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对日重二线71式的数据前瞻与一些想法

谢邀,人在头条,刚打赢复活赛

这一年都快过去了,回顾了一下WG在去年年末的2023年总体计划一览视频,里面的内容放到现在来看,我只能说,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对我个人而言,最失望的当然是这个——

2022年发布的有关2023年全年计划内容的视频当中的,左边的这位!

一年大概两到三条新线,开年第一条确定是中重二线,那剩下两条我寻思都是日系的了,结果嘛……大家都知道的,他们“辛辛苦苦开发了四年多”的英轮线顶掉了日重二线,把日重二线推到了2024年。

然而这个开发了四年的玩意儿,现在看来真的挺让人无语的。

不过测试服现在正在测试的1.23.1版本里面,日重二线终于上线测试了,之前未公开测试时,这条线经历过的唯一的数据调整就是优化一下九级的68式的小问题,于是我在想这玩意儿应该是挺好的。

国服预定的名字叫“试验型重战车”,难不成是因为这玩意儿的原名刚好碰上了我们都能想到的那个?

然而嘛,当我真的看到准确的数据,以及从参加测试服的各路神仙的反馈来看,我只能说我无话可说,平衡确实挺平衡,似乎没有抢走任何一个人的饭碗,但是就和今年的箱子车63式一样,根本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

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不过我也在这些数据里面,看到了WG所给予的一些可能性。

以前我基本上不会对着测试数据云来云去,但是我真的很期待玩到日重二线,所以,我还是选择跟大家云一下这个玩意儿。

如果之后有二测三测或者更多次测试更改这玩意儿的数据的话,就当咱什么也没说吧。

这次采用倒序的方式跟大家聊一聊71式,也就是从WOTB搬来的救兵“手提箱”在1.23.1一测的数据,以及就当前数据来说的一些有希望或没希望的地方,只是简单聊一聊。


来点BGM拌一下吧,免得看得太无聊。


防护:坦间失格

先聊聊失望的地方吧。

车体装甲厚度数据

如各位所见,这就是非常传统的能卖头不能卖车体的重坦装甲,WG为了强化大家对手提箱在这一点的印象,他们给手提箱安排了厚度300mm的炮塔正面,但是车体最厚的部分只有120mm。

有人会认为这其实没什么,现在不少卖头重坦都这样,车体不行就炮塔正面行,“重点防护”识得唔识得啊?但是你这个重点防护牺牲的东西真的很大。

正对情况下的首上等效

WOTB那边的朋友说,这玩意儿在他们那里,首上的纯厚度是178mm,估计搬过来的时候他们把“纯厚度178mm”听成了“等效178mm左右”,于是有了这个120mm厚的首上,然而WOTB那边设计这玩意儿的时候将该车的正面防护设计确定为首上迎弹(首上对车体正面的投影面积占比明显高于首下,与之相反的设计,嗯……比如说……2684?那个就是首下部分的占比大,所以他们给那个首下设定了一个生吃340的能力),但是这个车体正面真正有能的反而是那一条首下装甲——这玩意儿本身高度和277、vz55这些东西差不多,但是正对时这块70mm的首下却达到了70 +的角度,不是低打高的话,他这个裤裆能免疫几乎所有的动能弹,明明是正面占比较小的部分,却有着正面最牛的防护……人家失败狮都只是做到首下和首上差距不太大,总体还是首上强悍的,你这个属于是本末倒置了。

除了骗那些满脑子都是只攻击下三路的家伙真的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另外首上首下接合处厚度是180mm,也没啥用

不过,既然是带倾角的首上,而且这东西有液压悬挂,加上液压悬挂的俯角也挺大,那么最大俯角下这玩意儿的首上应该够硬吧?我只能说你想得太多,硬数据真的就是硬道理,这玩意儿就跟狮子似的,卖头的时候首上但凡露出一丢丢都容易被穿,不压俯角,正对时角度也就五十多,压了俯角吧,六十多度,到不了让动能弹强跳的程度,但是这地方才多厚啊?120mm啊,折算回来,两百五等效都没有啊,同级车的银币弹都能打的程度啊!

其实这也没啥,十级重坦里面首上厚度不如他的家伙也不少,比如说KRV(90mm),还有酋一万(85mm)和酋五千(114.3mm),以及Vz.55(110mm)和780(100mm),更别说还有113(120mm)和秃酋(127mm)这种和他差不多的。

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很丢人,因为他们的首上至少不会像手提箱这样,压满了俯角还是扛不住250穿。

KRV的箭簇甲加上极其优秀的俯角,使得他在压满俯角的时候首上角度能够强跳动能弹,HEAT等效更是来到了400+


酋一万作为这些木头壳子首上朋友当中厚度最低的一位同样在压满俯角的情况下依靠圆首上强跳动能弹


其他几位朋友都与秃酋大差不差,他们都能在最大俯角状态下强跳动能弹,以及拥有390+的对HEAT等效


首上倾角不大,面积倒是不小,压满俯角也不能强跳动能弹,更别说对HEAT了


手提包本体设计是没有首上向车体两侧延伸的“肩膀”的,但是他有,其实也没啥,要是他没有的话,兴许这玩意儿正面又得多俩奇怪的弱点……不过因为这个145mm厚的肩膀的存在,这玩意儿打倒车伸缩会比较难受,这也不算什么很抽象的地方吧,比较抽象的是他的车体侧面只有60mm。

这个角度了都有被八级车的银币弹打孔的可能性,确实挺抽象的

另外这个车体正面还有两个比较抽象的地方——第一个是继承自手提包的突出的驾驶员舱,堪称是让人大脑宕机的设计,这玩意儿的存在宣告了你即便压满俯角也有可能因为这个探出来的驾驶员舱而被爆,这一块地方的等效无论怎样都只有150左右;第二个就是首上与座圈接合部分的顶盖,这个顶盖只有40mm厚,会被口径大于120mm的动能弹直接碾进去,碾不进去的也不用担心,往他炮管根部对应位置正底下的40mm顶盖打,可以来一手简单的几何学直接跳弹打到他炮根底部的110mm装甲,可以说是十分的抽象了。


你放大就放大呗,怎么就放大成这样了呢?

