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谭-禁用“生鲜灯”绝不是终点!

禁用“生鲜灯”新规落地,普通白炽灯重回农贸市场。但媒体调查发现,多个电商平台上,“生鲜灯”依然在售,部分商品热销“10万+”,有的回头客超过2万。

说到“生鲜灯”,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商超、菜市场在销售食用农产品时,都会通过改变光照条件,让肉类、蔬菜等看起来色泽更新鲜水灵,博个消费者的眼缘,和拍照开美颜异曲同工。按理说,在商言商,商家想搞滤镜营销本可以理解。但在实际经营中,一些不法商家剑走偏锋,故意通过打光,掩盖商品不新鲜甚至已经变质或受污染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吃了哑巴亏不说,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着眼于此,《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施行,明确要求“关掉滤镜”,让生鲜“现出原形”,回应了社会期待。

网友评论

既已禁用,什么人还在买“生鲜灯”?从调查来看,新规落地后,大部分连锁商超已自动对标“卸妆”,仍留恋滤镜的,多是一些“零、小、散”菜市场。究其原因,无非还是逐利。长期以来,许多商户靠着“生鲜灯”提气色,消费者也习惯了这种格外鲜亮的色泽,慢慢催生出一种恶性“内卷”——你不开大美颜、别人都开,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去,一来二去,滤镜营销愈演愈烈,也形成了路径依赖。即便新规明令禁用,但不少商户还想着“撑一撑、等一等”,生怕客户被别人揽走。

食品安全不容美颜,结束乱象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就目前来看,对于法规落地中的“跑冒滴漏”,许多地方已迅速反应,通过严格抽查倒逼商家自觉。而除了加大监管执法,在具体执行层面的种种细节,也需进一步明确,比如对色泽感官造成明显改变的标准如何判定、对“生鲜灯”类别如何界定等等。那些放任“挂羊头卖狗肉”的平台,也不妨纳入管理名单。

总之

禁用“生鲜灯”绝不是终点

对食品品质须长抓不懈、综合施策

方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生鲜灯”问题背后,也是诚信问题。无论消费场景、营销手段、经营模式如何更新,广大商家始终以诚信为本,修炼内功提升服务和产品品质,才能应对好市场的千变万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打造“金招牌”、赢得好口碑。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网友评论等

责编:谢春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生鲜   打光   滤镜   哑巴亏   春城   美颜   菜市场   终点   色泽   新鲜   消费者   商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