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院子老屋

我家的老院子老屋

丁丰民 凤鸣心语

我的老家在青土湖畔的一个小村里,那里也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呢,土地肥沃,人们勤劳,这里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呢。然而时光的轮回,早已经吞噬了往事,渲染了浓重的沧桑。可是人老了,总是莫名其妙喜欢怀旧,其实就是说,这是因为自己真的是老了,翻翻过去多年前的老照片,看看老家的地方或者是看着家乡的方向,有多少无能为力多少起起落落,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了,还是让自己学会释怀吧。因为只有走过岁月的长河,我自己才会明白,往事已换上了岁月的翅膀,演绎着生活的那些喜怒哀乐。人生路上,日复一日,岁月更替,却无法改变自己心中的那份深深的眷恋。已经逝去的往事,终究掩不住它们的光芒,它们就像那片新月的弯痕,那句抒发心声的诗,历久弥香,永不凋零。也就像是我记忆中的老院子老屋似的,虽然说仅剩下了那只有几米长,也不到两米高,可是过去老屋在自己的心中,仍然是永不凋零的感觉。

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那段旧墙的时候,就会想起了老院子与老屋。我说的老院子与老屋,还是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奶奶“领导”全家奋斗的时候。记得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奶奶“领导下的人口”已经达到二十多将近三十口人,真的是成了一个大家庭,也是我们整个村子里,那个时候人口最多的家庭了。爷爷是在解放前去世的,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一直到解放后的一九七八年奶奶去世,这个家二十八口人的大家庭,都是在奶奶的“领导”下,在父亲与叔叔们的支持下过来的。奶奶去世后,在奶奶的追悼仪式上是叔叔致的悼词,其中有句话是“父去世,母主持,率儿媳多吃苦,风里来,雨里去,又播种,又扶犁,粮不足,荒难渡,挖野菜,充饥腹,勤种棉,细纺线,巧织布,精做衣,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五三年,发大财,满装绣的堂屋盖起来”,也就是说叔叔的悼词中,一是说了奶奶一的生,特别是在爷爷去世后,奶奶后半生主持这个家真的不容易啊。二是也让我知道了我们家老院子里的老房子,是一九五三年盖起来的呢。也记得我二叔在开玩笑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是迟解放几年的话,我们的成分就会定成富裕中农了。可见那个时候我们家的房子也是挺可以的呢。在父辈们的眼中,我的奶奶就是伟大的女性。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老院子与老屋的布局,我的记忆中大体是这样的:整个院子是二十间房子的布局,所有的户子都是连体的,也可以这样说,就是所有房子的墙倒了,房子也不会倒的,因为它们有屋柱还有屋梁与林子杊子等在支撑着。整个院子坐西向东,西面三间堂屋,西南角上是两间磨房,西北角上是仓房,北面有两间书房与一间小屋,南面也是两间书房与一间小屋,东北角上是两间伙房,东南角上,是两间房的位置但是没有盖房,留做应急厕所了。正东面是街门道,左右两边是各一间倒座。家里的所有房子,伙房粮房与磨房自然是没有窗户的,另外除了南北两间小屋没有窗户外,其他的窗户都是两层的,也就是外面是花窗,里面是板扇窗扇子。街门外面是还有一个“院子”,“大门”向南开着,北排有第一间住人的小房子,紧挨着是一间盛干粪(烧火用的干畜粪)的棚子,连着还有盛畜草的圈子与芠房,东排上是猪圈与羊圈,东南角上有一处旱厕与堆土粪的地方。南排上紧连着院子的骡马棚,过来是驴圈等,整个大门院的“门”,是向南开着的,老院子南墙根处有能够通行大车的路,与院子西边的路槽沟相连着,通向外面。路的南面有一块地,地的南边有一排沙枣树。在自己的记忆中,对奶奶“领导”时期的老院子里的老屋,还有大门院里的一切,真的是太熟悉了呢,就是什么地方有个坑坑,哪个墙上有个洞洞,真的是都存在了自己的记忆中。有的时候呢我就在想,如果是找一个会画画的人,把这些都画出来多好啊,只是到现在也未能如愿以偿呢,但是,我仍然是在努力着。奶奶生了父亲他们弟兄四人,我的大爹他们一家在牧区,有草场与驼羊,也算是内蒙古阿右旗的人了,二爹住在老院子里南书房,我父亲与我们住在北书房,四叔在外地工作,四妈与孩子们住在北倒座,我的哥哥结婚的时候住在南倒座,我二叔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哥他们住在南小屋里,奶奶她自己就住在北小屋。堂屋里中间一间的上墙上有贡桌,自然是奉放先人灵牌的地方了,小时候的感觉记那里就是一个非常圣神的地方,堂屋里南边的一间中,放有给奶奶做下的棺椁,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听父亲讲奶奶的棺椁做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呢。堂屋,它就是家里一个圣神的地方,平常的时候门是上锁的,也不会让家里人随便进进出出的。每年到了逢年过节要祭奠先人的时候,才能够进去的,当然了,平常的时候大人们也可以进去找东西的。到了一九七二年的时候,奶奶已经是六十九岁高龄了,正如四叔在《浩瀚心潮》一书中写道的:母亲已经是六十九岁高龄了,容发身体已然摧萎”,所以就在那一年,为免奶奶操心操劳,父亲他们兄弟四人经过商议后,各自分家立户,奶奶随四叔四妈他们一块生活了。对于家里的房屋与财产,我的记忆中奶奶是这样分配的:上房,也就是堂屋,留给了在右旗牧区生活的我的大爹了,南书房南小屋,包括西南角的磨房,留给了二叔一家,南书房南倒座与西北角上的粮房,留给我的父亲名下了,北倒座北小屋与原来的东北角上伙房,留给了四叔四妈他们,奶奶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房一屋,也没有留下一草一木,她随四叔四妈他们一起生活,一直到八一年去世。

在自己的记忆中,家乡的老屋,那时虽然已经很旧了,却是一家二十多口人的家园,也是多少年后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生于老院子里的老屋,又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童年与少年的生活,小时候的多少喜乐悲愁,都源自于老院子老屋,这里,那村外的道路,老屋西墙根外路槽沟里的流水,儿时候玩土游戏的记忆,留下多少年少时候的追逐与嬉戏,童年与少年时候那欢乐的笑声,好似依然回响在自己的耳边,它也深深地藏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又似乎是时时泛起,历历在目。家乡啊!就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我热爱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人们常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呢,其实吧,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离开过家乡……人生啊,也许就是这样的,人啊,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与这样的过程吧……

其实吧,我今天写关于老屋的事,只是想把这些告诉孩子们,我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也是想告诉所有人: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的老院子与老屋,当然了,有些已经是拆了没有了,但是我们的根都在老家,我们的根,仍然是在老院子里的老屋里,不管家乡的谁走向何处,也不管家乡的谁在他乡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家乡与自家的老屋,常回家看看。人常说:往事不负花开,月色铺满人间嘛。纵然岁月蹉跎,在人生的旅途上,总会有一片温暖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赏析,我想最安全可靠的,那就是自己的家乡与老屋。人常说岁月静好,往事便成了我们心底最美的回忆,仿佛是夜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点亮了家乡的每一个人的美好的梦!

家乡,老院子与老屋和家乡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难以忘记的地方!家乡,老院子与老屋,还有家乡的一切,都在自己的心房里永远地存储着。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1

标签:院子   伙房   堂屋   磨房   书房   奶奶   小屋   家乡   父亲   我家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