!

每当想到这些,她就更加用心学习,希望自己考上体校的可能性能大一些。

课桌前的这个小小的梦想,终于在1964年初开花结果。

一场青涩的考试:考中了上海市少体校

1964年,上海市少体校开始招收乒乓球运动员。

当时11岁的张德英决定一试身手,参加体校的入学考试。

她特意穿上最干净的衣服和一双漂亮的凉鞋,胸怀着一颗激动而忐忑的心来到黄埔体育馆。

还记得小时候和邻居哥哥一起玩球的情景,她虽然年纪小,但从不示弱,无论输赢都好脾气地笑着。

如今自己终于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了,她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机会。

父母在家里为她加油助威,张德英也不想辜负他们一番良苦用心。

然而,幸运女神并未如她所愿眷顾着她。

推拉开大门的时候,张德英几乎惊呆了——地板上印着几个大大的湿痕,周围的考生都很困扰。

原来清洁工刚刚拖过地,一时之间还没完全干透。

张德英焦虑地在原地不停打转,深色的地板上自己的凉鞋又滑又危险,她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要摔倒了。


冥冥之中,张德英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果断脱下凉鞋,换上袜子,然后光着两只脚丫走上前去试球。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个长发女孩竟然胆子这么大。

考官们都以为她会直接在地上滑倒,谁知她脚底灵活,步法稳健。

她稳稳落地后,顾不上冰凉和尴尬,开始卖力挥拍。


就这样,张德英成功进入了上海市少体校乒乓球班,开启了她辉煌的乒乓人生。

许多年后想来,她都要感慨天助我也,终于在关键时刻抓住了那一丝机遇。

艰难岁月:下乡插队的遭遇

然而好景不长,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运动中,张德英所在的少体校被迫关闭。

她无法继续受训,烦恼之余还挂念着自己未完的乒乓球梦。

为了不荒废技术,张德英和队友们经常翻墙进入校内没上锁的体育馆偷偷训练。

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小心翼翼地把乒乓球台搬出来,在微弱的灯光下你来我往地训练到深夜。


1969年高考前的那个春天,张德英整夜难眠。

一想到毕业后很可能要与乒乓球和体校诀别,她就万分难过。

然而确切消息很快传来,上山下乡的政策不会就此放弃。

和大多数城市青年一样,她也没有逃过一劫。

在选择地点的时候,张德英毫不犹豫写下了黑龙江建设兵团。

军队领导人曾向她许诺这里有乒乓球场地和条件,这让她这个乒坛新秀选择了这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偏远地方。

她想,只要能继续打球,哪里都行。

然而当她郁闷地站在林子里几顶帐篷面前时,迎接她的却是荒凉的风沙和破旧不堪的生活设施。

她欲哭无泪,对领导的虚假承诺万分失望。

她心里明明白白,这种环境自己根本无法继续训练,乒乓球梦想就要泡汤了。

在黑龙江的日子过得很艰苦。

起初,张德英天天哭闹不休,颇为令人头疼。


久而久之,大家也习以为常,任由她自生自灭去了。

她们靠着简陋的锄头铲子开荒种地,靠着朴实的大锅烧开白菜充饥,靠着残破的被褥在帐篷里挨冻度夜。

张德英和同伴们脸色黢黑,手足粗糙,与记忆中那个羸弱的女孩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她感到十分绝望,这里的条件显然无法支持她实现乒乓球的梦想。

重燃希望:国乒选拔的一纸通知书

日复一日,张德英以为自己这个乒乓球梦想就要夭折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了。

直到1971年的一天,建设兵团的领导给大家放了一场电影《我们的荣耀》。

这是一部记录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选手们夺冠的纪录片,张德英看到影片中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徐寅生、张燮林、李富荣......热血再次在她心中燃烧起来。


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向国家队发起冲击!

于是,张德英开始给国家队的选手和教练们写信,表达自己想进入国家队的愿望。

她仔细回忆自己年少时在上海的训练和比赛,将点点滴滴都娓娓道来,直言自己有实力和决心重返赛场。

然而一次又一次石沉大海,她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信件石沉大海的无奈与绝望几乎压垮了她,然而这并没有击垮她,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参加选拔的决心。


终于,在1972年,她收到了黑龙江省乒乓球队的选拔通知书。

这是她实现梦想的大好机会!她激动地来回踱步,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每天都在简陋的训练场地里坚持操练,只为了这一次省队的选拔赛。

机会难得,她一定会全力以赴!

从草根走向巅峰:三夺世乒赛团体冠军

1975年,张德英如愿以偿进入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

这是她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所有的艰辛与等待在这一刻获得了回报。

第一次站在五星红旗下接受检阅,国家队的徽章第一次别在她漂亮的运动服上的时候,她激动得难以自制。


她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起点,人生也将因此达到新的高度。

进入国家队后,张德英就全身心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去。

她每天最先到最晚走,不放过任何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

1977年第一次以国家队主力身份出战世乒赛,她就一举拿下了女团冠军和女单季军,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第一块金牌,也为自己极速崛起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个不起眼的草根球员,从严酷的考验中走来,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绽放异彩。

这可谓是张德英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1979年和1981年世乒赛,张德英再次率队夺冠。

与此同时,她还收获了两枚女双金牌和一枚女单季军。

三次世乒赛,三个女团冠军,无数的正面报道与赞誉。

张德英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峰。

然而背后并不像表面上那样顺风顺水,每一点成就是她日日夜夜苦练的回报。

实力与勤奋不可或缺,她用汗水与泪水汇聚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说起张德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顽强拼搏、从低谷中崛起的精神象征。

而三次世乒赛团体夺冠,则是她实现这一精神的最好注解。

正是这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她不断超越自我,在乒坛辉煌一时。

携手共进:邂逅知音杨善霖

1983年,张德英从国家队退役,开始在上海从事乒乓球教练工作。

经同事介绍,她认识了京剧老生演员杨善霖。

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

杨善霖的姐姐正是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电影明星杨春霞。


弟媳是世界冠军,姐夫是电影红星,杨家一时间成了各界瞩目的焦点。

张德英和杨善霖的婚礼也在各大媒体的跟踪报道下顺利完成,可以说相当“高调”。

然而,好景不长。

1986年,张德英一个人前往美国发展事业。

一去就是8年,夫妻两地分居,只有女儿周岁时才零星团聚。

这对新婚不久的恋人来说无疑是种莫大的考验与煎熬。


好在,他们相互扶持,携手共进,终于熬过了这最艰难的岁月。

1994年,张德英回国继续从事乒乓球培训工作,杨善霖也在几年后回到中国,两人终于圆满重聚。

他们用两个人的努力书写了一段跨国异地而又幸福美满的婚姻诗篇。

爱情从不会辜负那些矢志不渝和不离不弃的人。

结语:

23年时间,张德英经历了太多。

小学课桌边的一个乒乓球梦,开启了她不凡的一生;严酷的下乡插队生活与不懈的自我训练,磨砺了她顽强的性格;三次世乒赛团体冠军,证明了她强大的实力与魄力。


她用双手书写的,不仅是自身的奋斗史,也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泪水,那些辉煌,都成为她们永远珍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乒乓球   乒坛   世乒赛   体校   黑龙江   知青   中国   国家队   乒乓   丈夫   姐姐   梦想   人生   杨春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