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极地海域测绘,上海大学两名教师即将出征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

自11月1日从上海起航,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踏上了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当天,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研制的两艘“极测无人艇”也分别搭乘“雪龙”号和“雪龙2”号前往南极。

近日,上海大学的两名教师也将出征南极,利用“极测无人艇”开展相关海域的自主测绘任务。12月21日,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校长刘昌胜为两名出征教师授旗践行。

在本次南极科考中,鲍凌志将携精海“极测1号”无人艇搭乘“雪龙”号,在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开展水质、地形地貌的探测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程启兴将携精海“极测2号”无人艇搭乘“雪龙2”号,在南极马利伯德地附近海域开展自主测绘任务。

“两艘无人艇都具有自主避障、自主测绘、自主控制的功能,相比于有人船测绘,一个是安全性更强,测绘过程中不需要人跟艇执行任务,另一个是我们给它配备了包括防撞、耐寒等多方面装备,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减轻人员负担。”程启兴介绍。

此次出征南极的两艘智能无人艇均搭载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实时获取海洋中的各种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无人艇全天候、全地域、高效率的工作能力,科研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极地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2009年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成立,2014年作为全球第一艘赴南极科考的无人艇,完成南极罗斯海探测任务,为“雪龙号”首次在南极罗斯海找到新锚地;2022年三艘精海无人艇又在第38次南极科考中协同完成中山站、莫愁湖、内拉湾、进步湖等水域探测任务,并成功越冬。

为顺利完成此次“双艇探极”,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也是做足准备,无论是在无人艇的吨级、性能、智能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提升。

“这次无人艇更大,长度6.5米,自重3吨,它的抗风性会更好,增加了水上水下识别障碍物功能,同时还装备了油动、电动两套推进系统,确保在低温情况下,如果一套推进系统出了问题,可以保证另外一套进行回收。”鲍凌志告诉记者。

两位教师都是首次前往南极参与科考任务。程启兴将于12月22日晚启程,任务期为40天。鲍凌志将于半个月后出发,工作至2月24日返回。

面对即将开启的科考行程,两位教师表示将不辱使命、勇往直前,为南极考察事业贡献上海大学科研人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将充分利用南极的特殊环境和资源,开展全方位测试,积累宝贵数据资料,推动极地环境下无人艇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记者:孙子璎 孙小尘

编辑:潘乔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南极   科考   伯德   极地   海域   罗斯   教师   助力   中国   自主   团队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