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王麻子刀剪铺,到底在北京城的哪边儿?

原标题《无问东西王麻子》

刀店传名本姓王,

两边更有万同汪,

诸公拭目分明认,

头上三横莫看慌。

清朝同治年间,这样的广告诗歌曾经以幌子的形式,在北京城西边,也可能是东边,某个正宗王麻子刀剪铺门口随风飘扬。那位问了,您这先说西又说东的,到底有没有准地方呢?这事要想掰拆清楚,还真得费点工夫。

西边的故事

2010年冬,宣外香炉营头条开了个王麻子历史文化馆,哪位要是得工夫上那䁖䁖,十有八九,馆里的讲解员都能告诉您这么一个故事。故事的梗概脉络,往根上捯,似乎源自一张1946年的老执照。根据这张营业执照提供的信息,王麻子当时的老板叫王青山,店铺全称“王麻子万顺号”,经营项目包括刀子、剪子和烟袋锅子3大类,地址在宣外大街135号。王青山、万顺号、烟袋锅子,还有宣外大街,几个关键词排列组合、以点带面,演绎出一个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挺圆全的故事……

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山西人王西山在宣武门外开铺子,主营抽烟用的打火镰,捎带手也卖日用百货,因为打小出天花,落了一脸大麻子,大伙都管他叫王麻子。天长日久,“王麻子”3个字就成了买卖的字号。铁匠师兄弟张兴、李顺此时正好从山东青州来北京创业,两边觉得投脾气,王掌柜就把他们拉过来入伙,前店后厂,改行专卖刀剪。铁匠哥俩的手艺不错,买卖越干越火,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自产自销之外,还得从别的铁匠铺进货。王掌柜做买卖讲的是质量,重的是信誉,甭管自产还是代工,都得“三看两试”,彻底没毛病了,才能打上王麻子的戳记,摆上柜台出售。公元1816年,清朝嘉庆二十一年,经过三代人的苦心经营,刀剪铺的名气越来越大,终于挂出了“三代王麻子”的金字招牌。

宣外大街135号的具体位置应该在这条大街最南头的铁厂胡同附近,隔着广安大街跟菜市口南北相对,所以今天不同的讲述者对于王麻子老铺的地址也会给出宣武门外、菜市口、广安大街3种异曲同工的说法,除此之外,他们口中的故事左绕右绕,实际都没绕出老执照的那个圈去。

北京档案馆收藏的1946 年宣武门外王麻子刀剪铺营业执照

打磨厂里寻“麻子”

北京中轴线东边,隔着正阳门跟宣武门东西对称的是崇文门。

1930年,《现代中学生》杂志一篇名为《王麻子刀剪铺》小作文含含糊糊地告诉读者说,王麻子刀剪铺在正阳门以东,而非以西。7年过后,卢沟桥事变爆发,记者杨汝全在《逸经》杂志上更详细地写道:北平打磨厂的王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真正王麻子、真正老王麻子,都被29军征去,磨刀的磨刀,开口的开口,把敌人枭了个不亦乐乎。崇文门外的打磨厂,明朝初年就是北京有名的建材市场,街面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匠作坊。石匠见天跟石头打交道,离不开铁质工具,他们的买卖火了以后,对口服务的铁匠闻风而至,除了给石匠拾掇家伙什,平时也打造、出售刀剪之类的生活用品。北京人拿这两种手艺人说事,石匠占一个磨石头的“磨”字,铁匠占一个打铁的“打”字,老街由此得名打磨厂。

清末民初,北京城里的石匠陆续疏解到城外,铁匠的生意反倒日见红火,崇文门往南直到永定门的那片胡同里,随处都能看见日夜不熄的铁匠炉。这些铁匠铺,有些可能真和宣武门外的王麻子存在合作或师承关系,有些铺子在北京的资历甚至比宣外王麻子更老,还有一些则纯属拉大旗作虎皮的蒙事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说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如假包换的王麻子。所幸老手艺人更讲工匠精神,无论山寨还是正版,质量方面全都过得硬,不冤人,就像评书名家连阔如在《江湖丛谈》里说的那样:王麻子、汪麻子、真正王麻子、老王麻子,不准哪家一样买,买的都是王麻子的东西,何分王、汪、老、真正啊!

东边的故事

1950东年代边公的私故合事营时期,崇文门外的一批铁匠率先组织成立了刀子合作社。之后的1954年元旦,另一批铁匠在东便门外砖厂18号创办了剪子合作社。大概是因为王麻子的“黑老虎”剪刀知名度更高,1959年3月,剪子合作社正式更名为北京王麻子剪刀厂。1966年4月,剪刀厂整体搬迁到昌平沙河镇,另一个版本的王麻子故事却在崇外地区口口相传……清朝顺治年间,有个叫王犟的孩子在菜市口的长兴铁匠铺当学徒。铁匠做剪子,最吃功夫的手艺就是两片剪刀中间咬合的转轴,这玩意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而且因为长期运动、受力的缘故,质量还必须牢靠,不能用着、用着就散架了。剪子行业约定俗成的规矩,学徒期间只能先干打刀身,给剪子开刃之类的粗活。什么时候粗活彻底过了关,师傅才会传授做转轴的核心技术,让徒弟艺满出师。

王犟学艺三年多,手艺却没怎么长进,打出来的剪刀,钢口不是太硬,就是太软,掌握不好淬火的尺度,达不到师傅的要求。这孩子名字里带个“犟”字,脾气也挺犟,一次不过关,那就再打第二次、第三次……打来打去,小学徒灵机一动,打算趁着端午节杀鸡吃犒劳的当口,把淬火用的清水换成鸡血。淬火干嘛非得用鸡血呢?

北京中轴线上有座鼓楼,鼓楼里住着一位铸钟娘娘,南方江浙地区还有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两个故事的内容互不相干,套路却大同小异,讲的都是铁匠干活,君王不满意,关键时刻,匠人家的女眷跳入铁水、以身殉炉,然后有了意外收获。类似这样的说法看似迷信,实际也包含着一定的科学性,因为人体中的炭、磷、硫等元素可以调整金属的内部结构,改善硬度和韧性。打剪子用鸡血淬火,也是同样的道理。

王犟把装满鸡血的铜盆放在铁匠炉旁边,叮叮当当一阵敲,就打出来半把剪刀。新打的剪刀烧得又红又亮,眼瞅就要往鸡血里放,这么个掯节上,也不知道是谁,隔着窗户冷不丁叫了声“王犟”。小学徒顺嘴答了声“啊”,一个没留神,“噗通”、“刺啦”连着两声,滚烫的剪刀掉在鸡血里,腾起一阵白烟,激起一片血水,正好喷到王犟脸上。血水带着剪刀传过来的热力,当场烫出来密密麻麻一层血泡。几天以后,血泡干了,死皮掉了,却落下了满脸的红麻子。

王犟后来带着一脸麻子学成出徒,自己开铁匠铺,顶门立户过日子,买卖越做越大,大伙当面尊称他王掌柜,背地里都管他叫王麻子。用动物血给剪刀淬火的秘方也在王麻子的铺子里传了一辈又一辈。而到了2007年,北京昌平区“王麻子”剪刀制作工艺申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国家级和市级专家论证。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北京市工艺美术协会的专家与学者共同讨论,并同意项目申报。2008年,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丨曹磊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12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菜市口   北京城   宣武   石匠   铁匠铺   剪子   麻子   王麻子   铁匠   剪刀   北京   正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