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背后真实的沪深股市风云往事:散户与机构入市的较量

电视剧《繁花》作为2024开年大戏,在社会各界引发“热效应”。

不同于导演、监制王家卫以往擅长的晦涩言情,与金宇澄原著中的一千多处“不响”,剧版《繁花》拥有更加写实的故事质地。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交锋,许多情节都有真实的案例所本。

剧集首播完毕之际,南都、N视频记者翻阅权威历史资料,回顾宝总、强慕杰、蔡司令等虚构人物背后,那段真实存在过的股市风云。

电视剧《繁花》剧照。

“宝总舰队”的时代原型

电视剧《繁花》的主线故事从1992年12月31日,胡歌饰演的男主人公宝总被炒股搭档之子寻仇展开讲述,至1994年服饰公司上市之后,宝总宿敌强总的锒铛入狱画下句点。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以沪深股市起步之初的波动发展作为背景。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正式开业。同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试运行,次年7月3日正式开业。在此之前,部分实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已开始发行股票,其中的真空电子、飞乐音响、飞乐股份、爱使股份、延中实业、申华电工、浙江凤凰、豫园商城率先上市交易,俗称沪市“老八股”;与之相应,深圳也有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老五股”,在深交所建立之前公开交易。当时,人们或通过证券公司的指定柜台,或通过马路边的“打桩模子”(黄牛)达成买卖,股票二级市场(即股票交易市场)的雏形已然出现。

第一代股民进场,正所谓“只认资金不认人”,赚钱的就是英雄。股市不设任何职业门槛,有门路者携资入市便可以参与其中,参与财富的重新分配——当然,风险自负。如《繁花》剧中台词所言:“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人生。有人乘风而起,有人半日归零。”

上海滩那些敢于吃螃蟹的“原始股民”,常以1986年9月26日开业的早期交易柜台——位于西康路101号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营业部为中心,在附近寻得各自相对固定的据点。为进入“大户室”、取得交易的优先权,有些散户股民就会自发整编成“联合舰队”,抱团行动。白天一起炒股,晚上交流信息、分析局势,中间就在证券交易场所附近用“工作餐”。“舰队”成员之间提包往来,在小饭桌上倾倒沉甸甸的现金,成大事不拘小节。

《繁花》中,宝总舰队的固定据点就在乍浦路的小乐惠饭店。

早期“散大户”中,不乏平民高手。著名股民有组织“联合兵团”的医生邬明扬、“舰队司令”蔡铁阳等,剧中分别以上海股市最大舰队“麒麟会”的巫医生、宝总舰队重要成员蔡司令等角色模糊对应。宝总舰队中,除了身为退休工人的蔡司令,还有场外黄牛出身的邮票李,邮票李的干妈、退休财务胖阿姨,胖阿姨的年轻徒弟金宝,自我介绍是“乡下来的”发根等人。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状态,也符合历史真实。

至于男主人公宝总,据《繁花》一剧的证券顾问、资深股评人应健中肯定,他的发家史在现实生活中同样能找到原型,可以视之为一代股市投资者群像的集合体。

应健中在剧中客串了“股评家”一角。

电视剧《繁花》中的宝总,受到经验丰富的“老法师”爷叔点拨,借发小准备结婚的六千元开启了股市淘金之旅。购入的第一支股票,是“老八股”之一的真空电子。此后,他还专程到安徽收国库券,带回上海转卖套利。这些设定都让人想到被誉为“中国第一股民”的传奇投资人杨怀定。

杨怀定出生于1950年,原籍江苏镇江,曾是一名国企职工。1988年,他辞职下海,通过订报纸敏锐捕捉到了发财门路,利用国库券的异地差价,迅速完成了一百万元的财富积累,由此得名“杨百万”。其后,他转战新兴的股票市场,大手笔买入真空电子,从中大赚。多场战绩,让他成为历史留名的散户投资者,还应邀登上了高校讲坛。2021年6月13日,杨怀定因糖尿病并发症不治去世,享年71岁。

《繁花》剧中还提到,阿宝真正翻身成为大户,是因为囤积股票认购证。1992年,的确存在过一个“买到就是赚到”的时期。当年1月,上海发行第一批股票认购证,每份售价30元,吓退了不少市民。但牛市当前,新股认购证就相当于入场凭证,发售结束后,“黑市”价格迅速起飞,许多持有者因此暴富。剧中富有先见之明的阿宝,凭借满满一保险箱的认购证,一跃成为麒麟会的座上宾。