除非WG告诉我这车是车体是静冈的田宫用木头做的,否则我真的不能理解这个车体为何会如此抽象,但是如此抽象的车体却和手提包一样在炮塔的用料上不遗余力,直接用上了高达尼姆合金,这个玩意儿是战后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六十吨级坦克,所以我怀疑重量其实都在脑袋上,因为高达尼姆合金用料充足,整车重量也接近手提包的两倍,所以他有了一个395和420在确保一点儿没偏的情况下才能打穿的炮塔正面,为了平衡所以才留下了手提包同款指挥塔。

噢,差点忘了和大家说一下这个高达尼姆合金炮塔了,这里有几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告诉大家。

关于厚度的第一个好消息是:300mm没有标错,第一个坏消息是:除了图中红色部分基本上都是210、230、250和270四个区间,第二个好消息是:最厚的部分实际上是320mm,炮盾最厚部分是330mm,第二个坏消息是:这是个空心炮盾,而且除了粉色部分能达到300~330mm,其他部分是270mm、220mm、120mm、100mm不等,炮管底下的蓝色部分是140mm,第三个好消息是:能打的平整部分除了炮根的330mm装甲之外就只有几个堪称像素点级别的200mm炮盾+0mm主装甲的弱点,即便如此,那种地方的等效也达到了310mm+,没有第三个坏消息。

关于角度和设计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这玩意儿只有右边的头包是真的,左边那个不仅舱盖是假的,甚至观察窗都没做模型,第一个坏消息是:这玩意儿头上还是有弱点,而且不是E5那种有一点厚度的,塔顶180mm塔底110mm,再加上本身就是手提包直接放大,所以这个头包也不小;第二个好消息是这玩意儿的头皮是55mm,只有口径比165mm还要大的动能弹才能碾压,第二个坏消息是头包底下的观察窗后面实际上是一个缓坡,那个缓坡能被330穿起步的HEAT打穿,不过动能弹一般是打不动的。

不说了,有些东西还得大家自己看图

确实是重点防护,但是漏风的地方还是有的,但是车体的设计实在是有些抽象,这是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当然了,最不满意的地方还是首上正中心就是弹药架的缺德模块布局了。

看起来是有些吹毛求疵,我知道有些朋友会认为实际作战中这种弱点一般不会有人碰,本质上来说这些弱点确实都是通病或者说是不值得拉出来批判的东西(除了车体)。

我依旧记得某位UP主说过的一句话:完全没弱点的车是没有人愿意去跟你对炮的,有弱点但是弱点很小的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或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手提箱的重点防护确实是做到位了,就是有些重点过头了。

再看看别的吧。

71式的血量/模块血量数据

值得肯定的地方是这车的弹药架模块血量不错,260,算是相对较高的水准,但是一想到他就想超征那样是直接把弹药架放在脸上,而且比超征更加过分(超征是放在一边,他放在正中),想到这一点我又不想夸他的弹药架模块血量了。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2200的血量放在重坦当中算是相对较低的那一批人,但是……怎么说呢,如果你说是五棍、277、Vz55、260这些家伙血量不够,我还没什么话好说,但是这个玩意儿我是真的受不了,详细的部分放在后面说。


机动:

先说重点,我认为机动方面会被给差评的部分其实只有一个——WG给这玩意儿加了个奇奇怪怪的限速器。

手提箱的极速/倒车极速/发动机功率/推重比/车体转速/各地形实际速度数据

35/-14看起来没什么太差的地方,整体和超征差不多,超征在倒车速度还差一些,整体推重比也不错,起码能超过15,三菱特有的模拟太阳炉很棒,但是结合前面提到的这玩意儿的防护素质,你会发现给这样的速度完全不合适——他在平地上甚至连一般的八级车都不一定对付得了,你却给他一个连40都不到的极速,这和要求他强行绑一个涡轮有啥区别?而且带了也到不了45,也就40或41,那么这样做意义何在?超征的血量还可以,他的火控支持他不带任何火控配件,可以直接带一个加血,你……我该怎么说呢……

还有一个非常恼人的地方——就是他的液压悬挂。


手提箱的俯/仰角、主炮移动速度、射界、炮塔旋转速度、液压启动条件与液压关闭条件数据


诚然,他在开启液压之后的俯仰角都很好,不开液压时的仰角就已经很棒了,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俯角拉满高打低的情况下首上和那个极其反人类的驾驶员舱口会成为这车的命门,只要露出来就会被穿,而且等效甚至达不到250,除了这些对重坦而言扣大分的问题,还有一个对自动液压悬挂机制而言能直接把分数扣成负数的问题,就是他的液压启动条件,关闭条件是25km/h,没啥大问题,大多数人都这样,手提包那个条件还更高一些,这个条件确保了倒车也不会因为倒挡拉满导致压好的俯角又弹回去,但是这玩意儿的启动条件苛刻到了极点——车速要达到10km/h才能启动!原本我以为UDES 15/16那个17km/h的启动条件已经足够逆天,没想到你更是重量级,你说重坦对着卡点给这个启动条件无所谓,但是你是不是不清楚启动和下压也需要时间?如果你的启动条件速度越高,那么启动时间就会越早,留给液压运作的时间也就越多,你就能越早压好,另外液压启动/关闭条件不受任何数据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数据。

