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没有嫦娥,却有因登陆月球失败,被送上去数以千计的水熊虫

前言:每当仰望星空时,月亮在夜晚独自绽放光芒。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尤其是在中秋的时候,月亮成为了圆月,好似一块会发光的月饼,也寓意着人们的团圆。

人类将月球设为了第一个登陆的星球,从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人类的脚印之后,各国都开始发展航天的进程。

而作为有着嫦娥奔月神话传说故事的我国,对月球的探索也没有停歇过,我国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名为嫦娥号,而在月球上我国的探测车名为玉兔号等。

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还在走...

“创世纪”号

2019年,以色列发射了一支名为“创世纪号”的探测器,踏上了前往月球的旅程,当一切看似顺利时,意外发生了,探测器在着陆前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

这个事故不仅令以色列全国上下感到遗憾,也引发了科学界的担忧。

原因是“创世纪号”探测器内其实是有“乘客”的,这些“乘客”正是水熊虫,这是一种被科学家们誉为地球上生命最顽强的生物。

它们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生存,当探测器坠毁时,科学家们不禁好奇,这些微小而强大的生物是否能在如此强烈的冲击下存活下来。

水熊虫是什么?

水熊虫是一种缓步动物,体长仅为1mm左右,也是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力代表之一,最重要的是这种生物没有天敌。

早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水熊就已经诞生,自此之后,水熊虫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繁衍生息并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种群分布。

为什么能生存五亿年,甚至这五亿年,地球发生了很多大事,恐龙灭绝、剑齿虎、猛犸象等千亿生物纷纷灭绝。

美国曾报道过水熊虫,称在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上很多生物灭绝,而处在火山口处的水熊虫却安然无恙,这小东西为什么能存活下来呢?

其实,这和它们自身的防御密不可分——水熊的体内含有一种特殊蛋白质,为什么称其为特殊,因为这种蛋白质也是水熊虫独一无二的进化而来。

虽然水熊虫小,即使它们长的也丑,但它们的防御可是地球之最,在1937年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水熊刚孵化就和成年体态差不多的时候,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作为节肢状动物,按理说这类动物的幼年和成年的区别很大,水熊虽然要蜕皮,但其状态却不变。

随后,科学家们对其做了很多实验,比如

水熊曾被德国科学家放置在150度的超高温环境下,最后再将水熊放置常温中,并给水熊充水分,没过多长时间,水熊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同样的,将水熊虫放置零下200度的超低温环境下,最后将其在放置常温中,一点水分,水

熊虫再次恢复正常。

科学家再将水熊虫放置含有如原子弹一样的核辐射中,水熊虫仍然能够安然度过危机时刻,核辐射杀不死它,甚至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都不能将其压扁。

而让科学家们质疑水熊虫能否在月球上活下来的原因是在水熊虫飞上月球之前,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多个测试。

科学家们利用二级轻气炮将子弹加速至不同的速度,并把水熊虫放置于子弹内,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将子弹比作了探测器,而靶子就比作了星球表面。

当“探测器”的速度为每秒852米时,“探测器”撞击“星球表面”产生的冲击压达到了1.01Gpa,水熊虫成功存活了下来。

科学家将速度提升至每秒901米,此时的冲击压力已经达到了1.14Gpa,没想到结局竟然是水熊虫未能幸免于难。

而2019年创世纪号事件中的水熊虫能否存活下来,引起了双方的辩论,由于一同上去的没有设备能知道水熊虫真的是否存活下来,所以这些都是科学推断。

当然一切事物有对有错,有人就认为水熊虫一定死亡了,毕竟“创世纪号”探测器产生的冲击压可能高于水熊虫的生存能力。

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探测器内部有缓冲的存在,水熊虫或许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再加上有前车之鉴,欧洲曾在2007年将水熊虫送入过太空中做实验,结果表明,水熊虫不仅能在真空和辐射的环境下生存一段时间,甚至还繁衍了后代。

这么一个形似外星生物的水熊虫让人们也担忧了起来,如果它们在其他星球上存活并繁衍,会不会对那里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比如说水熊虫在月球上存活下来,它们又能繁衍,会不会打破月球的原始状态,怎么样才能消灭这些生物呢?

或许时间会告知我们答案。

不过也有人指出,既然这水熊虫能在太空中生存,为什么不把水熊虫的基因和人类的结合一下,让人们也能在太空不被辐射所干扰呢?

一切都要看科学

虽然这种问题富有想象力,但将水熊虫基因注入人体的实验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风险。

水熊虫与我们人类在外观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前面我们也讲过,水熊虫是一种仅仅1毫米小的生物体,而人类的体积庞大,我们的生命周期和环境适应能力都远不如这些微生物。

水熊虫基因组中某些独特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并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或感染等问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伦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基因修饰后的个体产生了非预期的遗传特征,那么他们将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一切的一切还要看科学家们如何处理,已达到最安全切最高效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月球   数以千计   月亮   创世纪   探测器   嫦娥   星球   基因   科学家   人类   生物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