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专属的“航母”,1.5米厚冰层不堪一击!国产雪龙2号有多牛?

2024年元旦的0点,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再次向南极进发,进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

雪龙2号可以说是我国最忙的破冰船,一年跑了2万多公里。而且看这架势2024年也不会清闲。为啥我国南极考察都离不开雪龙2号?那么高强度的工作,雪龙2号真“撑”得住?

雪龙2号

破冰船如今常常被用于近极地地区,为下一步的极地勘测提供最优的进入路线。而由于冰层的坚硬程度,因此也对这种特别的船种提出了特殊的研发要求。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破冰效率,会为船只设计长距较短,但横距较为宽展的锤子型船体。同时为了保证船型能够顺利攀上冰层,会进行船头加固,产生较为明显的倾斜角。

而由于近极地水质的特别,在镀层以及材料选择方面,还需要将防撞抗寒与防腐蚀等因素加以考虑。所以,船体入水部分会加固合金材料打造的钢结固定。

为了适应近极地地区的水环境,在升级版破冰船的设计之初就定下了“新船体与动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基调。

我国数亿科研资金的投入,让雪龙2号在下水之时就拥有了PC3等级的船体结构强度,并且搭载了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可以让船只实现艏艉双向破冰,保证在一米五厚度的冰层之上,能够以2至3节的速度稳定完成破冰任务。

为什么要对雪龙2号的破冰强度有如此准确的要求呢?其实是因为我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层厚度就在一米五左右。

不仅如此,该船型还安装了我国最新代的声学设备以及下沉式龙骨的船底结构,避免了碎冰以及航行过程中的泡沫对设备会产生的干扰。

而螺旋桨的特殊设计也可以使之对冰层进行“削冰”,在面对又高又厚的冰层时,雪龙2号可以实现船体的180 掉头,从而完成先削冰后破冰的出行任务。

支撑雪龙2号研发的,不仅仅来自于对自身研发技术的自信,也是来自于国际上的压力。原来,雪龙1号是我国以1750万美元从乌克兰某造船厂购得,后又投入2亿元才实现了正常的破冰出行。

而如今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不稳定,并且强权国家也在有意的限制先进科技的出口,因此自主研发雪龙2号迫在眉睫。

我国破冰船研发趋于完善?

我国的破冰船研发技术处于世界什么水平?我们又是否有能力建造核动力破冰船呢?作为极地造船界的后起之秀,我国与友邦俄罗斯的造船技术较之如何?

雪龙2号的出世代表着我们的破冰船生产技术从改造向自主研发又走了一大步。根据目前已有的数据显示,该船舶的排水量可至13990吨,吃水为7.85米,航速最高可达15节续航能力为两万海里。

雪龙2号是目前我国第四艘破冰船,但却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在国际上也具有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破冰船的头衔。

那作为临近北极地区的俄罗斯,在破冰船研发方面的技术如何呢?其实,由于地理优势以及工业化的领先,目前俄方是当今世界拥有破冰船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显示,俄方现在在役的破冰船数量就已经来到了四十艘,并且拥有着世界上唯一一艘核动力破冰船。该船型船长173.3米,宽34米,排水量与最大破冰厚度都是雪龙2号的近两倍有余。

因此,从表面看起来我国的破冰船技术研发远远落于人后,但实际上并不用如此悲观。因为俄罗斯临近极地,很早就具有了基地探索的意识,因此开发破冰船技术的计划也比我们早了很多。

目前,雪龙2号仅仅是我国第四艘极地科考船。我们对极地的勘测只迈出了第一步,破冰船不断更新升级,也是必然的结果。

如今,我国的破冰船技术开发在不断地完善,逐渐在极地站稳脚跟,接下来,唯有正视技术开发的困难点,才能够保证在国际上不会落于人后,借鉴经验与加强开发方面的技术交流都是走向下一步阶段性成功的好方法。

破冰是为了深入!探索极地的深层含义有这些!

加大对破冰船的开发投入意义何在?

破冰船作为极地勘测的急先锋,也就是说,我们急于研发破冰船,最终目的还是在极地。那么,是何种原因让我们对极地如此向往呢?其实影响因素有两点。

其一,经济因素。由于目前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严重,随着全世界温度的上升,极地地区的冰层也渐渐融化,由此产生的北极航线将对世界贸易与经济交流产生巨大的影响因素。

就在2018年8月,丹麦马士基公司实现了世界首次的穿越北极航线的货轮运输,该航线使得应有的运输时间一下缩短了数十天,而因节约的运输成本也是不小的数额。目前,也有学者推测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极可能在夏季迎来长达三个月的稳定航道。

而我国作为距离北极不算遥远的国家,探索北极航道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一旦我们可以确认可行性,我国的国际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可以说北极航道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

其二,地理与气候价值。2020年1月5日,南极科考人员首次用大型底栖生物拖网,对极地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了全方面观察。这一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哺乳动物等各个类群。

可以说,雪龙2号对南极地区的地质海洋生态的研究的贡献不可或缺。

而在气候方面,2020年1月11日,南极考察队在雪龙2号上释放了第一个探空气球,并且还将在六天的时间里有序的再放置24个目的则是为了探测不同高度下的温度、风向、气压等气象要素。

随着我国研发技术的提高,我们对极地地区的勘测重视程度也会随之上升,无论是北极带来的经济价值,还是南极带来的气候与地理研究价值,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为了保证勘测的顺利进行,维持破冰船的高水准开发生产则是重中之重的计划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冰层   极地   南极   破冰船   北极   船型   船体   航母   我国   地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