至于这玩意儿没有液压的时候只有7度俯角的事情我已经无所谓了,手提包也才八度,只不过手提包本体大小比豹一小一圈,但是手提箱跟个豹二差不多……

但是除去这些,其他的都还是可以的,履带系数挺正常,战地改装1-1再学个如履平地基本上就能确保软地也有标称速度,本来就还不错的推重比带个涡轮就能确保起步速度,车体转速和炮塔转速没有下毒,至少对于重坦而言没啥大问题,是他的体质不太像重坦导致这个机动看起来不对头而已。

手提箱的全部机动数据


火力与火控:

机动尚可,防护拉胯,那么火力和火控必须得补回来,要不然这玩意儿就没必要叫重坦了,就得直接送去回炉重造了。

火力方面的话,我只能说超征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这门炮本质上和超征的L1A1没什么太大区别,也就是外观上的区别很大,这玩意儿在炮管上绑了一圈又一圈的散热器,就只是这样而已。

密恐退散!

WG给这门主炮定名为71式,虽然也是WG智造,但是本质上来说数据参考的就是超征的L1A1。

手提箱的主炮

一样的单发伤害,但是因为没有英国国籍,更没有欧洲户籍,所以高爆弹穿深只有口径的一半,弹种和超征一样是AP/APCR/HE,AP穿深比超征多了1(向上取整),APCR应该是参考了肥肥豹所以选择了向下取整而不是向上取整,整体来说也就是金币弹穿深略有劣势以及HE穿深不够所以没有那么多样化。

弹速的话,超征的AP和HE的速度是1067m/s,手提箱的AP和HE弹速比超征差一丢丢(1050m/s),但是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金币弹的差距也差不多,手提箱在银币弹弹速上的一丢丢劣势在金币弹这边补回来了(手提箱1380,超征1334,这个差距相对比银币弹速度上的差距确实大一些,但是同样没什么太大区别,由于坦克世界的地图大小普遍不算大和炮弹最大飞行距离限制问题,双方弹速差距在100m/s以上才有被看出来的可能)。

所以我才说这门炮实际上和超征用的这根没啥太大区别,穿深差不多、伤害差不多、弹速也差不多,215B本就是同门出身所以用的就是同款炮,50B照抄的程度更明显但是他有弹夹,肥肥豹银币弹用的就是APCR而且弹速等同于超征金币弹,酋一万和酋五千是双APCR设定而且金币弹穿深低银币弹穿深高,秃酋银币弹是APCR而且弹速更高以及他的单发是440不是400,E5的金银币弹弹速只能做到一千出头但是他用的是高贵的340穿,T57在这个基础上还带了弹夹,至于1954和M5Y的话不仅相似度不是很高而且现在不流行给他俩带120炮,更别说M5Y那个120炮和超征的L1A1相似度极低。

装填速度的话,手提箱的装填速度还是可以的,他的DPM起码能拉到2700+,大概能来到十级重坦第十一名(算上酋五千和酋一万,但是不算上类似京剧113和麒麟棍这种换皮车),和第六到第十名也就是10~30左右的差距,能进2700+梯队也还算可以,但是这个梯队里面有不少是120炮用户,这么一对比下来,他的射速、DPM之类的也就比肥豹、秃酋和M5Y与1954这俩基本上不用120炮的要好而已,虽然确实能排在前头,但是和其他十级120炮重坦相比确实不太行。

手提箱的DPM、单发伤害、AP穿深、AP五百米穿深、装填时间与射速数据

那么这是否是因为他的主炮冷却机制过于牛比?我不否定他在主炮冷却之后的精度,这个精度可以说是冠绝所有重坦的,之前站在巅峰的虎王也没能突破0.30大关,突破之后一般我们会称这样的炮进入到了TD的领域,然而热炮精度却不像63式那样尚可一用,这玩意儿的热炮精度堪比6英寸级大炮的精度,那些家伙用这样的精度是因为他们的单发高,要么就是穿深十分极端,你手提箱用的炮是超征那门炮小改一下过来的,射速还削掉了一些,你跟我说这玩意儿适配这样的非冷却精度?你能接受你这门炮在单发没啥优势的情况下还有着一个非常恼人的非冷却精度吗?

手提箱的缩圈时间、冷炮精度、热炮精度、冷却时间、主炮损坏扩圈、五扩系数数据

如果乖乖按照冷却时间来开火的话,这样的DPM可以说是十分低下的,按照上图的数据来算的话,完全按照冷却时间的节奏输出的DPM就只有2063左右,比这个DPM要低的车子就三辆,一个是用阿贺野炮打AP的五重,一个是116-F3,还有一位就是犀牛,其中犀牛和116-F3是十级唯二DPM在2000以下的玩意儿,WG刻意创造了这样的矛盾集合体,创意很好,但是我不喜欢,因为无论是哪一样,对我来说都不是很实用。

