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邓公场的前世今生

新津, 曾经离我工作的地方仅有咫尺之遥。

周末不妨到新津邓公场消磨闲暇时光。

据说,新津是从邓公场发展起来的,邓公场是新津的前世,新津是邓公场的今生。邓公场在岷江边边上,原来是岷江中游一个著名的水码头——邓市码头。

这个地方为啥子叫邓公场呢?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古时候,场上有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老无所依、生活窘迫。

街坊邻居见老人家没的人管,过得很造孽,于是就轮流管他吃饭。

六水门街

你管一顿,我管一顿,所谓的“顿供”。

后头东传西传,“顿供”慢慢说成了“邓公”,所以这里就叫“邓公场”,原来的名字反倒被人遗忘了。

邓公场原来属于邓双镇,2019年撤镇设邓双街道,归永商镇管,总的来说,邓公场就是新津的发祥地。

西汉时期,新津这边的码头非常繁荣,形成了“新津市”。

到了北周,因为有“新津市”,因此专门设了“新津县”。

所以新津县的历史,也有一千多年了,当然,现在新津撤县建区,成了新津区。

灯杆坝巷

邓公场主要有“两街一巷”,“两街”是指六水门街和余波桥街,“一巷”就是灯杆坝巷。老街的街名很有历史底蕴,往往都包含一段历史,一箩筐故事。

比如灯杆坝巷,让人想起灯火通明的码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就连这样的涂鸦,也是有年代感的。“你有病吗?”像是灵魂拷问。

骑墙的仙人球,野蛮生长出别样的造型。

六水门以前是堰名,现在成了地名。通济堰在历史上曾经叫“六水门”,直到1983年又把名字改了回来,叫通济堰。

邓氏祖宅

六水门街221号的邓氏祖宅,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现在是成都市文保单位。

邓氏祖宅是清代晚期建的,门上挂了一个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公益协进社送的牌匾,公益协进社是刘文彩创的一个袍哥组织。牌匾上写的是“谭易家声”,尚不解其意。

住户门前的“菜花园”,有菜又有花,我给取了这么个名字。

这户人家的大门看起来很规整。

老门,岁月像一把无情刻刀,已经改变了它的模样。

老人,早已和老街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花猫的出现,又为老街增添了几分生趣。

在我看来,作为普通民居,垂花的雕刻已经算是相当精美。

色调、图案、雕工,堪称艺术精品,匠人的“工匠精神”肉眼可见。那时的工匠是心无旁骛、安心做工的,不像现在有太多的干扰。

记得小时候,这样的黑板报不是什么稀罕物。我读小学那会儿,教学楼的走廊两边便是这样的黑板报,我是学校大队委,每周要负责板报内容的更新,都是用各种颜色的粉笔一笔一划写上去的,有时候写到够不着的地方,还要搭根板凳站上去。不过现在,这样的黑板报早已被更加美观便捷的宣传栏取代了。

老楼,应该是80年代末或者90年代初建的。老楼是有灵魂的,适合拍微电影。

小学貌似已经搬迁,不过从校门和花台来看,有上个世纪的印记。

通济堰进水闸

邓公场的旁边便是通济堰,提起通济堰,那就说来话长了,它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更关键的是,如今仍然在用。

通济堰跟都江堰一样,蕴含着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

在古代,岷江流域很多都是“无坝”引水工程,包括都江堰,而通济堰采用的是非常少见的“有坝”引水,它的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通济堰灌区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022年公布的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通济堰当之无愧榜上有名。

闲逛到邓公场背后,斑驳的小楼鹤立鸡群。

这就是邓公场,千年古堰灌溉下的宁静小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新津   新津县   岷江   都江堰   老街   水门   灌区   黑板报   码头   前世   今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