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涵体”虽有梗,但慎用为妙

文 | 维辰

最近上网,有没有频繁看到“子涵”的名字?

这要从网传的一张幼儿园小班班级群聊天截图说起。“子涵妈妈”质问:“王老师,我家子涵早上去学校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放学发现被蚊子咬了一口,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老师解释蚊子不可能完全被消灭,夏天被咬也属正常后,“子涵妈妈”不依不饶,“那为什么没有咬别的小朋友?”

“子涵妈妈”的炸裂质问,不仅引得群里的“梓涵妈妈”“紫涵妈妈”忍不住发声,也引发网友群嘲——

幼儿园小朋友800米跑步比赛,有网友问:“老师,我们家子涵为什么没跑第一?”

猫咪进食视频下,网友“整活”,“老师是不是有人欺负我家子涵了,怎么连饭都不敢吃”?

一辆共享自行车被倒放,评论区下方则是“天杀的 谁给我们家子涵撂到了”……

“子涵体”的确更为极致地呈现了“子涵妈妈”小题大做、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荒诞之处,然而,讲道理不能脱离事实。

由一张真伪存疑的网传图,就对“子涵妈妈”隔空输出,有些先树靶、再批驳的味道。且图中“要素”过多:刻薄的质问、卑微的回复,聊天页面中几个家长的孩子都叫“zi涵”,充满了看点,不禁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以荒诞对抗荒诞,前提是荒诞真实存在。否则,很有可能产生误伤。成千上万个“子涵”频繁出现在评论区,有人却笑不出来,“都在玩梗是吧,就我真叫子涵”。还有一位身份证上名为“陈子涵”的用户发文,“你猜我为什么不笑”。

有幼师表示,现实中真遇到过类似情况,“幼儿园教室有长期备用的驱蚊水,但有家长觉得效果不好,还有家长要用指定牌子的驱蚊水。”不可否认,“子涵妈妈”式的家长可能的确存在,但这不足以为“子涵”无辜躺枪辩解。

如果以“生活中的确存在类似情况”为由,就可以根据一个真伪不明的由头,对一个人或某个群体发起群嘲,那污名化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误伤也在所难免。

有人用“一声子涵三回头”形容这个名字的火爆程度。对时下流行的“子涵体”笑不出来的,想必也不在少数。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荒诞   真伪   蚊子   频繁   幼儿园   家长   妈妈   老师   孩子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