不过这玩意儿没有因为主炮冷却机制而做出过多的牺牲,至少扩圈系数没有那么大的牺牲,虽然0.14/0.14/0.10的三扩看着有些尴尬(用垂稳的话哪怕是白垂稳都有些大材小用,不用的话不靠技能加给养什么的支持一下又会难受,尤其是对这种单发不高的重坦而言),但是比起63式那个0.18/0.18/0.08这种我一看就知道要带个垂稳的东西而言已经算是好很多了,我倒是不希望WG真的会照着63式那样直接把三扩削掉,削到Vz.55的水准在别人看来是“拉到重坦平均水准”,在我看来是“为了主炮冷却机制做出了过多的牺牲”。

火力很一般,火控有特点,但是你要突出火控的特点就要牺牲掉火力,你要确保火力表现正常就得委屈火控,如果说这俩都比较偏激的话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都不是很偏激,至少在我看来这个数据填得还是有点畏手畏脚,说到底他们对这车的定位本身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主力重坦定位,但是因为这个新机制,他们又觉得应该削弱其主力特性,让他当一个支援手,就现在来说,能当支援手的重坦的火力似乎都要比手提箱更猛。


其他数据没啥好聊的

手提箱的隐蔽和视野数据

除了发动机起火率比较大英化,剩下的我没啥好说的,而且这玩意儿发动机后置而且侧面部分更多是油箱的问题而不是发动机的问题,所以光看这个没啥大意义,除非他哪天来一句“发动机起火率将等同于油箱起火率”。

视野也挺一般,隐蔽的话也就是一般重坦隐蔽,这就没什么好谈的了,说什么这车打黑枪要学个隐蔽技能,我只能说我开个E3学隐蔽都比你好。

噢,差点忘了WG在这车身上留下的非常幽默的一点——

车长兼任装填手的四人车组!

在没有解决“通讯兵技能的重要程度远不如其他成员的技能”这个问题之前,你单独安排一个通讯员就是罪过,在爆发装填技能改版之后,装填手的技能重要程度飙升,然而你WG选择了让车长这么一个大忙人兼任装填手,我很难想象WG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还是说他觉得“这个炮塔就塞得下俩人,炮手和车长坐了就没位置了,所以车长要兼任装填手,但是车体里面的空间很大,所以额外安排一个通讯员没毛病”?确实挺科学的嗷,但是你这车就是你自己捏出来的,你跟我讲这玩意儿要真实要科学?科学就是你宁愿看到专职的通讯员也不愿意看到专职的装填手?

差点忘了,这个逆天设定是整条日重二线,包括派生金币车都是这样的,你说63式带的摇摆炮塔确实不会专门安排一个装填手,我会寻思你干嘛不安排一个弹夹/弹鼓,但是这几个,57式、68式和71式,这几个哥们儿是你照着STA一家和STB再加上你自己的一点儿理解画出来的,可是这两家无论哪一家都有一个专职装填手,然后是标准的西方四人组(车长兼任通讯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稍微不好一些的就是东方四人组(车长+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兼任通讯员),为啥你日重二线的成员职位安排就如此逆天?

他这车要是是个三人车组,然后带个弹鼓/弹夹,或许我还能理解WG设定的“科学性”,你现在这个设定我真的没办法接受啊……难不成你这车是有车体机枪手啊还是副炮手?日重一线就这样,副炮塔/车体副炮/车体机枪里面就安排一个人,这个人的位置设定是通讯员,就比如说大家喜闻乐见的涂油车120吨I型还要再往下的七级和八级两个名字也叫120吨的,这些就是副炮塔里坐的人安排成通讯员,要是不限制成员数量至多六人的话恐怕车组成员人数能翻倍。


国服官方视频里面是这么描述这台车的

正面装甲(仅限炮塔),机动性(除了极速),不算完全错,那就算说对了一半?

带个涡轮倒还可以这么说,主要问题就在于他有推重比有履带系数但是被强行上了一个限速器。

其实在十级120炮重坦当中他只能算中偏下,比他低的只有砍过的秃酋、小炮1954和肥肥豹,非冷却精度倒是很差。



俯角确实好,十二度,但是不开液压的话只有七度,顺带一提这玩意儿的液压启动条件是目前为止全坦克世界最苛刻的——10km/h。


这里的说法就会和上述的内容有一定的冲突,因为他不是我们正常理解中的“拥有相当高的射速和精度”,准确的说应该是“拥有相当高的射速或精度”,精度在冷却后确实高,射速,还行吧,如果不只是看十级120炮重坦这个小范围的话。

如果只是从机制上来看的话,我觉得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说这个机制特有的冷却时间,我觉得不好说,但是你竟然说这玩意儿不冷炮也能有优秀的精度,那我只能说是睁眼说瞎话了,不过三扩和缩圈确实还行。

这个倒车比超征和E5好,但是确实还是处于不够用的阶段,另外他们对这车侧面装甲的评价我觉得还能接受。

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因为就目前来看,压不下来的情况比较多……

总的来说确实中肯,但是对于火控这一点的描述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就这个前瞻视频来说,确实说得不少,但是就对单车分析而言,也没说多少,不过考虑到国服的前瞻视频是直接用外服的英语版本视频直接翻译过来的,大概也能看出WG对这车的一个设想以及态度,所以我在想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要给这玩意儿一个“热炮也算可以的精度”和“能用的正面装甲”,那么是否会在之后的测试加强这两点?我倒是觉得除了首上加厚一些无所谓,剩下的其实不动数据也可以。


我的一点想法

配件这块儿我不认为这东西需要垂稳,至少我觉得带垂稳比较浪费,至于带加血的事情嘛,我只能说,我个人的想法是“不带”,因为我给这家伙的预想定位就是纯粹的支援手和靠精确打击进行攻坚的辅助和输出手。

