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养生之道:食之养,食饮膳羞,以养体也

王安石自身的博学多才和中年之后身体的多疾、友人的影响,宋代社会对养生的推崇,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这些都对王安石养生体系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食之养

饮食是人体生存之必须,也是人的本质欲望。从先秦时期人们已认识到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性。《礼记·礼运》中记载: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养生者把注重饮食保养作为他们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黄帝内经》载: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惧,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总结长寿之人重要的特点时,把饮食保养作为延年的重要的方法。陶弘景在《养形延命录》中同样强调了饮食养生对人体保养的重要性:

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王安石继承了前代饮食对人体保养重要性的观点,提出:“食饮膳羞以养体也。”

可见,王安石非常重视饮食,把饮食养生作为养形的重要内容。王安石的饮食养生的主要内容有:食材选择、食材加工、食补、饮茶、饮酒等。

食材选择

王安石提出饮食养生是人体养形的重要方法。食材选择是饮食的基础。因而,他十分重视食材的选择。在食材选择上,他提出重视食材五味、挑选新鲜食材、食材口味选择清淡、食材全面、食材搭配合理的方法。

(一)重视食材五味

五味,是指食物或者药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酸、甘、苦、咸、辛五味。王安石认为五味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耎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后可以耎,收之而后可以散;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也。

王安石从五味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论述,强调了五味有滋养人体的功效。因而,在食材选择上,王安石重视五味的作用,提出:

春主发散,宜多酸以收之;夏主解缓,则宜多苦以坚之;秋主揫敛,则宜多辛以散之;冬主坚栗,则宜多咸以耎之;滑则所以利之,甘则所以缓之,缓之利之,则所以调之也。

王安石强调食材五味的选择要根据四季性质确定,提出四季食材的不同选择:

春天应多选酸性食材,这是因为春天季节性质为散,需要通过食用带有酸性性质的食材来收,达到身体与外界的平衡;夏季多选苦性食材,因为夏季主缓,需要通过带有苦性的食材来守阴;秋季宜选辛味的食材,原因在于秋季主收,需要食用发性食材;冬季需选咸味食材,因为冬季为坚性,而咸主软,所以选择咸性的食材。此外,王安石认识到如果五味食用过多或者过少,不能与外界平衡时,宜选用甘味调和,达到平衡。

可见,王安石在食材选择上注重食材的五味,强调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食材的五味,同时选用甘味调和,以达到身体与自然的平衡。

(二)挑选新鲜食材

王安石除了在食材选择上注重五味外,还注重挑选新鲜的食材。王安石认为:

内则以貍为欎,则气无所泄,而其臭恶,尽鸟皫色而沙鸣,则其臭如之。貍与欎文虽异,其义一也。先言辨之不可食者,然后言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豕盲视而交睫腥,则所谓腥臊羶之不可食者也。

王安石从食物的味道来辨别食物的新鲜程度,认为食材出现“腥臊羶”这三种味道的,代表食材不新鲜,不可食用。

在食材挑选上,孔子提出:“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孔子从食材的颜色、味道等方面辨别食材,当食材出现颜色改变,味道变味时,孔子认为不可食用。王安石在食材选择上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均认为不能挑选味道改变的食材。

(三)食材宜选清淡

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记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可见,秦汉时期人

们已认识到养生需食材选择清淡。宋代也提倡食材应选清淡,这种清淡的食材有利于延年益寿。宋人笔记中有记载:

内侍张茂则每食不过粗饭一盏许,浓腻之物绝不向口。老而安宁,年八十余卒。

王安石认同食材选择清淡的养生思想。王安石的诗中体现了这一思想,诗云:“时时羹藜藿,镬大古难爕”;“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篁竹荒茅五亩余,生涯山蕨与泉鱼”。从王安石的诗中可见,王安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食用清淡的食物。

宋人的笔记中同样体现了王安石不重厚味,食材清淡的养生思想。《上蔡语录》载:

不受用,缘省便,去就自在。

宋人王巩记载王安石退居金陵的日常饮食:

以囊盛饼十数枚,相公食罢,即遗牵卒……或田野间人持饭饮献者,亦为食之。

以上史料均可见王安石注重食材清淡,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四)食材全面,不可偏食

王安石虽注意饮食清淡,但也提倡食材种类选择要全面,肉类食材也需选用。王安石在给亲人的信中写道:

见黄吉父,说四姐甚瘦悴,恐久蔬食而然,切须斟量,勿使成疾。一切如梦,不须深以概怀,但精心祈向,亦不必常断肉也。

可见,王安石提倡食材选择不可纯素食,需选择肉食,否则易生疾。

王安石在食材种类选择上,除选择肉类外,还提倡选择水果与蔬菜。在选材蔬菜方面,王安石曾云:

