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孙俪被自己资助了四年的大学生发长文控诉,为什么?

2006年冬,索索寒风刺骨,浙江山间一段记录山区孩子求学经历的公益纪录片在省级卫视播放。作为娱乐圈长期投身公益事业的演员孙俪,也在家中安坐在电视机前,随着镜头切入一位瘦弱男孩的特写,不禁手扶胸口,心中涌起阵阵凄楚。

屏幕里这个叫向海清的少年,生活在浙西偏远山村,家境极其贫寒。父母均患重病,深山老家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作为独生子,向海清不得不在很小时就挑起家庭重担,辍学进城挣钱。孙俪看得眼眶逐渐湿润,自己也出身平凡,很能体会向海清所承受的生存压力。

“这个孩子命运多舛,却从未放弃希望,实属难能可贵。”孙俪轻声感慨。福至心灵,她决定主动伸出援手。

立即联系制片人要来向海清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听筒里稚嫩的声音透着腼腆,孙俪温言相劝他重返校园读书,并表示将资助其未来四年学业。

电话那头隐隐传来啜泣声。孙俪明白,对这个历经生活考验的孩子而言,获得外界认可和关爱,从心底点燃了希望的星芒。

生命果真如此奇妙,人与人之间或远或近的连结,都在编织命运的奥妙印记。

向海清出生在浙江西部深山,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小村庄。记忆中的父亲,是个体力活儿干得最多的中年汉子;母亲则长年卧病在床,家里来源微薄的收入都用于买药。

而向海清作为独生子,成长路上始终背负着沉甸甸的生存压力。

六岁那年,母亲突然高烧不退,奄奄一息。穷困的父亲唯有背起母亲,在崎岖山道跋涉到20公里外的县城医院。

待母亲康复出院已是一个月后。这段经历成为向海清成长路上最初的伤。

记忆中最黑暗的一年,是18岁向海清高考失败的那个悲惨冬天。本想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家境的梦想落空,更悲痛的是,父亲也在备考期间病故......与冰天雪地形成反差的,是兀自高烧着的绝望,将这个山村男孩的内心融毁。

在孙俪四年的资助下,向海清终于考入一所普通本科大学,远离家乡,来到了遥远的省会城市求学。高楼林立,宽阔繁忙的街道,以及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对这个深山男孩冲击巨大。

更令他吃惊的是,一个驾车载着两名靓丽女生的富二代,就在身旁飚车呼啸而过,消失在了拥挤的车流中。

这与向海清的成长记忆截然不同。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与自己共处一个国度,却存在如此迥异的两类人。一个是父母疾病缠身、终日与穷苦作斗争;另一个则车载佳人、衣锦还乡。

这使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近乎嫉妒的情绪。

他也开始质疑,自己平日花费的500块生活费,为何总是不敷使用。所谓的独生子奢侈风,就是从这个时候养成的。

向海清望着身边富家子弟挥金如土,渐渐萌生一个疯狂想法——他也想一夜暴富,改头换面。

当向海清在网络论坛上发表长文,控诉孙俪没有给与创业基金时,他的内心正被一种近乎偏执的暴富观念所主导。

要开网红店,要买跑车,要迎娶白富美。这些都源于他在城市见识到的那个富裕游戏层。

起初只是向经纪人抱怨孙俪“小气”,渐渐升级为威胁要报纸曝光。所有这些话,都是向海清在深夜一个人畅饮过后,血液里酒精和嫉妒翻滚出来的产物。

次日清晨,当他在宿舍床上睁开眼睛,立即意识到自己失态犯下了无法磨灭的错误。

很快,这件事就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前来询问的老师和熟悉同学脸上都充满鄙夷。向海清这才如梦初醒,他在师生舆论压力下,完全崩溃。

内心的自卑与懊悔,在这一刻达到峰值,令他自惭形秽。

当向海清不堪舆论压力选择停学离开学校时,他内心的消沉与歉疚之情已蔓延至整个心灵。坐在返程大巴上,视线掠过车窗外蜿蜒而过的熟悉乡间小路,一股深深的悔恨突然涌上心头。

他突然想起,在踏上火车离开家乡的时候,曾对病榻上的母亲承诺,一定会在外界打拼出一片天地。他还记得,母亲那双满含期待与嘱托的眼神。

而此刻,自己就这样黯然归来,身无长物,实在于心不忍。

向海清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意识到,改变命运要靠的是双手和后天奋斗,而非指望他人施舍。诸多不幸,都是人生路上成长必经的耻辱教训。

自己此时此刻,还年轻,仍有力量再战。

当我们审视向海清的遭遇后,便不难获得这个显而易见的人生体悟——我们应当心存感激与回馈之情。

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曾受过无数自身力量难以企及的帮助。也许是导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养育之恩,或知己的鼓励扶持。

当我们终于通过奋斗站上人生巅峰时,切不可忘了最初伸出援手相助之人。

活出谦谦君子风范,将温暖传递;不因一时财富荣华而骄傲自满,心怀感恩,才是面对善意最好的回报方式。这其中蕴含的处世哲学,亦是推动社会美好进步的重要因素。

这件事也令人深思,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道德层面的隐患?其中一个问题就是,部分群众容易受到某些负面信息的煽动和引导,丧失独立思考的判断力。

例如面对娱乐圈的捐款事件,很多人运用双重标准,将明星的行为标签为“作秀”。这种网络暴力的群体性快速蔓延,往往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改变不了事实的本质。

所以我们有必要正视这类问题,反思如何从制度和理念层面,提高公民的判断力与道德修养;并且维护网络空间的理性秩序,防止越轨言论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

这些都与社会整体道德环境的建设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独生子   判断力   深山   舆论   内心   父亲   路上   母亲   压力   大学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