血量不是优势,但是其他优势受限大,那么这个情况下放弃加强血量,我认为是明智的,因为要利用自身优势的话,血量其实不是什么急需补正的短板,真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就跟那些玩犀牛的心态差不多就行了,你看人家玩那玩意儿,也没人觉得他得担起多大责任得做多大贡献,手提箱也一样,至少在我个人看来,手提箱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扔到正式服的话大概也是像犀牛这样的待遇,不同点在于犀牛不仅单发比他高而且还有弹鼓,所以只是在某些关键时刻上大家对犀牛还是抱有那么一丝希望的。

很简单,再怎么全能你也全能不过肥肥豹和超征,更别说E5这个真正的全能大师了,但是如果像五棍和BZ75面对277、260之流直接选择走一条彻底放大自己优势的路子的话,我觉得至少还能展现出一定的特色,而不是被人揶揄为“超征的下位替代”,在我看来,手提箱目前这个数据并不是概念五那种照着豹一抄都抄不明白的东西,冷却精度确实优秀,DPM也不算低,液压悬挂带来的俯角优势是给这两个大优势的配菜,那么只要尽可能放大这两个优势的话就好了。

对于卓越的冷炮精度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冷炮时间比较久,对于优秀的DPM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热炮状态下的精度非常拉胯,所以我的看法是“确保DPM不会被热炮精度所拖累,确保冷炮精度要对所有重坦形成绝对意义上的压制力”,所以我认为,最需要的配件是红瞄具(你带白瞄具的话那战地改装记得给第二加成框选火力),其次就是带个通风(最好还是紫通风或者拉满的红通风,没有的话我觉得那就还是不要带通风了)和输弹(输弹其实是刚需,对于这种单发低的、得靠持续射击和及时抓机会赚输出的,带个输弹是对车子的尊重,输弹的话自然是富哥们带紫的穷哥们带白的,白的也还好吧,反正射速不和主炮冷却速度挂钩,带个白的也算能用了)。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配件,我甚至不想接受其他颜色的版本

至于为什么不说“对所有坦克的精度压制”而是只说“对重坦的精度压制”,是因为如果你给103B带红精度+紫通风+兄弟连+给养+战地改装2-2+战地改装4-2+瞄具绿给养的话他的行走模式下就能有0.22的精度,攻城模式下可以直接压到0.18,所以还是不能妄言“对所有坦克做精度压制”,毕竟有人能做到带上和你差不多的装备的时候拥有比你更高的精度,只是对他们而言没必要这么带而已。

更准确的说,其实带个瞄具的本质含义不是为了冷炮精度,而是为了把热炮精度压到一个正常范围,确保在冷却未完成情况下必须及时射击的状态下不会有一个太差的精度让你没法玩。

我在想为什么WG不趁着日重二线出来然后安排一个“狙击型重坦”的战地改装,全能型这一块儿的人真的很多。

我认为涡轮也是需要的,主要目的在于把速度拉起来,他的履带比一般的HT要好,所以其实不用太担心这玩意儿在软地或者中地的机动性,推重比更不用说了,你WG宇宙特有的日本独享GN-Drive,这东西的推重比跟一般高速重坦差不多,既然只是限速器的问题那就用涡轮解除限速即可,不过我认为没必要给他带太好的东西,能确保过40km/h的极速就行,这个极速拿来转场和逃跑就够了,又不是让你去带头,带个白涡轮吃加成框加成就能做到,虽然比不上中系重坦二线在没有装备太阳炉的情况下也能使用的Trans-AM,但是也算不错的了

在加成框里面呆着所以能+5km极速和3km倒车极速,对手提箱的推重比和履带而言带这个就已经很好了

不过我认为为了省去垂稳,技能还是得拉起来的,炮手和驾驶员没有兼职,平稳驾驶和人工稳定肯定是要安排上的,主炮冷却时间受成员熟练度影响,兄弟连搭配口粮肯定也是要安排上的,比较麻烦的是车长,因为车长兼任装填手,爆发装填在改版后成为了弹鼓车以外所有车的刚需技能,这种主打防守的只能靠重点防御的重坦因为需要经常蹲点所以还是得来个声波探测预防一下,但是这玩意儿的弹药架摆放位置确实很奇葩所以弹药规整又成了必要的东西,这就导致了车长的任务很重,三四个技能恐怕都不能满足这车了。

这是一个为WG的奇葩设计错误买单的技能……不过手提箱目前还不需要带结构来浪费配件框,至少我认为不用

全能型重坦的战地改装其实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全能型重坦改装件第五项有一个牺牲对HE和碰撞的防护能力优化扩圈的选项(5-2),我在上面说过了,手提箱的扩圈系数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状态,上个垂稳太浪费,不上垂稳不舒服,但是如果靠技能和战地改装优化一下的话,就可以直接把垂稳省出来了,除此之外,第四项改装其中一个牺牲炮塔转向速度换2km倒车速度的选项(4-1)也不错,搭配上涡轮的话表现更好,反正关闭液压的条件是25km/h,你把踏板踩冒烟了手提箱也不会因为倒车关闭液压,另外他本身只有14的倒车,点上战地改装4-1的话,起码第二套配件就不一定要考虑涡轮啦,剩下的自然是无脑点1-1、2-1、3-2了,紫涡轮获取难度高于紫输弹,所以第二加成框我更偏向于机动加成,当然你要是说你要带三级橙涡轮当我没话说。

我宁愿在面对HE和碰碰车时多吃一丢丢伤害,也不想放弃强化三扩的机会,咱又不抗线,何必呢?

