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华、歧视胖子后,lululemon终于不装了!

近期,Lululemon创始人Chip Wilson在《福布斯》的采访中的一番言论,再次将这个品牌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对自家品牌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广告不满,认为广告中的人们看起来“不健康”“病态”,更强调品牌无需迎合每一个人。

这番话不仅让人质疑Lululemon的品牌理念,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其真诚性的怀疑。

回顾Lululemon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它第一次因为不当言论而引发争议。

从之前的“透明瑜伽裤”门事件,到疫情期间陷入辱华风波,再到如今的创始人迷惑发言,Lululemon似乎总是在消费者的雷点上蹦迪。

有人从吐槽品牌转移到吐槽瑜伽裤,就像秋裤外穿,穿上就像裸奔。

有些女性的身体并不适合这些瑜伽裤,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腿给瑜伽裤多少压力

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品牌价值观的真诚性。

然而,尽管争议不断,Lululemon却依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在吐槽的同时,还是愿意为其买单?也许,答案就隐藏在品牌的多元化战略和高端定价之中。

一方面,Lululemon一直在努力打造多元化的品牌形象。无论是广告模特的选择,还是产品尺码的设定,都在尽可能地包容不同身材的消费者。

这种多元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身材焦虑,让更多人能够在Lululemon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装备。

然而,当品牌创始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多元化广告的不满时,这种努力似乎瞬间化为泡影。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Lululemon是否真的如其广告所宣称的那样,致力于打造一个包容、多元的运动品牌。

另一方面,Lululemon的高端定价策略也为其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尽管其产品价格昂贵,但依然有大量的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这其中,不乏一些将Lululemon视为身份象征、社交货币的消费者。在他们看来,穿上Lululemon就意味着迈入了某个特定的社交圈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

lululemon创始人Chip Wilson说,“我的目标人群是30岁职业女性,爱运动的单身丽人,有自己的房子,也爱旅行。”

然而,这种高端定价策略也让Lululemon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究竟是继续坚持高端路线,还是放下身段迎合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面对争议和质疑,Lululemon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如果继续坚持多元化和高端路线,就必须在言行上保持一致,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每一个消费者。

否则,再多的广告和营销手段也无法掩盖其虚伪的双标本质。

Lululemon的争议不仅仅是一次公关危机,更是对其品牌价值观的严峻考验。在未来的发展中,Lululemon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真诚待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瑜伽   言行   买单   胖子   创始人   社交   价值观   真诚   消费者   品牌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