“强总”与机构入市之变

与散户扎堆的西康路营业部相对应,第13集正式登场的“深圳鲇鱼”强慕杰及其率领的“深圳帮”,则以上海外滩商圈的高档写字楼——联谊大厦作为大本营。他们所属的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国投),在那里开办了上海营业部,手眼直通上交所。公司名称为虚构,但却实实在在地揭开了外地机构抢滩上海股市的历史性一页。

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证券专业经营机构和大量兼营证券业务的机构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剧中的南国投上海营业部,是1991年,由深圳投资界擅长使用杠杆的操盘手A先生,用10万元开办费和一张中国人民银行的批件,与强慕杰联手起的家。深圳股市新股大扩容之后,A先生一手打造的私募基金遭受重创,不得不低价抛售股票割肉离场。多年的苦心经营化为一串数字,心累的A先生选择跳海,而强慕杰等人移师转场,力图在大量优质公司上市的沪市赚回损失。

1993年9月3日,上交所修改交易规则,正式允许法人机构开设证券账户投资股市。与广大散户相比,这些动辄调动上亿资金的“法人股民”实力雄厚,甚至有能力坐庄设局、搅动市场,左右大盘行情。身为南国投上海营业部总经理的强慕杰,挟巨资来当“过江龙”,就是A股第一代“机构庄家”的投影。

黄觉饰演的“强总”。

值得一提的是,股市强人“强慕杰”的形象,以及部分商战桥段、台词,并非出自金宇澄的《繁花》原著,而是脱胎于应健中2000年出版的股市题材小说《股市中的悲欢离合》。

小说写道,强慕杰在恢复高考的年代,考上了当时报名率极低的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后来又参与组建了神州证券公司,也曾通过买卖股票认购证、“黑市”倒股票等方法,努力让个人资产增值。1991年,强总带着几位小青年开始闯荡上海滩,立业之初没有像剧版那样大手笔,只借了几间招待所的房间,给电脑联上网,就做起了生意。四十七八岁的年纪,担任神州证券公司上海总部总经理,设局“截杀”散户股民。

不过,小说中的强慕杰在故事一开头就忙于股票之外的另一摊事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股市摸爬滚打数年之后,他意识到账面上的数字“总有一天是一场空,因为它的价值是靠人们的信念堆积起来”,坚信“唯有不动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因此,强慕杰梦寐以求的反而是一大片房产,将他开发、掌管的小区视为自己的一幅作品。这倒与剧版尾声中,宝总安身立命的赛道颇为相似。

如今,各种公募、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为代表的法人、机构股民,成为股票交易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这些杀伐果断的大机构面前,个人英雄的能量与声量,已远非“杨百万”时代可比。

“宝瀛事件”与投资者保护

电视剧《繁花》中,第20集到22集讲述的“宝瀛事件”令很多观众大呼过瘾。

在剧中,这是强总率领的南国投瞄准股权结构分散的“三无股”(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外资股),一番布局炒作,在沪市取得一席之地的关键一役,也让及时调头跟进的宝总舰队获利颇丰。现实中与此对应的,则是发生在上海延中实业与深圳宝安集团之间的收购战,史称“宝延风波”,是新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起并购事件。

《繁花》中,被南国投瞄准的“三无股”瀛洲实业。

剧中100601“瀛洲实业”的原型,为沪市“老八股”之一、股票代码600601的延中实业。1992年底,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共有股本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其中法人股占9%,社会公众股高达91%。而“宝龙公司”的原型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是深圳的老牌上市公司。

1993年9月13日,宝安集团旗下的宝安上海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宝安华阳保健品公司、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开始分头在二级市场收购延中股票,到9月29日,三家“宝安系”公司已分别持有延中实业4.56%、4.52%和1.57%的股份,总额达到10.65%;9月30日,这一持股比例更跃升至近16%,此时宝安公司才举牌公告称,已持有延中实业流通在外的5%以上股份。延中实业的管理层,猛然发现企业有易主风险,立即筹措资金计划“反收购”,夺回控股地位。在此过程中,延中实业的股价不断抬高。

剧版《繁花》中,上海散户股民被重仓瀛洲实业的蔡司令鼓动,纷纷投入这场对抗深圳资本收购行为的“上海保卫战”。只不过,宝总、蔡司令等人知道深浅,在涨势犹在时“落袋为安”,一味跟风买进瀛洲股票的小投资者金老板,却在高位被深套,走向了负债坠楼的结局。

现实中的延中实业,在收购战后,曾向监管机构诉称宝安公司违规、系恶意收购。因为按照1993年4月颁布施行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市场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目标股份直接或间接达到5%就应当公告,随后每收购2%就应公告一次,每次还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才可以继续收购。但“宝安系”的打法却是,通过较为隐蔽的关联方一致行动,迅速完成了近16%股份的收购,涉嫌规避法规及市场监管。