那么这样搭配下来,大概是这样的:

标注了采用的战地改装、配件、给养和技能的数据面板


纯数据面板,不知道能不能看清楚

第二套配件方案下的数据,只是把紫通风换成白涡轮然后放第二加成框里,我不认为这东西值得带红/紫/橙涡轮

其他的顾虑:超征的威胁与一些不太好的未来的可能性

大多数人对他在测试服的评价都逃不过和超征作对比的结局,毕竟这俩定位其实很接近,至少就现在来说,手提箱的玩法和超征一样传统,大力开发精度的结果在本质上来说做不到超越超征或者是和超征持平,手提箱更像是超征为了液压悬挂和冷炮而把自己脑袋以外的部分都锉了一遍的样子,事实证明其实像超征那样的三扩、缩圈和精度在野队里面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没有必要在这一点上吹毛求疵,E5因为体质更好所以可以换个赛道,肥肥豹似乎一开始就和超征不是一个赛道,酋五千跟肥肥豹是同一赛道,酋一万和秃酋这两位现在因为和超征混同一条赛道所以略显颓势,本来就是肥肥豹代表的机动端-E5代表的体质端-超征代表的主炮端形成了十级小炮重坦的三角区域,除非给一些不同于这三位的暴力数据,否则只要你不在数据上碾压他们其中一个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这就是我的结论。

再加上此前WG放出过一些消息,大概意思就是“超征的削弱已在计划之中”,这个消息最早应该是在279E、秃酋和Vz.55削弱的时候(或者之前)出来的,不过到现在为止该计划也还没有落地,我依旧记得在0.9.22之前的某一版本(目前认为也是0.9数字打头的某个版本)还没公测的时候就提到了削弱查查的事情,不过最终落地的结果只是查查模型高清化而不是查查削弱,按照他们的说法是查查的人气已经高到了某种程度阻止了他们削弱查查,如果超征也是有着同样的群众基础的话,兴许所谓的超征削弱也不一定会落实,不过还有一个反例,就是P65的削弱,WG给出的理由是“太受欢迎”,确实让人感到疑惑,所以超征削弱能否正式落地,我觉得还是有待商榷的,但是至少就现在来说,再短也是到手提箱上线这段时间来说,超征依旧是大部分情况下的手提箱上位,这个倒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不希望因为“要出新车”就选择“砍高人气的老车”,WG的思路是为了避免数据膨胀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是削弱对于玩家而言肯定是会引起不满的,Lesta的思路大多数玩家听了都会喜欢,因为他们接手之后搞加强的情况多(虽然最近也放出了关于对日系TD动刀解决他们“过于有力”问题的小道消息),但是大家看到的结果其实就是传统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当然了,WG这边也是一样的,一开始做日系TD的时候就像是综合所有TD的数据然后搞个平均值凑起来做标杆模板,然后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只拔高不拉低,最终搞出了这么一个对于所有同级TD而言并没有显著短板的玩意儿,无独有偶,他们对中系TD的加强也是直接加水加面加出了一个数值怪,就像当年巅峰时期的AMX M4 1954一样用数据压过所有人。

所以我担心手提箱在测试服表现没有达到WG预期的话可能会出现以下可能:1.削弱和手提箱定位有重叠的十级重坦或者是一条重坦线,超征是最有可能的受害者;2.直接加强手提箱乃至手提箱这条线,使其变成一个不靠新机制也能压人一头的数据怪;3. 推迟日重二线的上线时间。

无论哪一个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结局,我宁愿接受这玩意儿跟英轮线那样“有特色但是没啥特点也不吸引人”的结局,加强的话倒是可以在后续的版本中慢慢弄,但是其实最好的结局是手提箱直接换赛道,也就是直接改变定位去干别的事情,不去和超征、E5这些车子搞竞争,就很不错,但是照现在的结果以及已经正式上线的63式的结果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要他换赛道的话,他能换到哪一条赛道呢?

至于从机制上直接改变的话就更难了,直接改机制触发原理或者结果都不太可能,除非你敢直接把63式改掉,像这种带新机制的东西 上线了就不要指望能够改变机制的本性,因为这一改会涉及到你已经拿出来卖的金币车,而且我这么说吧,他们既然有信心直接把带有新机制的八金拿出来放箱子里面让大家抽,那就代表着他们对这个新机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改的地方了,要改也是改车子的具体数据了。

所以说,我不知道WG是会硬着头皮维持测试时的数据直接上线手提箱,还是说会想点什么办法加强手提箱再上线,甚至会不会出现“他们反而觉得太强了”从而砍一刀再上线日重二线?一切都是未知数,至少现在可以知道的是,按照现在这样子的数据上线的话,估计没什么人会玩。


其他消息:来自莱服的特别改动

如果你觉得没必要关注莱服的举措的话其实可以跳过这一板块,我只是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提一嘴而已。

众所周知,由于战争仍未结束,俄服目前仍然处于独立运营状态,但是他们的运营方是坦克世界的开发工作室Lesta,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具有独立开发能力而且不存在卡版本的毛版雷服”,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他们现在也在测试新的日系重坦线,不过他们的手提箱的数据和WG控制下的直营服存在一定的区别。

莱斯塔服官网公告内容

我们就根据其列表中列出的内容和国服公告中的该车数据(由于国服/直营服公告中比Lesta的公告中列出的数据更少,所以国服公告未具体列出的部分将使用tanksgg扒的1.23.1一测数据替代)进行对比吧。