他年过食新城藕,枕藉船中载亲友。今年却到经行处,独坐昏烟对舞柳。 甘酸向口无所适,牢落盘餐与樽酒。冰房玉节谩自好,欲御还休涕垂手。

在水果方面,王安石诗中可见有食梨,诗云:“淮圃新阴百亩凉,分甘每得助秋尝”。除了梨之外,还有食枣。王安石云: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 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

可见,王安石食材选择全面不仅有肉类,还有蔬菜水果,不偏食,有利于王安石养形。

(五)食材搭配合理

食材搭配合理,即所选食材性质相符。王安石认为食材选择需注意食材性质,搭配合理:

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苽者,食物各有所宜也。物之所宜,非独此而已;且有所宜,则亦有所畏恶相反当避者矣……言其所常食焉,则可推类而知矣。

王安石从牛适宜搭配稌,羊适宜搭配黍,犬适宜搭配稷,雁适宜搭配麦,鱼适宜搭配瓜这几个典型例子说明:食物选材搭配要按照食材本身的性质,相宜搭配,而违背了食物的本质性质,搭配食材性质相反,对人的身体反而是有害。

元代的养生家认同王安石的食材相宜搭配的思想:

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

可见,后代养生家在食材搭配上的理念与王安石的食材搭配理念是相同的,均认为食材搭配需要物性相宜,这是对王安石食材搭配思想的继承。

食材加工

王安石重视食材加工,食材加工是王安石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不食生食、根据季节善加膏、注意食物的寒温相宜。

(一)禁食生食

王安石提倡食熟食,认为食生食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未知火化,非所以养生;脩火之利,则使之免死。

可见,王安石认为食物需要高温加热之后才可食用,食用不经过高温加热的食物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善加不同性质的膏

王安石认为食物在加工中,需要根据季节不同添加不同性质的膏,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膳膏香者,膳用牛膏也;牛,土畜也,方春木用事之时,则宜助养脾故也。膳膏臊者,膳用犬膏也;犬,金畜也,方夏火用事之时,宜助养肺故也。 膳膏腥者,膳用鸡膏也;鸡,木畜也,方秋金用事之时,宜助养肝故也。膳膏羶者,膳用羊膏也;羊,火畜也,方冬水用事之时,宜助养心故也。

王安石在食物加工中添加膏运用了五行相克的思想。五行思想认为世界是五行相生相克而形成的,同样人体内部器官对应相应的五行,人体内器官的活动也是五行运转,身体内在五行与外界的五行是有联系,只有内外五行平衡,内部器官才能正常运转,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因此,春天需要添加牛膏。这是因为春天是木盛,土弱,对应在人体器官为脾弱,为了达到人体内部的五行平衡,需在食材加工上添加土性的膏香,而牛性属土,需添加牛膏,这样有利于养脾。同样,夏天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犬膏。

夏天火盛,金弱,对应在人体为肺弱,而犬属金,在食材加工中添加犬膏,有益于养肺。秋天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鸡膏。因为秋天金盛,木弱,即肝弱,而鸡性属木,在食材加工中加入鸡膏对养肝有利。冬季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羊膏。因为冬天水盛,火弱,即心弱,羊属火,故加羊膏,以补心。

可见,王安石认为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根据季节不同添加膏香:春天需要添加牛膏,以养脾;夏天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犬膏,以养肺;秋天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鸡膏以养肝;冬天在食材加工中需要添加羊膏,以养心。通过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三)注重食物的四气与季节相宜

食物的四气即为“寒、热、温、凉”。王安石认为食材加工时,需要注意四气与季节相宜:

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者,所御温热凉寒宜如此。

可见,王安石在食材加工方面,注重季节与食物的“温热寒凉”四气相联系:春天为温,食用温热的食物;夏天为热性,需食用热食;秋天为凉性,需食用凉食;冬天为寒性,需食用寒食。这样食物的温度与季节的温度达到一致,通过此以养生。

重视食补

宋代由于朝廷的重视,大量医学书籍的刊印,使得当时的士大夫对医学的认识普遍提高,在饮食方面表现在对食物功效的认识。如苏轼曾云:

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久服轻身不忘,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王安石熟读医书,同样对食物的疗效认识较深,他总结食物的疗效为:

味,养精者也;谷,养形者也;药,则疗病者也。养精为本,养形次之,疗病为末,此治之序也。

从上可见,王安石认为治病疗养的顺序为食物五味补精气、五谷养形,最后是医药治病。其中五谷即食物,王安石在疾病的治疗中强调食物对人体功效,可见其重视食物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黄帝内经   孔子   养生之道   相宜   清淡   季节   性质   食物   饮食   思想   加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