时任上海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宁,在《证券兴起:我与中国资本市场》一书中回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第一单市场收购中就发生了不规范运作的行为……等到当日收盘时,我们发现延中实业的交易量十分巨大,而当时宝安公告仅宣称收购了5%的股份。我们马上到上交所调取相关交易数据,进行查证,发现宝安及其一致行动人收购股份占比实际远高于此,未完全披露……”

1993年10月,证监会、上海证管办、上交所对这起收购案例展开联合调查。最终,对未按照法律法规履行收购信息披露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予以警告处分,并罚款100万元;对其关联方宝安华阳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给予警告处分。但“宝安系”对延中股份的收购行为,被认定为“有效”。

调查中还发现,宝安收购战的服务机构之一、中国农业银行襄樊市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在得知内幕信息之后大规模购入、随后高价抛出延中股票获益,所用资金还违法挪用了客户存入的保证金,损害了客户利益。根据有关证券法规,该机构在此过程中所获盈利1671万余元人民币,及现存延中股票余额5300股的潜在市场收益,均被认定为非法所得,予以处罚及没收。

历史上的延中实业,被深圳宝安成功入主之后,又被北大方正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如今的600601,已经更名为“方正科技”。

这一事件及其衍生风波,也给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带来了深刻的启示。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对收购上市公司行为有了更明确、详尽的披露规范,成为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标志。

剧集带火“《繁花》概念股”

《繁花》剧情中的股市激战已然远去。

昔日人声鼎沸的西康路101号营业部现已不存,投资者关注股票行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K线图,买卖仅需“动动手指”,金灿灿的股票认购证更多地只是作为藏品存在。

石先生收藏的纸质版股票及1992年的个人认股交款收据。

收藏爱好者石先生告诉南都记者,自己的外公就是“初代股民”,1992年曾中签认购了多种股票。在他看来,如今股票认购证的市场价值有限,坚持收藏的这部分人,可能更加看重它的历史价值和情怀价值。也有其他收藏者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家里仍然留存着多张连号的股票认购证,因为没有及时出手,错过了盈利的最佳时机。

剧中发生在沪深股市成立之初的“野蛮”运作手段,不会被允许再次上演。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与中国证监会成立后,证券期货法规建设的步伐加快。199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随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制度文件相继制定出台。1997年,“证券犯罪”被写进了新修订的《刑法》。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施行……走过“而立”之年的中国A股市场日渐完善,运行质量和透明度均不断提升。

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著的《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一书,截至2020年末,沪深股市市值约79.72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沪深上市公司达4154家,涵盖国民经济90个行业大类,囊括七成以上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群体,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曾经呼风唤雨的第一代股票投资者,多数已经“不响”,也有的唏嘘收场。《繁花》证券顾问应健中是极少数仍活跃在公众视野的老资格股民,先后做过教师、律师、股评人、媒体人、证券公司管理者的他,如今也已淡出市场。他感慨地说,K线图的背后都是人生。

剧版《繁花》的最后一番较量是1994年1月10日,100825“服饰股份”上市发行。信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强总,花了三千多万元做空,不断打压股价,几乎将宝总逼至强制平仓的绝境,不料宝总赌中了麒麟会愿意接盘,从而粉碎了他“高抛低吸”的计划,令南国投损失惨重。强总以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宝总手握一张川沙土地使用证离开股市,等待浦东开发建设的新时机。

剧中既描写了宝总舰队密切配合、发家致富,强总帮助公司赚得大钱、扬眉吐气的得意时刻,也讲述了股市奇才A先生心累跳海,散户发根、金凤凰、金老板等人财富梦碎,甚至殒命的悲惨遭遇。从情节上,并非劝人炒股,而是提示了股市机遇与风险并存。但随着剧集的热播,确实让多支“《繁花》概念股”飚红,比如“瀛洲实业”的原型、如今的600601方正科技,“服饰股份”的原型、如今的600825新华传媒等。股市之外,热剧效应还带火了和平饭店、黄河路等剧中的同款场景,甚至排骨年糕、干炒牛河等吃食,也吸引着观众打卡尝鲜。

“繁花落尽君辞去”,留下的不只是回忆的怅然。“阿宝”们的雄心和朝气不灭,终将迎来下一个“繁花似锦”。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实习生 黄丽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繁花   蔡司   认购证   散户   舰队   剧中   上海   股民   股市   往事   真实   实业   机构   风云   股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