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功文:漫川老街

漫川老街

金功文


  漫川有条老街,状如蝎子,俗称“蝎子街”。以街道修造时间和兴盛时期,官方称之为“明清街”,上曰“秦街”,下名“楚街”。街道拐了三拐,自然分成上中下三段儿,当地人习惯叫它上街、中街和下街。改革开放前,这条街道居住的人挺有意思:上街住的多是农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中街单位多,居民多,是父母工作、子女顶班一族;下街是商户,早晨卸掉铺板门,拿高板凳支在檐下,撑起一杆篷布,卖衣服布匹、针头线脑和一些日常用品,靠买卖维持生计。
  那个时候的街面,铺设的不是水泥青砖,不是石板,也不是浑圆光滑的石子儿。一条街面都是用小石片儿立着排列的“人字路”,形似大雁翩翩,群体回归。亦如风吹河面,微波粼粼。石片儿经人踩马踏、风雨洗礼数百年,磨砺得光滑油亮,像打了一层蜡,温润灵透,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街巷伸展流畅,曲径通幽,一眼望不到头儿,感觉很深很长,宛然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将一幅幅古朴沧桑的故事呈现在人们眼前。

  小街古色古香,弥漫着陈年的幽香。弯弯曲曲的街道宽不盈丈,狭窄处仅容两三人擦肩而过。随势赋形,曲里拐弯,由北向南柔软缓慢地漫下去,直到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河那边就是新的建筑。石板石子路面是后人铺设的,模样古朴典雅,依稀有那么一点儿旷古邈远的意蕴。街两边的房屋经过仿古修缮,青砖、黛瓦、粉墙、褐檐,木格花窗,黑漆铺板门,雕梁画栋,庭院深深。不少老屋屋脊上的游龙戏凤栩栩如生。高高的马头墙上,描绘着人物故事和香草瑞兽。小镇扩建后,生意人都到新街开店营业了,老街更显古韵悠悠,幽静安详。这个明清时会馆林立、屋舍齐整、骡马成群、生意火爆的街巷,因洪灾水毁,保护迟缓,缺少文字记录,文化底蕴稍显不足,而渐渐褪掉其辉煌的色彩,成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休闲养生之地。
  我在漫川工作时,喜欢独自闲逛这条老街。老街栖身于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外,浓郁的历史气息十分诱人。漫步在油亮的人字路上,让人重回到历久弥新的记忆中。盲人“贾仙儿”摸相算命,自食其力。“花子”挑着凉粉儿担子,边走边卖,再馋嘴的人,也只给调一盘儿。想吃,得等到明天。梅家醪糟儿、周家糯米坨儿、杨家芝麻饼儿,都是祖传几百年的小吃,独门绝技传儿不传女,外人是学不到的。随着老一辈人离世,晚辈们嫌工序繁多、麻烦,挣不了几个钱,不愿赓续,远走高飞,另谋出路,这些小吃逐一湮灭,成为一种淡淡的乡愁。
  悠长的小街是一个静谧的世界。老人坐在檐下的木椅上,一手托着白瓷茶碗,一手提着碗盖儿,轻轻刮着碗口漂浮的茶叶,随后,嘴儿嘬圆,吹吹袅袅的热气,浅浅地啜小口,咂吧咂吧,气定神闲的样子,把时间都惊呆了。择菜的老太太动作不紧不慢,面容平静慈祥,好像明清时候就坐在门口,一直择到现在。猛然间,一扇黑漆木门吱吱呀呀地开了,走出一位风韵曼妙的女人,又拧身嘎嘎吱吱地把门关上,转身下了台阶,轻盈优雅地消失在街的拐角处。

  有时候,街道上只有我一个人行走,好像一条街都是我的。常常,我伫立“余庆堂”曾经辉煌的地方,回想其后人、一位才女津津乐道给我讲的故事:康熙年间,陕西朝邑盐商代表席五之花一万九千九百六十文钱在漫川关上街买了一块地,创建了“余庆堂”。商号取自“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席家是书香世家,可谓儒商。“余”寓意丰满,又与“儒”通假。席家后院长着一棵大榆树,“榆”“余”通音,丰庆有余。榆树就是“余庆堂”的鲜活招牌。席家有支“九九骡马队”很有意思,说是“席家骡马九十九,多了养不活,少了有后补。外出九十只,回来九十九,要么中途买,要么别队骡马跑过来。外出一百匹,回来九十九,要么一匹死,要么一匹丢。若问何缘故,无人道清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玄妙的事没有人破解得了。
  时常,也会遇到三四个男女围在一起,坐着的一人弹三弦,一人拉着二胡,一人打着边鼓,一人拿根筷子敲着瓷碟伴奏。站着的奶奶和少妇,神情专注地唱着《漫川大调》“四大景·春之歌”:“桃花红哎,柳叶绿哎。春游芳草地,燕子去衔泥。”或者正唱着“田园乐”:“秀水名山,修一座茅庵,不大不小,不窄不宽,良田树木,曲水一弯。绿竹四围,松柏撑天。桃红李白,掩映眼前。宅边栽菊,池里养莲。板桥曲窄,锁之在林前。”唱腔委婉缠绵,优雅飘逸。歌词如诗如画,越听越有味儿。词曲跳动间,田园美景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街上人说话,轻柔和软,婉转如歌。他们把街读“gai”,三声,街道叫“盖道”。见面问“你哪儿去?”答曰:“上盖(街)有点事儿。”出口就是儿化音,悠悠、弯弯、软酥酥的。若歌唱,悦耳动听。
  宋元明清时期,漫川成了南北货物集散地,“水旱码头”闻名遐迩。金钱河畔的水码头,舟船济济,百艇联樯,有“小汉口”之美称,主要迎接南方船帮商客。蝎子街骡马哒哒,千蹄接踵,是非常红火的旱码头、北方商贾栖息地。由于粤、湘、皖、豫、晋和关中道的商人云集于此,会馆、商号、酒肆、茶楼、戏院、店铺如雨后春笋,组成一处商业和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娱乐广场。现存的“武昌馆”“北会馆”“骡帮会馆”“黄家药铺”“莲花第”“鸳鸯戏楼”和明清遗存的徽派民居,构成了陕西最完整、最大的古建筑群。“鸳鸯戏楼”造型独特,风格罕见,在中国独一无二,稀有为建筑瑰宝。古时,每年二月二、五月五日,南边的“汉阳楼”上唱汉剧;三月三、九月九日,北面的“秦腔楼”台吼秦腔。而今,每逢节假日,“鸳鸯戏楼”一曲接一曲地表演《漫川大调》,游客如潮,观众如云。

  我虽然离开漫川有六个年头了,街上的房子也卖了,可我怎么也忘不掉曾经住过的老街,常常梦回漫川,在老街游走,和邻居们亲热地拉呱着陈年往事。我在漫川老街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个不是故乡的小镇,已经他乡变故乡,我的生活习惯、人情世故和行事风格,都烙印着漫川的标记,已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我喜欢漫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熟人多,朋友也多,更是因为漫川温婉和美的气氛暗合了我的性格。

来源:商洛日报,版权属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老街   铺板   戏楼   骡马   油亮   蝎子   会馆   明清   鸳鸯   街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