请注意:这里采用的tanksgg的数据以及官网/莱服官网数据基本上都采用50%熟练度(真 · 裸车)的数据,我在前面的测评中采用的是100%成员熟练度的数据,对于莱服数据未列出的部分我会尝试自行计算,对应数据会标红。

其实我也很好奇这个从手游过来的救兵在他原来的世界是咋样的,所以我顺便填了一栏WOTB的手提箱数据,数据来源是armorwotinspector,可能没什么参考性,大家笑一笑就好,如有谬误请在评论区指正,谢谢大家。


WG宇宙

莱斯塔宇宙

WOTB

均伤

(HP)

400/400/515

420/420/540

420/360/530

均穿

(mm)

260/320/60

260/330/60

255/330/60

弹种

AP/APCR/HE

AP/HEAT/HEAT

AP/AP/HE

弹速

(m/s)

1050/1380/1050

1230/950/950

850/790/790

装填时间

(s)

8.8

10

11.4

瞄准时间

(s)

2

2

2.85

精度/冷却精度

(m/100m)

0.42/0.28

0.4/0.27

0.38

冷却时间

(s)

12

13.8

0.35(没有冷炮,可以通过配件增强)

DPM

(HP)

2727/2727/3511

2520/2520/3240

2211/1893/2787

载弹量

(发)

45

50

48

俯/仰角

( )

-7/20

-10/21

-6/14

液压俯/仰角

( )

-12/25

-15/26

-9/17

(没有液压,可以通过配件增强)

血量

(HP)

2200

2400

2550

炮塔装甲

(mm)

270/140/50

245/160/100

203/127/105

车体装甲

(mm)

120/70/40

170/80/50

178/105/100

极速/倒车极速

(km/h)

35/14

40/16

37/15

发动机功率

(hp)

1050

1100

860

推重比

(hp/t)

17.50

18.33

11.114

车体转速

( /s)

30

26

20.65

炮塔转速

( /s)

35

32

15

视野

(m)

400

400

250

电台通讯距离

(m)

750

750

啥?

静止隐蔽/静止开火隐蔽

(%)

4.45/0.84

5.64/1.07

5.1(我没看懂这游戏的开火隐蔽是怎么算的……)

移动隐蔽/移动开火隐蔽

(%)

2.28/0.43

2.79/0.53

2.6(我没看懂这游戏的开火隐蔽是怎么算的……)

成员组

(人)

4

(车长兼任装填手、炮手、驾驶员、通讯员)

4

(车长兼任通讯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

啥?

莱服的手提箱确实有那么几组数据是我看着觉得很好的,第一个是车体和血量,首上直接增厚至170mm,超征也才152.4mm啊,这样的话基本上克服了首上过脆的问题,更不会出现压坡的情况下首上但凡露出一点儿就会被穿个爽,血量则是直接对标超征给了个2400,或许Lesta觉得这车带个加血也是可以的?或者说他们觉得要让这车即便不考虑加血也能玩?

第二个就是极速和俯仰角,这个极速是直接对标63式的结果,但是倒车又额外加了一些,使得这车只要不点战地改装4-1就没什么风险,不如说带上涡轮的情况下你点了战地改装4-1都没啥问题,他们甚至还因为强迫症而把发动机功率上调了50马力,以及这个俯仰角,我是在假设莱服也是液压效果是 5 (通过简单推算得出的结论,我不认为他们修改的是这车的液压效果,这个数据看起来就像是直接加基础俯仰角的样子)的情况下得出了这个结论,不过这个最大俯角确实很恐怖,十级俯角最大的是KRV,他都做不到15度俯角,更何况手提箱本来就有够用的仰角。

第三个就是令人感到欣慰的车组成员,莱服遵循了传统车组设定,没有把装填手的重任交给车长这个坐在吹弹可破的指挥塔里的大忙人,而是让车长兼任基本上没啥事情可忙的通讯员,装填手则另外布置,就这一点我就敢说Lesta比Wargaming会做人。

再之后就是一些小事了,比如说为了避免手提箱一诞生就要被其他120炮龙兄虎弟挤下场,所以给了420单发(虽然我个人认为这种想要走近乎TD化的车子你给个美系那个T54重型同款的450单发然后削装填时间确保DPM不变,那样就挺好),HE伤害也略有上调,以及对于这种在十级HT里面算小口径车的家伙带HEAT而不是APCR,我觉得也不错,拿个127起步的口径你给个APCR我觉得还能接受(至少能碾40,啊,如果是吃过苏联科技的话可以用122,可惜日系没吃过)。

其他的改动就觉得其实没太大必要了,唯一能理解的就是射速和冷却时间为单发做出了让步,但是你这一让步让掉了两百的DPM就有些怪了,精度和隐蔽优化了那么一丢丢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什么结果,另外你把APCR扔了但是补偿弹速缺陷就给了一个弹速也就1200多一些的AP实在是有点小气,虽然比手提包好,但是问题是手提包的风格是灵活近战,但是你莱服的手提箱照着WOTB的模子画,再加水加面,结果也只是给了极速没给转速,灵活近战是打不了的,总不能说你要这车灵活打狙吧?

另外你这炮塔正面装甲厚度数据最好只是找了一块不是很厚的地方填写上去,而不是我所想到的那种“和WG取样的位置一模一样,其他地方的厚度数据按照莱服数据与官服数据之间的差距进行缩水处理”,虽然在对付320~330依旧算给力,但是恐怕对340的抵抗力就没那么好了,但是侧面加20mm、背面直接翻一番是因为什么?因为你要防止后脑勺被HE偷?

莱服的设定不一定能落实到官服里面,当然WOTB的结果就更不可能了,但是作为一种参考,或许WG会有所考虑,现在看这个确实没太大作用,只是我个人觉得可以看一看让大家发散一下思路。


看到这里整篇文章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后话

当下最紧要的问题还是机制问题

分别是一个新问题和一个老问题。

新问题在于这次伴随新日重上线的主炮冷却机制,在运作状态下没有什么问题是真的,但是和其他的火力相关机制相比,这个玩意儿过于难以捉摸。

准确地说,该机制缺少配套的UI,使得大家在使用拥有冷炮机制的坦克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住具体在什么时候主炮会冷却完毕,我个人认为这项机制急需一个显著的可视化UI进行辅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需要等一段时间看看这个圈到底会不会再动一下.

也不用想各种奇奇怪怪的视觉符号,更不强求做到和WT一样的炮管过热效果,你只要做到最基础的一点就行——来一个冷却读秒,可不可以?抽象一点的话就像弹鼓车的各弹仓装填情况一样做一个图标由灰白色慢慢转为绿色,但是我觉得不如直接做一个由红色转绿色的数字倒计时读秒更加直接,当然最好的话主炮冷却完毕时可以有音效提示,不用太大声,可以是什么东西冷却后的呲呲声,或者是简单的“嘀”一声也行,像现在这样宛如猜灯泡一样几乎靠脑测时间而没有任何的UI提示肯定是不行的,我不认为这样破坏平衡,灯泡是真没办法像WOWS那样做实时计数(因为灭点也是瞬时的),但是这个冷却时间可以啊。

第二个是老问题,也就是拥有自动液压悬挂的坦克在开镜瞄准的同时压俯角的情况下会因为需要启动液压而会莫名其妙地跳一下,我个人认为是自动液压的判定和启动不像手动液压那样需要站在原地待机两秒进行模式转换(貌似手动液压也会在压坡瞄人的时候出现液压悬挂带动准星抖一下?那就可能是悬挂匹配不了地形?那就得从液压触发和带液压的悬挂这个根本性的东西里面找原因了)。

如果暂时解决不了的话我觉得可以学习一下AW的“成功经验”,其实也没多成功,就是给液压悬挂“上锁”,就不用担心车体俯仰会跟着主炮蹦来跳去了,WOT的话在此基础上结合手动液压悬挂机制的一些设定,可以设定液压悬挂锁住的时候如果处于没有启动液压的状态就保持原有速度,反之则最高速度不能超过数据里面写好的液压悬挂解除速度,那就差不多了,不求你做到像WT那样可以随意控制,暂时也没办法要求你做出单边液压,所以我认为给一个液压锁定,你要有兴趣还可以设置一个液压还原键让那些人去对着键盘弹钢琴。

解决不了问题的话暂时规避一下问题也不是不行,至少让人玩的时候不会因为这个自动液压而大发雷霆,你要觉得给液压悬挂上锁的能力太imba的话加个履带变红会导致液压悬挂反应变慢,我无所谓。


还有我个人的一点小想法……

说是从WOTB搬救兵,但是并没有完全搬,而是选择把人家那边的日重八金做到科技树里当八银(我原以为做进去是为了给液压悬挂,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液压悬挂而是直接给了高贵的无液压12度俯角,阿里嘎多),然后自己重新做了一个八金,甚至给这条线额外加了自动液压和火炮冷却装置,说明还是有一定的自主开发想法的。

那为啥不直接把68式留个白板体放八级,这个71式放九级,然后十级再捏一个看着现代一些的?反正这条线都是瞎掰,你再瞎掰一个什么78式都行,反正你也有心但是没胆做三代车,那就找几个三代车抄点东西再瞎捏一下就行了。

这个是90式的原型车之一,我觉得你这十级要是照着这个样子捏的话,就算还是现在这个数据都能有一定人气

当然我个人更介意的地方是你现在弄的71式和68式一点儿也不想STB-1之后的日式设计,至少你首上不用做那么大块而且角度那么小吧!你看看上面那张图里的,做成这样的车头不好吗?裆大就大呗,起码卖头的时候遮得住啊!

以及我知道你们希望这点玩意儿的推重比能超过17hp/t,但是你们是不是没有想过战后的日本连50吨级的坦克都觉得不太方便用为啥你们会选择弄一个60吨级的?你们WG宇宙里的震旦用上了70吨级的重坦(WZ114),所以扶桑这边用个60吨级的不是什么问题是吗?

你说架空世界我无所谓,有得玩就行,但是还是希望你们不要整些这么违和的东西出来,起码得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点联系而且看起来正常一点……


至于我为啥很期待日重二线的71式?

第一是有成员冗余,兵营里面其他系都是没有留的,也就日系留了四人组,完全回想不起来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套四人组,如果有新系的话就好了,现在抽到的63式用的倒是技能更多一些的五重的成员。

第二就是……我发现这玩意儿比起手提包更适合装这个MOD。

替换为战雷的90式的模型,搭配Atacms的UML通用模型加载器使用

当年WOTB造71式的时候你说没参考过90式我是不信的,但是参考了还是没有给一个看着就很三代的造型而是选择在二代造型上拉皮,我觉得有些畏手畏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俯角   炮塔   手提箱   数据   车长   车体   玩意儿   坦克   精度   液压   杂谈   确实   想法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